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转眼间,曾经的少年少女已然步入了古稀之年。七十岁,人生的一道坎,也是人生的一道风景。回首往昔,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中。而此时此刻,陪伴在你身边的那个人,成了你最珍贵的依靠。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话不假,但老来伴也需要用心经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过了七十岁,夫妻之间,哪怕感情再好,也需要留心的一些事儿。这些事儿,关乎金钱,关乎健康,关乎子女,更关乎你的晚年幸福。

老李头走了,走得突然,就像秋天的落叶,悄无声息。留下老伴儿王阿姨,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还有那点微薄的退休金。老两口原本的退休金加起来还有万把块,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可如今,王阿姨一个人,每月就靠那三千来块钱,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前几天,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找人来修,开口就要二百,王阿姨愣是没舍得,自己拿着铁丝捅咕了半天。这场景,看着就让人心酸。都说养儿防老,可现实呢?子女有子女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压力。你能指望他们时刻守在你身边吗?显然不现实。

所以啊,趁着两口子都还硬朗,每个月从退休金里抠出点钱来,别觉着寒碜,这钱,关键时刻能救命。买菜的时候跟摊主磨磨价,少下两顿馆子,这钱就省出来了。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哪怕子女不上心,自己吃喝也得有保障。还有,存折密码这事儿,得让儿女都知道。哪天要真躺医院了,孩子能立马取钱救命。这年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七十岁后,夫妻再恩爱,这些事也要多留心

赵婶子现在练就了一个本事——夜里听不见老伴儿打呼噜,抬脚就往人鼻子底下探。上回老李头半夜喘不上气,要不是她警醒,差点人就没了。到了这岁数,每天睁眼头件事就是看看旁边那位还有气没。降压药分装在小格子里,手机紧急呼叫设成一键拨号。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能救命。人老了,生老病死躲不过,可别等到出事才后悔没留意。多关心老伴身体,哪怕唠唠叨叨,也是爱。前两天楼上周奶奶摔在厕所两小时才被发现,这教训可不敢忘。记着,老伴咳嗽两声比年轻时说的情话要紧得多。这话说得俗,但理儿不差。年轻的时候,我们为了生活奔波,为了子女操劳,很少有时间关心自己的身体。如今,老了,是该好好爱自己,爱老伴了。定期体检,按时吃药,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马家老两口前些年跟儿子闹别扭,硬气话说“老了不用你们管”。可真不管,问题就大了。结果去年马大爷中风,儿子在外地赶不回来,老太太急得直抹泪。晚年生活,还是得提前规划。趁现在腿脚还利索,得跟孩子们坐下来把话摊开说,好好谈一谈未来的安排,别为过去的事耿耿于怀。有好几个子女的,把家里那套老房子留给谁,存款怎么分先讲清楚,省得以后闹矛盾。先走的也放心,另一半日子不会太凄凉。就算没多少钱,也得和子女商量好如何养老,心里有谱,日子才安稳。子女孝顺是福气,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子女。自己的晚年生活,还得自己主导。和子女沟通好,让他们知道你的想法,你的需求,这样,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

楼上吴老师老两口独居,上个月家里漏水把楼下新装修的婚房泡了。亏得平时跟对门小年轻处得好,人家帮着跑前跑后调解。这事儿,让人感慨万千。远亲不如近邻,这话一点不假。有的老人不和子女住,身边没依靠,邻居就是大救星。主动和邻居打招呼,见着邻居拎重物就搭把手,包了饺子给隔壁送一碗。关系处好了,哪天要真有事,这些街坊可比在外地的儿女顶用。告诉他们儿女的联系方式,出远门也报个信,这是信任,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别总板着脸,见了面多唠两句,保不齐哪天就指望人家救命呢。邻居,是我们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可以陪我们聊天,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可以在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伸出援手。所以,善待邻居,就是善待自己。

老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要我说,半路夫妻还得多个心眼儿。钱别都撒给儿孙,药不能断顿吃,跟邻居处好比啥都强。到这岁数,情分在心头挂着,日子得在实处过着。记着,老来伴儿是福气,可这福气得自个会经营。哪天要真剩一个人了,靠着攒下的钱、处下的人、教好的儿女,这日子照样能过得有滋有味。说到底,人老了得明白——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最后还得自己打算好。愿每一位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