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长大的 70 后、80 后,在儿时常吃的一种野果,地枇杷,大家是否还有记忆。
那时放学后,丢下书包,就会去田间地头寻找地枇杷藤,翻开它的藤寻找果实来吃,那个时候,农村非常容易找到,如今也是非常的少了,它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了,飙升到了100元一斤。地枇杷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地枇杷,也叫地果、野地瓜,从名字就能看出,它和我们常见的枇杷有几分相似,不过它可不是长在树上,而是贴着地面生长。
地枇杷的植株是一种藤状的木质茎,茎上有细细的绒毛,叶子呈卵形,翠绿翠绿的,边缘还有不规则的锯齿。
每年四五月份,地枇杷就会开花,花朵小小的,不太起眼,是那种淡淡的白色,藏在叶子底下。
到了六七月,就迎来了地枇杷的丰收季,一个个圆滚滚的果实冒了出来,它们就像一颗颗镶嵌在地面上的宝石,有青绿色的,也有紫红色的。
地枇杷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在农村的田埂边、山坡下、溪边,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小时候,一到放暑假,孩子们就像脱缰的野马,在田野间尽情奔跑玩耍。
而寻找地枇杷,更是大家乐此不疲的活动。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穿梭在草丛中,眼睛像探照灯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当发现一颗紫红色的地枇杷时,那种兴奋劲儿简直无法言表。大家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土里摘出来,轻轻擦去上面的泥土,就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
地枇杷的味道,那叫一个香甜。轻轻咬上一口,饱满的汁水瞬间在口中迸发,甜蜜的滋味瞬间弥漫整个口腔。它的果肉柔软细腻,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那种味道,既有着大自然的质朴,又有着水果的甘甜,让人回味无穷。
而且,地枇杷的果实没有果核,吃起来特别方便,一口气吃好几个都没问题。不过,地枇杷也有个特点,就是成熟的果实很容易烂,要是不及时采摘,很快就会掉在地上,被泥土掩埋。所以,小时候为了能多吃到一些地枇杷,大家都会早早地去寻找。
在过去,地枇杷虽然美味,但由于它在农村太常见了,并没有人把它当成什么稀罕物。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时,顺手摘几个地枇杷吃,只是为了解解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原本生长地枇杷的地方,被开垦成了农田,或者建起了房屋。地枇杷的生长空间越来越小,数量也变得越来越稀少。
与此同时,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越来越多样化,一些曾经被忽视的野生植物,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地枇杷凭借着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据研究,地枇杷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而且,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在市场上,地枇杷的价格也一路飙升,从最初的几块钱一斤,涨到了如今的 100 元一斤。
如今,100 元一斤的地枇杷,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品。但即便如此,它依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在一些城市的高档水果店,偶尔能看到地枇杷的身影,虽然价格昂贵,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尝鲜。
对于那些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 70 后、80 后来说,地枇杷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他们童年的回忆。每当看到地枇杷,就会想起小时候在田野间玩耍的快乐时光,想起和小伙伴们一起寻找地枇杷的场景。
朋友们,这种地枇杷,如今在你的家乡还能找到吗?是否记得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