最近参加了一场朋友的订婚宴,即将结婚的夫妻郎才女貌,十分般配。

可朋友的妈妈在席间,却对着自己的儿子说:“孩子,以后千万不要把你的妻子当成亲人

此话一出,全场沉默,大家都以为这是婆婆在给新媳妇下马威。

可这位妈妈接下来的话,却直接点醒了在场的所有人。

妈妈说:“从你能拿得起来抹布的年纪开始,我就要求你跟着我一起干家里的活;”

整个家里上上下下,从做饭洗碗,到修水管换灯泡,这些年我和你爸爸陆陆续续都教给你了。”

“这些技能,你或许用不上,但是一定要会。”

“我从你还没有手臂长的时候把你养到这么大,眼看就要成家立业,妈妈心里高兴。”

“因为我知道,你马上就要承担起另一个家庭的责任,变成独当一面的大人。”

爱情和亲情是不一样的,你的妻子是你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家人;”

“你们没有血缘关系,却因为爱情走到了一起,那就注定要按照爱情的方式走下去。”

这位堪称是“高层次家长”的妈妈送给了儿子3句忠告,与诸位共勉

一、亲情不用经营,但爱情需要

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句话:“父母终将老去,孩子也会高飞,最终陪着你一起终老的,只有身边的伴侣。”

很多人将婚姻当做了恋爱的结束,其实结婚恰恰正是恋爱的开始

很多人都将现在的纪念日看作是消费主义陷阱,什么各种各样名头繁多的节日;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十根烤肠”等等,都是巧立名目的营销手段。

但进不进入消费陷阱和有没有仪式感完全是两码事

觉得鲜花不实用,可以用烤串花、毛线花、干花代替;

在外面吃饭不划算,可以在家做一顿大餐,小酌一杯;节省开支不买昂贵礼物,也可以出去一起看电影、做手工、打游戏……

就像网友常说的:“日子怎么可能跟谁过都一样?

在心理学中,亲情关系中的依恋通常是由个体早期和被照顾者形成的情感联系;

也是源于血缘和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天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这样的关系从出生起即产生,经过成长过程中的不断强化,根本不需要刻意经营。

但爱情不一样,爱情天生是需要新鲜感和刺激感的,激情作为爱情的初始原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的会渐渐减弱。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父母我们要孝敬、要感谢;而关于爱情,我们要设立纪念日、增加仪式感,用来回忆和寻找最初的原动力和新的刺激。

二、亲情是义务,爱情是分担

其实到了现在也有很多人看不清楚,婆媳关系的矛盾到底在哪里。

“千万别把妻子当亲人!”一位妈妈给儿子的3句忠告,点醒无数人

说白了就是两点:女主人的权力范围失衡,和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的男人是否有作为

婆婆作为旧女主人,没有意识到儿子已经成立了一个新家庭,仍然在无限制挤压儿媳这个新女主人的地位;

儿子没有认清形势,不充当润滑剂的角色,却还一味偏帮某一方,导致战火更盛。

对于父母来说,照顾孩子和教育孩子是责任之所在、义务之所在,但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是简单的大包大揽,照顾了吃喝拉撒睡就可以解决的。

而是要培养孩子独立的品质,让其有能承担未来一个家庭的责任的能力

因为你孩子的另一半,同样也是父母千娇万宠长大的孩子,是共同组建起家庭的中坚力量。

很多家长觉得,我多出钱多出力,儿子轻松了,儿媳也不埋怨,家庭肯定就和谐了。

可是婚姻是夫妻两个人的事,一方付出而另一方依靠别人,婚姻的天平就一定会倾斜

一旦父母不在了,长期为儿子提供的优渥生活和坚实后盾同样消失,那时候婚姻还会存在吗?

三、亲情是付出,爱情是情分

我们常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人为博流量,拿妻子与母亲对比,证明爱情的不可靠和亲情的牢固。

这样的对比完全是有失偏颇的;

在亲情关系中,付出基于的是血缘纽带和情感联系,出于“父母”这个角色的责任去照顾子女、提供资源与经济支持。

他们不会有情感回报的期望,也不会有经济回报的期望。

爱情强调的是双方参与的过程,不仅需要计算投入回报比,还需要双方共同分担经济、家务、情感价值等等。

这种的关系维护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支持,以维持关系的稳定。

在当今社会,情绪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网络媒体上也经常出现“树洞”、“倾听师”、“情绪发泄屋”这样供人洗牌自己情绪的方式。

情绪劳动指的是人们通过理解、感受、调节、表述、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维护他人情绪来获得认可与经济回报的一种形式

就像服务行业工作者,他们的情绪劳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曾看过这样一段视频,妻子卡着丈夫回家的时间点在楼上蹲守,看到丈夫到小区楼下后,先是坐在车里抽了根烟,又接了个电话。

接电话时,丈夫的脾气非常不好,他烦躁地捶打方向盘,又下车狠狠踹了一脚轮胎

挂了电话后,他坐在车里等了很久,等到情绪完全平复后,才上楼回家。

一打开家门,面对跑过来迎接他的女儿和妻子,丈夫笑容满面,还从口袋里拿出来了给一大一小的小礼物

不将坏情绪带回到家庭之中,不把别处收获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这样才能够真正提供到情绪价值,让家庭减少摩擦和冲突。

很多人认为,爱情到了最后都会变成亲情,爱人到了最后都会变成亲人

然而,我们永远不能将亲情与爱情混为一谈

爱情标志我们进入了彼此的世界,永远不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对对方包含激情与承诺、相互扶持走过一生的伙伴。

-The End –

作者-专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