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纳入422例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国内回顾性研究显示,与未接受MDT(多学科诊疗)管理的患者相比,定期接受MDT讨论的患者总体生存期(OS)中位数更长(39.7个月 vs. 27.0个月,HR=0.549,P=0.001)[1]。另一项针对269例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的国内回顾性研究也表明,定期进行MDT讨论的患者OS显著延长(73.7个月 vs. 33.2个月,HR=0.423,P<0.001)[2]。由此可见,MDT模式在CRPC等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管理中具有明确价值。
与其他实体肿瘤相比,前列腺癌确实呈现出进展相对缓慢、生存期较长的特点,因而具备“慢病化”趋势,患者对于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也相对较高。然而,研究数据显示,在我国初次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中,仅约三分之一属于局灶性前列腺癌,其余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3]。该类患者通常错失根治性手术的时机,导致预后较差,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69.2%[3],明显低于局限期患者的预期生存率,已成为当前我国前列腺癌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大难题。
前列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分期和进展特征差异显著,诊疗过程中面临众多挑战与复杂性。因此,为实现“延长生存”与“慢病管理”的治疗目标,推动前列腺癌患者的全程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
01
不是一个医生在战斗!
MDT助力患者走得更远
传统的“1对1”诊疗模式在复杂肿瘤管理中往往难以提供最优治疗决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肿瘤防治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患者可实现长期生存,使得防癌抗癌的重点从单一的疾病诊疗拓展至覆盖诊断、治疗、康复全过程的健康管理体系。
前列腺癌是一种预后相对较好的恶性肿瘤,其全程管理通常涉及手术、放疗及系统治疗等多种手段,同时需综合考虑治疗可及性、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并发症风险等多重因素。在此背景下,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MDT)决策模式,为制定个体化、科学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等权威指南均明确推荐在前列腺癌管理中采用MDT模式[4-5]。
前列腺癌MDT模式指由泌尿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影像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通过跨学科的协作,制定覆盖疾病全周期的个体化诊疗方案。该模式涵盖从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到分期评估、治疗策略制定、随访管理以及并发症干预等多个环节,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改善预后,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02
如何让治疗更精准?流程大揭秘
明确诊断
由泌尿外科医师联合病理科及影像科专家共同参与病情讨论,系统回顾患者病史、影像学资料及病理活检结果,围绕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深入分析。讨论重点包括:
① 明确肿瘤的侵犯范围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② 是否需进一步开展补充性检查,以辅助明确诊断及精确分期。
初始方案制定
多学科专家基于当前指南和最新循证研究,分别就各类治疗手段的适应证、禁忌证、预期疗效、潜在并发症与风险进行综合阐述,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疾病分期、生理状态及个体偏好,协商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康复与随访管理
① 旨在早期识别肿瘤复发并及时实施干预,可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CT、超声、造影或细胞学检查等方式进行动态监测;
② 同步开展功能评估,包括肾功能、排尿功能、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等多方面指标。
随访频率应综合考虑医疗资源成本、患者对检查的焦虑感及等待结果的心理负担,进行个体化调整[6]。
特殊与疑难病例处理
由会诊秘书说明讨论目的、关键疑点及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各相关学科专家充分发表诊疗意见,并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尽可能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可行治疗建议,优化诊疗路径。
03
一次会诊 = 多科专家合力!
MDT到底有多强?
(1)高效沟通:通过一次多学科联合会诊,患者即可获得涵盖泌尿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诊疗建议,有效避免因多次就诊、频繁转科所带来的时间成本与就诊负担。
(2)全面评估:专家团队从多学科视角对患者病情进行系统分析,确保疾病的每一关键环节和潜在风险点均能被充分识别和重视,提高诊断与治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个体化治疗:结合患者的具体病理类型、分期状态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科学、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4)整合式管理:通过整合各专科的诊疗资源与数据信息,优化就诊流程,减少重复性检查与不必要的治疗环节,使患者在一次就诊过程中获得完整、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04
就诊期间的小TIPs
携带既往资料:请务必携带既往诊疗相关材料,包括外院病历记录、检验报告、影像学资料(如CT、MRI、超声片及报告等),以便专家全面回顾病情,做出更准确的诊疗判断。
建议家属陪同:建议患者在就诊时由家属陪同,尤其是病情较复杂或需多学科协同诊治的患者,家属的在场有助于更充分地沟通病情并协助理解会诊意见。
遵循后续治疗计划:会诊结束后,请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后续治疗安排,并按时完成随访检查,以保障治疗方案的延续性、有效性与安全性。
总结
当前,前列腺癌的诊疗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首先,早诊早治仍是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的关键路径,有助于在病变早期即采取干预措施,显著改善预后。其次,精准治疗是提升治疗效果的核心,唯有通过精准的筛查与诊断,方可实现个体化、靶向化治疗策略。再次,全方位、全周期的MDT模式,已成为现代肿瘤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助于在诊疗全程提供系统性管理。
温馨提示
本文仅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诊疗。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内容制作及支持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1] ZHU S, CHEN J, N Y, et al. Dynamic multidisciplinary team discussions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metastatic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Prostate, 2021,81 (11):721-727.
[2] ZENG Y, ZHU S, WANG Z, et al.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discussion improves overall survival outcomes for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J Multidiscip Healthc, 2023.16: 503-513.
[3]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前列腺癌学组. 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5): 435-440.Prostate Cancer Group, the Society of Urogenital and Reproductive System Tumor,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hina expert consensus on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 (2021 edition)[J]. China Oncol, 2021, 31(5): 435-440.
[4] Cornford P, van den Bergh RCN, Briers E, et al. Eur Urol. 2020;S0302-2838(20)30773-9.
[5] Lowrance WT, Breau RH, Chou R, et al. J Urol. 2021;205(1):14-21.
[6] ZUIVERLOON T C M, VAN KESSEL K E M, BIVALACQUA T J,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follow-up of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a consensus by the international bladder cancer network[J]. Urol Oncol, 2018, 36(9): 423-431.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