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以后,便到了“诺卡氏菌”大量感染的时期!鲈鱼、生鱼、太阳鱼等都是高发品种,当鱼体出现“白色结节”时,往往已经到了发病的中后期,累计死亡量非常大。因此,认识和处理诺卡氏菌病,是每位养殖户必备的基本功!

什么是“诺卡氏菌”

诺卡氏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在苗期或初期通常是隐性的,极不易被发现,发病过程漫长,容易反复发作。并且,诺卡氏菌是⼀种机会性病原体,更容易感染营养缺乏、应激大、免疫力低下的鲈鱼。诺卡氏菌主要通过鱼鳃、泄殖腔口、体表损伤感染、消化道感染所致,从而引起内脏多发白色结节和体表溃疡等症状。

“诺卡氏菌”的发病特点

看眼睛:严重感染的鱼眼睛变大和凸出。

看肌肉:病鱼有白色结节。

看内脏:大部分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鳔腔表面等有白色结节,部分病鱼肠系膜也有白色结节,部分病鱼在后肾处形成巨大的囊肿物。

“诺卡氏菌”它来了!鲈鱼、生鱼、太阳鱼等均可感染!高温期重点关注!
“诺卡氏菌”为什么难治

1、病原特性与直接危害

诺卡氏菌是水产养殖中少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其可产生外毒素(如白喉外毒素等)直接损伤鱼体组织。该菌不仅具备强抗药性,还易引发疾病高复发率,导致治疗面临较大挑战。

2、免疫破坏与继发感染风险

诺卡氏菌可侵袭病鱼的免疫器官,造成肝脏、肾脏、脾脏等实质性器官损伤,显著削弱病鱼体质。这一特性会大幅增加病鱼继发感染其他鱼类疾病的风险,进一步加剧病情复杂性。

3、常用药物与耐药性困境

当前针对诺卡氏菌的敏感药物,主要包括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磺胺类抗生素,但实际应用中耐药性问题突出,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进一步提升了防控难度。

“诺卡氏菌”的防治手段

治疗的主流做法是内服不同类型抗菌药物,抗生素连续内服至少10天以上,建议“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三黄粉+多糖+多维”进行投喂,如果此时池塘氨氮、pH不高,可全池泼洒生石灰,进行辅助治疗。

专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