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翰 古韵翰林 2024年12月11日 13:01 广东

《洗心吟》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以简洁隽永的语言揭示修身与修心的哲理。诗中对比洗身与洗心,强调清洗身体易,净化内心难,指出欲除心垢需超越世俗,修炼内在智慧,方得清净。邵雍以“无弦琴”比喻内心觉悟,传递出一种脱离外物、返璞归真的人生智慧。全诗不仅展现了邵雍对内在修为的深刻洞察,也启迪世人:唯有内外兼修,才能实现真正的心灵自由与生命清净。

《洗心吟》——邵雍人多求洗身,殊不求洗心。洗身去尘垢,洗心去邪淫。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

#01.人多求洗身,殊不求洗心。

释义:大多数人关注身体的洁净,却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净化。

心得感悟: 身体的清洁是一种习惯,而内心的清净则是一种修行。人在尘世,常为外在形象精雕细琢,却忽略了心灵深处的沉疴。想一想,我们常用镜子照出脸上的污垢,可有哪一面镜子能反射内心的阴影?内心的杂质,如同夜色中的尘埃,看似微小,却能笼罩一切光明。修心不是否定世俗,而是学会从喧嚣中抽身,从迷茫中归真。唯有清洗内心,我们才能从生命的奔忙中觅得一片宁静的栖息地。

#02.洗身去尘垢,洗心去邪淫。

释义:清洗身体是为了去除外在的尘垢,清洗内心则是为了消除内心的邪念与淫欲。

心得感悟: 尘垢之于身体,如迷雾之于眼睛,清除即明;而邪念之于心灵,如深渊之暗影,需正念照彻方能消融。邪念的来源并非外物,而是欲望对自我控制力的考验。清洗内心,犹如一场灵魂的春雨,既要浇灌智慧的种子,也要冲刷掉欲望的杂草。生命的纯净,不在于对欲望的禁锢,而在于对自我本质的觉醒。内心若澄澈,所有困扰都会如雾霭般渐散,生命的光亮便会无处不在。

奇才邵雍《洗心吟》,道尽人生深刻哲理:人多求洗身,殊不求洗心!

#03.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

释义:尘垢可以用水洗净,但内心的邪念却不能用水冲洗。

心得感悟: 水是自然界的净化者,却难以触及内心的幽暗。邪念如枯叶积尘,越压越多,若无智慧的风扫过,终将腐蚀整个心灵。清洗内心,靠的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深刻的自省与觉悟。欲望犹如洪流,既不能放任,也不能堵截,唯有以智慧之堤疏导其流向。真正的净化,是让内心如清泉,甘洌而透明,既能滋养他人,也能滋润自身的精神田园。

#04.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

释义:若想彻底净化内心的污垢,需如奏响无弦琴般,以超脱的智慧净化内心。

心得感悟: 无弦琴的妙音来自无声的领悟,它是一种不倚赖形式的觉醒。修心亦如弹琴,不在于繁杂的技巧,而在于内心对每一个音符的深刻感应。人往往执着于外界的喧嚣,却不知心灵的清净才是幸福的源泉。学会奏响“无弦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智慧:看透欲望的虚幻,摆脱执念的束缚,回归心灵的本真。此时,无论外界风雨如晦,你的内心都会如静谧的琴音,安详而从容。

与君共勉!

-· End ·-

|古韵翰林  

|古翰整编,仅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