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白天还好好的一个人,晚上洗完澡躺在床上刷着手机,家人喊了几声没应答,等反应过来,人已经没了气息。这样的事,听着让人后背发凉,却不是发生在谁谁谁的故事里,而是现实里一再上演的悲剧。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脑梗,就是那个“静悄悄”的杀手,出手快、下手狠、来得毫无预兆。很多人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脑梗,但近几年门诊里,四五十岁的中青年患者越来越多,不少人发病时间集中在晚上。

那么,晚上到底有哪些行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为这个“沉默杀手”打开了大门?我们一个个来说清楚。

有位50岁的中年男性,平时身体还算硬朗,没什么大毛病。那天晚上,他加完班回家吃了点夜宵,洗完澡就躺在床上刷短视频。

一直刷到凌晨一点多才睡,第二天清晨家人发现他嘴角歪斜,说话含混,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大面积脑梗,没抢救过来。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不是个例。晚上的一些习惯,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对身体的影响是“积少成多”的炸弹,一旦引爆,代价是生命。

第一件不能做的事,就是熬夜。咱们常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其实不只是说说而已。长期熬夜会扰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血压、血糖、血脂的稳定。晚上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接班”的时候,睡不好会让血管处于持续紧张状态。

身体就像一辆车,晚上本该熄火休息,结果你让它一直高速运转,自然容易出故障。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患脑梗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约1.5倍。特别是过了40岁以后,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熬一次夜可能就成了压垮血管的稻草。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第二件不能做的事,是睡前吃重口味宵夜。尤其是烧烤、火锅、油炸,配上啤酒,嘴是满足了,血管却受罪了。

高脂高盐的食物会让血液变得粘稠,血压飙升,同时还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

想象一下,一条下水道里突然多了很多油脂,还在持续加压,堵塞几乎是迟早的事。长此以往,动脉硬化加速形成,血栓更容易脱落,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正是这些“堵点”容易出问题的时候。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第三件不能做的,是洗完澡立即入睡或洗澡水太热。很多人喜欢晚上洗个热水澡,放松一下再上床。

但如果水温太高,或者刚洗完没缓一缓就躺下,血管会因为温度骤变而扩张或收缩过快,诱发血压波动

尤其是有高血压或者动脉硬化的人,血管壁弹性本就差,经不起这种“冷热刺激”带来的血流冲击。数据显示,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脑梗发作的高峰期,不少人就是洗完澡后一觉不醒。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第四件不能做的,是长时间躺着玩手机。很多人有这个习惯,熄灯之后还要刷个半小时,甚至一两个小时。

你以为只是眼睛累,其实全身都在受罪。躺着玩手机时脖子前倾,压迫颈动脉,影响大脑供血

同时,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让血液循环变慢,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特别是本身有“三高”或肥胖人群,血液本就偏稠,再加上夜间脱水、血压波动,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男子突发脑梗去世,提醒:晚上不要做4件事,加大脑梗风险

有些人可能会问,难道晚上就不能洗澡?不能吃点东西?不能玩手机?不是不能做,而是要讲个“度”。就像开车可以快,但不能飙车;吃东西可以香,但不能猛吃。关键是要懂得身体的“红线”在哪,别踩了雷还不自知。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比如洗澡水温控制在40度以下,洗完休息20分钟再睡;宵夜尽量选择清淡、少量的食物;

手机定时关机或设个提醒,不超过30分钟;睡前一小时关灯休息,让身体慢慢进入睡眠状态。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夜间脱水。很多人为了晚上少上厕所,临睡前不喝水。但其实,夜间人体水分流失仍在进行,特别是夏季出汗多,一觉醒来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风险也随之上升。

正确的做法是,睡前小口喝几口温水,有助于稀释血液。当然,前提是没有心衰、肾病等禁忌,要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别为了怕起夜,把自己“供水站”也关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再说个容易忽略的点——情绪。晚上是人最容易胡思乱想的时候,白天压抑的情绪、工作压力、家庭琐事,全都在脑袋里上演“午夜剧场”。

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瞬间升高,血管壁受力不均,脑血管一旦破裂或堵塞,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晚上睡前不妨放松一下,听听舒缓的音乐,做点简单的拉伸动作,把脑子清空一点,身体才不会一直绷着

生活里,很多致命的事,不是大风大浪,而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脑梗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往往一天就能要命。它像个“埋伏在路边的劫匪”,你越放松警惕,它越容易得手。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有研究显示,每年我国新发脑卒中患者超过200万人,其中脑梗占了大多数。而且,脑梗后的致残率、复发率都非常高,一旦发作,即便侥幸捡回命,也可能面临半身不遂、语言障碍、行动困难等后遗症。

所以说,晚上这几个“不能做”的事,真的不是小题大做。而是我们对身体发出的一个警告信号——“别再这么对我了”。

就像车子跑了几十万公里都会换零件,我们的身体用了几十年,稍有不慎,就可能“熄火”。你说,是不是该对它多点耐心,多点尊重?

有的人命运掌握在手中,有的人却把它交给了习惯。你晚上怎么过,决定了你未来活得怎么样。别等出了事,才追悔莫及。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如果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烟、长期久坐等问题,更要提高警惕。这些都是脑梗的“帮凶”,晚上那点不当的“操作”,可能就是它们“合谋”的导火索。

别再说“我还年轻”,脑梗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的人,白天高压、晚上熬夜,不良习惯一大堆,很多人40岁不到就“中招”。想要健康长久,不是靠运气,是靠点点滴滴的自律。

健康这事儿,说到底不是让你“什么都别做”,而是提醒你“别忽视小事”。每个看似无害的习惯背后,都可能藏着风险的种子。你怎么种,它就怎么长。

今天晚上,不妨早点睡,放下手机,喝点水,别吃宵夜。这一点小小的改变,可能就是你远离脑梗的第一步。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李志强,张国君.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4,27(01):1-5.
[2]刘建军,孙可.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10):1053-1056.
[3]张红霞,李文平,王丽.夜间生活方式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03):376-379.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