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前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型来自日本的装甲运兵车,由小松制作所设计生产(这次终于不是三菱重工了)的96式装甲运兵车。
上世纪90年代,日本防卫省开始计划下一代轮式装甲运兵车,以替换服役多年的73式装甲运兵车和更老旧的60式装甲运兵车。此外,防卫省还计划以轮式装甲运兵车为核心,建立新一代快速反应力量。
1992年,新型装甲运兵车竞标工作正式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后,防卫省宣布小松制作所中标,研制工作于同年年底开始。1996年,原型车制作完成,同年完成测试工作并交付陆上自卫队服役,根据其服役年份(日本自卫队在二战后改用公元纪年而不是皇纪纪年命名)被命名为96式装甲运兵车。
作为日本第一种自主研制的8*8装甲运兵车,96式装甲车的整体布局比较传统,其采用了常见的前置动力舱,后置载员舱的布局。该车可以在全轮驱动和后轮驱动之间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地形。
动力系统方面,96式装甲运兵车搭载一台三菱重工(没想到吧,还是三菱)6D40型水冷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360马力。该车最大行驶速度100千米每小时,作战范围500公里。
火力配置方面,相比于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大部分“车族化”装甲车不同,96式装甲车并未实现车族化,其主要型号就只有装甲运输型,装甲指挥型和战地救护型(后两者在配置上和前者区别不大),主武器为一挺12.7毫米M2重机枪或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不过该车可以拆除后部载员舱的顶棚,搭载一门82毫米或120毫米迫击炮,改装为简易自行火炮。
防护方面,96式装甲车的防护级别为北约三级标准,能够全距离防御12.7毫米重机枪射击和炮弹破片。
在加入陆上自卫队服役后,96式装甲运兵车主要配属于西部方面队和东部方面队,作为机械化部队的运输工具。近两年,随着陆上自卫队开始建设全新的机动部队“即应机动联队”(相当于快速反应团,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合成化部队),其核心装备就是96式装甲运兵车和16式机动战车。目前陆上自卫队已经组建了四支机动联队,全部配属西部方面队。
受制于日本法律限制,陆上自卫队目前是96式装甲车的唯一用户。截至2014年停产,该车总计列装了365辆,相比于国际上同类产品来说数量要少很多。随着三菱重工的“通用装甲车辆”项目告吹(该项目仅保留步兵战车,装甲侦察车和自行迫击炮,原计划的装甲运兵车方案被取消),陆上自卫队可能会考虑使用芬兰帕特利亚公司的AMV装甲运兵车取代96式装甲车,新型装甲运兵车预计将在2025年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