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前列腺好不好,一眼看穿
1.毛毛多
2.频繁排尿
3.尿后滴沥
4.夜尿增多
5.尿不尽
6.尿分叉
——————————
-
一个中成药把肾气补足,痰瘀散了,小便通畅了
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和男科的常见病。良性前列腺增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递增,而慢性前列腺炎在中青年男性中也很常见。
这两个问题都容易引起下尿路症状,也就是尿频、尿急、排尿困难。
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病机是“久病入络”,肾虚气弱是前列腺疾病发病的主要机理,瘀滞阻络是发病关键。肾气亏虚,脾气虚弱,肺气不宣,因虚致实,痰瘀阻络,络阻成积,最终导致前列腺增生。
中成药夏荔芪胶囊就应运而生了。这个中成药在第17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前列腺疾病学术周启动会中大放异彩。相关专家在会中作出了学术汇报表明,该药可有效促进排尿,快速缓解下尿路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安全镇痛,减少复发,对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疗效。
夏荔芪胶囊:黄芪、女贞子、滑石、夏枯草、荔枝核、琥珀、肉桂、关黄柏。
黄芪是补气药,首先把气机补起来,让人体有气力推动尿液外出。而黄芪自身也是具备了利水的功能。
行气交给谁呢?荔枝核。荔枝大家吃的多,荔枝核有药用价值可能不多人知道。《得配本草》“入足厥阴、少阴经。散滞气,辟寒邪。治颓疝,疗心痛。”荔枝核能入足厥阴肝经,而肝经的循行路线入阴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所以荔枝核就很对症,能理气止痛,祛寒散滞,散肝经中的寒气,还能把黄芪补进去的气化为动力,行气化痰,理气活血。
夏枯草也是入肝经的专药,肝主疏泄,有上通下达的能力,通过清凉肝经中的郁热而凉一身之热。一来夏枯草可以清解郁热,二来它还能消肿散结,增生的组织在其作用下软化消散,为尿液的排出扫清障碍。
上述三味药就是夏荔芪名字的由来。
女贞子是养肾阴的,肉归是温肾阳的。前列腺增生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肾气不足,肾气亏虚无以化生肾精,而肾精的组成是由肾阴和肾阳组成的。《内经》“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先用女贞子把肾阴补充好,再用肉桂引火归元壮肾阳,蒸腾气化,小便就出来了。
黄柏主入膀胱经,可以将药性径直带入到病所,直捣黄龙,燥膀胱之湿,泻膀胱之热。
琥珀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久积地下转化成化石样物质。《名义别录》“消瘀血,通五淋。”具有定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的功效。
滑石能清热利水,助琥珀利水利尿。且琥珀、滑石都是矿物类药材,质地坚硬,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增生日久,气血不通,也容易形成结石。琥珀、滑石的加入,既能通利小便,也能减少尿道结石发生的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夏荔芪胶囊适用于肾气亏虚,兼有痰瘀症的人群,症见排尿无力,淋漓不尽,夜尿频多,小腹坠胀,腰膝酸软,倦怠发力等。若是湿热下注,舌苔黄腻者,则不宜使用。
————————————————
-
前列腺增生良方
前列腺增生,中医谓之癃闭,古有论述于医籍,述其排尿不畅,甚则点滴难出,令人苦恼万分。
尤在年迈之时,此病尤为多发,其害非浅。
久坐或嗜酒致前列腺增生,膀胱气化不利,排尿受阻,湿邪内停,更损肾气,致排尿无力。
前列腺增生,如河道淤塞,尿液难行,阳气难布,人渐觉腰膝酸软,脾胃亦受影响。
湿热蕴结于下焦,必扰排尿功能,膀胱需纯净气血滋养,而前列腺增生夹带湿邪,致排尿功能渐衰。
此病之治,我以为需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患者李先生,65岁,诉排尿困难日久,诊见:
1. 排尿点滴不出,小腹胀满,口苦口黏;
2. 心神烦躁,易怒易躁;
3. 腰膝酸软,下肢乏力;
4. 舌红苔黄腻。
辨证:湿热瘀阻下焦;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用:通前列汤。
组成:
黄柏、栀子、赤芍、泽泻、车前子、王不留行、蜈蚣、丹参、牛膝、生甘草。
其中黄柏、栀子清热利湿,为君药;泽泻、车前子利水通淋,助君药清利湿热;
王不留行、蜈蚣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使前列腺瘀阻得消;丹参凉血活血,助活血化瘀之力;
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护正防伤。
诸药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服之数剂,排尿渐畅,前列腺增生之症得缓,顺畅排尿重现!
————————————
-
慢性前列腺炎,摸索出一个有效方,一月症状全消!
到补而不威,寒而不凉,治疗原则当为活血清热,软坚散结,补中益气,余处一方经应用多年,获得一定的效果,今特录之于下。
慢性前列腺炎治法一得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临床表现有:小腹坠胀,牵及会阴,尿多而不畅,腰腹疼痛,尾骶部疼痛,睾丸、精索疼,阴囊潮湿,睾丸发冷,轻度尿频,滴沥不断,尿道刺痛,尿道口有分泌物,前列腺肿胀等。
属于中医的五淋之一,近似“气淋”或“劳淋”,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症状时轻时重,病程迁延日久,患者身心非常苦楚。西医多用抗菌素治疗,中医用清热利湿之方剂效果均不够理想。
由于老年脾肾气虚,膀胱气化健运失常,如《诸病源候论》谓:“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张景岳说:“淋如浊者,此惟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
由此可知,诸淋皆因肾虚而膀胱热也,肾与膀胱相表里,为津液之府,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小便下涩,数而涩则淋沥不宣,成为淋证。其原因多因酒色劳倦或淋沥日久,耗伤正气,以致脾肾两虚,经久不愈,若劳累过度,则更耗气伤精,故遇劳即发。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由于急性期未能治愈,致病菌潜伏在腺组织内,引起慢性炎症的病理过程,主要改变是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腺小管发生阻塞,有的因纤维性变而缩小,表面坚硬,亦有腺体纤维性变及挛缩延及后尿道,使膀胱颈硬化;精囊及输精管壶腹同时亦有慢性炎症变化,壁层增厚,周围组织有纤维增生。
根据中西医病理论述,治疗慢住前列腺炎是要比较长一段时间坚持服药才能治愈,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做到补而不威,寒而不凉,治疗原则当为活血清热,软坚散结,补中益气,余处一方经应用多年,获得一定的效果,今特录之于下:
黄芪30克,紫丹参12克,益母草9克,延胡索9克,早莲草15克,女贞子15克,山甲珠9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15克,茜草12克,金樱子12克。
方义:黄芪补气生血、温阳利水,紫丹参、益母草、延胡、茜草、蒲公英、败酱草活血祛瘀,通淋利尿,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女贞子、旱莲草,名二至丸,养肝益肾,凉血止血;穿山甲咸能软坚,性善走窜,可透达经络,直达病所;金樱子补肾固精。诸药相配,不浮不燥,可以久服,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故多年慢性炎症得以消除。
病例:李××,男,58岁,干部。
1973年5月26日来诊,经某医院确诊,患慢性前列腺炎已三年余,遇劳加剧,尿急阴茎刺痛,牵及小腹,溲时淋沥不净,点滴流下,尿细如丝,需要十余分钟才解完小便一次,小腹有坠胀感,睾丸发凉,尿道口流出粘液,精液中带有血丝。身软倦息,口苦咽干,夜梦纷纭,舌红苔黄腻,证属肝肾阴虚,膀胱气化不利,发为劳淋,予上方未增损,先后共服药32剂,症状基本消失。
——————————————————
-
男人“生命之腺” 增生引起的不行、:这6组中药对药的新突破
前列腺作为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附属腺体,形状宛如一颗倒置的栗子,虽体积不大,却在男性的生理功能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堪称男性的 “生命之腺”。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多种因素影响,前列腺增生这一病症逐渐成为众多中老年男性的健康困扰。
前列腺增生,医学上又称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是一种常见的前列腺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前列腺细胞数量增多,进而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这一看似细微的变化,却可能引发一系列令人烦恼的症状。其中,泌尿系统症状最为常见,如尿频、尿急、尿不尽,尤其是夜间起夜次数频繁,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日常生活。
从生理结构来看,前列腺位于膀胱颈部,包绕着后尿道。当前列腺增生时,增大的腺体组织会压迫尿道,致使尿液排出受阻。这不仅会造成排尿困难,长期发展还可能引起膀胱功能改变,进一步加重尿频、尿急等症状。而且,由于前列腺与男性生殖系统紧密相连,前列腺增生还可能对男性性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性功能障碍是前列腺增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阳痿、早泄等问题。许多患者可能会疑惑,前列腺增生为何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呢?从生理机制分析,前列腺组织中富含神经和血管,增生的前列腺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液供应与神经传导,从而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此外,前列腺增生引发的慢性炎症也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对性功能产生影响。同时,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性功能障碍。
中药对药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中药对药在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以下是六组针对前列腺增生及其相关症状的中药对药,它们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缓解性功能障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猪甲与鳖甲
猪甲即猪蹄甲,具有软坚散结、通经下乳等功效;鳖甲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方面,两者配伍,猪甲善于破结软坚,鳖甲长于滋阴潜阳、软坚消积。前列腺增生在中医理论中多与痰瘀互结、气血不畅有关,猪甲和鳖甲合用,可增强软坚散结之力,改善前列腺组织的血液循环,减轻腺体对尿道的压迫,从而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同时,鳖甲的滋阴作用还可滋养肝肾之阴,对于因肝肾阴虚导致的性功能障碍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一般猪甲用量为 10 – 15 克,鳖甲常用量为 10 – 30 克,具体用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由医生酌情调整。不过,猪甲和鳖甲均为动物药,若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在临床应用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脾胃功能,对于脾胃虚弱者,可适当配伍健脾和胃之品。此外,这对药对于阴虚火旺、体质偏热者较为适宜,而对于阳虚寒盛者则需慎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复查前列腺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
桃仁与红花
桃仁能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红花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效。前列腺增生常伴有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瘀血阻滞的情况。桃仁和红花配伍,可增强活血化瘀之力,改善前列腺组织的血液供应,消除局部的瘀血阻滞,减轻腺体的充血水肿,从而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等症状。同时,良好的血液循环对于维持正常的性功能也至关重要,这对药可间接改善因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性功能障碍。桃仁常用量为 6 – 10 克,红花用量一般为 3 – 6 克,由于两者均有活血化瘀作用,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出血倾向。少数患者在使用桃仁和红花后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这可能与药物的活血化瘀作用导致气血暂时失调有关。此外,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应禁用,以免引起流产或出血过多。在临床应用中,对于瘀血明显的患者,这对药效果较好,但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如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王不留行与路路通
王不留行善于活血通经、下乳消肿,路路通则能祛风活络、利水通经。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方面,两者相须为用,可增强活血通络、利水通淋的作用。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受阻,出现排尿不畅,王不留行和路路通可改善尿道的血液循环,缓解尿道平滑肌痉挛,促进尿液排出。同时,它们还能调节局部的气血运行,对于因气血不畅引起的性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王不留行一般用量为 10 – 15 克,路路通常用量为 10 – 15 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用量。这对药相对较为安全,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如轻度腹泻等。在使用时,若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可适当减少用量或配伍健脾止泻药物。此外,对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者,使用时需谨慎,以免耗伤正气。
海藻与昆布
海藻和昆布均为咸寒之品,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的功效。前列腺增生从中医角度看,多有痰瘀互结之象,海藻和昆布合用,可软坚化痰,消散前列腺组织中的结节和增生。它们还能利水消肿,减轻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局部水肿,缓解尿道压迫症状。同时,海藻和昆布中的有效成分对调节内分泌有一定作用,可间接改善因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性功能障碍。海藻常用量为 10 – 15 克,昆布用量一般为 10 – 15 克。由于海藻和昆布含碘量较高,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对于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此外,这对药药性偏寒,脾胃虚寒者不宜久服,可适当配伍温阳健脾药物。
穿山甲与皂角刺
穿山甲具有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的作用,皂角刺能消肿托毒、排脓、杀虫。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时,穿山甲和皂角刺可穿透瘀阻,消散前列腺组织中的增生结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它们能促进炎症吸收,减轻前列腺组织的充血和水肿,缓解排尿困难等症状。同时,其活血通络的作用对于改善性功能也有一定帮助,可增强阴茎海绵体的血液灌注,提高勃起功能。由于穿山甲是国家保护动物,目前多使用炮山甲替代,炮山甲常用量为 3 – 10 克,皂角刺用量一般为 5 – 10 克。穿山甲和皂角刺均为破血逐瘀之品,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在使用时,需严格掌握用量,中病即止。对于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者,应慎用或配伍补益气血之品。
丹参与赤芍
丹参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两者配伍,可增强活血化瘀、凉血清热的作用。前列腺增生患者往往存在瘀血阻滞兼热毒内蕴的情况,丹参和赤芍合用,既能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又能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前列腺组织的炎症反应。这对于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因炎症刺激导致的性功能障碍。丹参常用量为 10 – 15 克,赤芍用量一般为 6 – 12 克。部分患者在使用丹参和赤芍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空腹服用时更为明显。在临床应用中,可建议患者饭后服用。此外,这对药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对于有出血性疾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并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结语
前列腺增生是影响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其不仅会导致泌尿系统症状,还可能引发性功能障碍等问题。中药对药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合理的配伍,可发挥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利水通淋等功效,改善前列腺增生的症状,缓解性功能障碍。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六组对药只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种思路,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每位患者的病情、体质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在医生的辩证指导下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久坐、饮食清淡、适度运动等,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身体康复。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
——————————————————
-
方,快速修复 “生命之腺”,性功能也回来了,上篇章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西医认为它是由于前列腺细胞异常增殖,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肾功能。同时,前列腺作为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病变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进而干扰性功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问题。中医虽无 “前列腺增生” 病名,但将其归属于 “癃闭” 范畴,认为与肾、膀胱气化功能失常相关,多因湿热下注、脾肾亏虚、气滞血瘀等导致水道不通,治疗需从整体调理,恢复脏腑功能。接下来分享 6 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经验方,今天说上篇章,发2首,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上篇章
方一:通利前腺汤
组成:黄芪 30g,王不留行 15g,川牛膝 15g,泽兰 12g,茯苓 20g,萆薢 15g,乌药 10g,沉香 6g(后下),石韦 12g,甘草 6g。
功效:益气活血,通利水道。
针对前列腺的功效:黄芪补气升阳,增强膀胱气化功能;王不留行、川牛膝、泽兰活血通络,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增生组织的瘀滞;茯苓、萆薢、石韦利湿通淋,促进尿液排出;乌药、沉香行气散寒,缓解尿道痉挛;甘草调和诸药。
适应症:适用于气虚血瘀型前列腺增生患者,表现为排尿无力、尿线变细、滴沥不尽,小腹坠胀,神疲乏力,舌淡暗,边有齿痕,苔白,脉细涩。部分患者还可能因久病及肾,出现遗精症状,多为滑精,精液清稀。
用药心得:此方以补气活血为核心,在临床使用中,若患者气虚明显,动辄气喘,可加大黄芪用量至 50g,加党参 15g 增强补气之力;若血瘀较重,小腹刺痛明显,加三棱 10g、莪术 10g 加强破血逐瘀;遗精频繁者,加芡实 20g、金樱子 15g 固肾涩精。
加减用药:若患者兼有湿热,出现小便灼热、舌红苔黄腻,加黄柏 10g、栀子 10g 清热利湿;若伴肾阳虚,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加肉桂 6g(后下)、仙灵脾 15g 温补肾阳。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加重湿热。高血压患者需注意监测血压,方中黄芪用量较大,可能引起血压波动,若血压升高明显,可适当减少黄芪用量,并与降压药间隔 1 – 2 小时服用。此方不适用于阴虚火旺型患者,此类患者常有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症状,服用后可能加重内热。
方二:清利湿热消癃汤
组成:黄柏 12g,知母 12g,瞿麦 15g,扁蓄 15g,车前子 15g(包煎),滑石 20g(包煎),败酱草 30g,益母草 20g,青皮 10g,琥珀粉 3g(冲服)。
功效:清热利湿,化瘀散结。
针对前列腺的功效:黄柏、知母清热泻火,清下焦湿热;瞿麦、扁蓄、车前子、滑石利水通淋,使湿热从小便而出;败酱草清热解毒,消除前列腺炎症;益母草活血化瘀,改善前列腺充血状态;青皮疏肝理气,缓解因气机不畅导致的排尿不畅;琥珀粉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适应症:适合湿热蕴结型前列腺增生患者,主要症状为小便频数、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小腹胀满,口苦口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部分患者因湿热扰动精室,可出现梦遗,精液黏稠,气味腥臭。
用药心得:此方重在清利湿热,临床应用时,若患者热象明显,发热、尿痛剧烈,加蒲公英 30g、白花蛇舌草 30g 增强清热解毒之力;若湿邪较重,身体困重、舌苔厚腻,加苍术 12g、厚朴 10g 燥湿行气。针对遗精症状,可加煅龙骨 30g(先煎)、煅牡蛎 30g(先煎)收敛固涩。
加减用药:若患者大便干结,加大黄 6g(后下)通腑泄热;若兼有气滞,胸胁胀满明显,加柴胡 10g、枳壳 10g 疏肝理气。
注意事项:本药方性寒凉,脾胃虚寒者慎用,否则易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用药期间忌饮酒及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助湿生热。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注意,方中滑石等药可能影响血糖代谢,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