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自称是警察,说你店里的员工偷了钱,需要你配合调查。
你会怎么做?报警?核实身份?还是……
立刻配合,开始搜身、拘禁,甚至命令她脱光衣服?
听起来像是你永远不会干的事对吧?
可这部电影告诉你:在“权威”的声音面前,太多人比想象中更容易失去判断。
甚至会在没有枪、没有威胁、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亲手把无辜的人推向羞辱的深渊。
影片分级
该片分级R,含有暴露、羞辱、心理暴力情节,尤其因其“真实事件改编”。
ps:本文为影视剧情解说科普,无不良引导,未成年速离!
《服从》
(2012)
主演:安·唐德、德瑞玛·沃克
类型:剧情、惊悚
影片取材于2004年美国肯塔基州的一起真实案件:一名男子冒充警察,通过电话指挥麦当劳经理对一名女员工进行羞辱性搜查。
案件最终走上法庭,案件中受害人身心受损严重,媒体轰动一时。
这不是孤立事件,嫌犯大卫·斯图尔特在全国范围内至少拨打过70通类似电话,使用相似话术操控不同门店。
最终被抓获时,警方在他车上发现了执法手铐、警察制服、脚本笔记本。
导演并非要控诉某个人,而是控诉“顺从本能”。
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时,有观众中途愤怒离场,有人坚持拍手称赞它“必须存在”。
影片话题性远远超过票房成绩,被美国各大心理学课程纳入“权力研究案例”。

……
这部电影的主线就围绕电话展开。
女主被投诉从一个顾客那里偷了钱,但是女主强烈否认。
女主的朋友兼店长随后收到了“警察”配合执法的要求。
所谓的“警察”用一通逻辑自洽、语气坚定的说辞让女主朋友一步步陷入了“配合执法”的陷阱。
朋友甚至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
随着通话推进,“警察”开始要求更激进的操作:脱衣检查、单独关押、让她的男友临时帮忙“看守”,并要求进一步“身体检查”。
而每一个环节,没有人质疑、没人报警、没人说“不”。
女主显然痛苦、羞耻,但在职场和“法律”的双重压力下,她选择了忍耐。
她不知道,其实她不是“嫌犯”,只是一个陌生人的玩物。
而这一切,就是那人坐在电话另一头、用语言摆布整整五个小时的“权力游戏”。
……
这电影没有用“电影感”的方式去包装故事,而是用冷静、真实的手法还原一件离奇但发生过的事。
你看不到大场面,也没有配乐渲染情绪,但正因为如此,它像一记闷棍敲在观众心上。
你以为“我才不会上这种当”——可电影逐步拆解了这种自信。
片中每个角色都“只是听命令”,哪怕他们感到不安,但只要那个自称警察的人继续命令,他们就像失去了主见的机器。
而女主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逐渐从不安、惊讶走向屈服,最终几乎精神崩溃。
她不是傻,她只是陷入了一场由熟人、同事、职场规则共同构成的心理陷阱。
整部片像是行为学实验的延伸。
你会联想到“米尔格伦电击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人不是天生恶,而是在结构中“被动恶”。
而最惊悚的是:这事是真的。
就在2004年,美国肯塔基州一间麦当劳,整起事件持续超过3小时,过程比电影更荒唐,涉事店员因此终身受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