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实际上老和尚开的药单一共是四味中药:“麝香、熊胆、雪莲和南海人膘”。头三个虽然贵重但并不是稀奇药材,都是一问便知,可那味“南海人膘”,则连问了多家中药店都不知道,最后找到一个北京同仁堂出生的老先生才知道,这南海人膘就是鲨鱼中最凶猛的噬人鲨的鱼膘。麝香虽然多数药店都有,但药方要求必须是“藏地”(就是现在西西藏),可当时的中药店一般都称出售的麝香是西藏的,其实是从青海西藏获得的。要想获得确系藏地所产的麝香有一定难度的;再说熊胆,产地没问题,可谁说得清楚是这个熊胆必须是黑熊母棕熊的。
最后沈英用了快半年的时间才把四样药材配齐。可张桂花按照宝照和尚的“医嘱”服药后,并无任何效果,不但照样彻夜难眠,白天打个盹儿都困难了。无奈之下,只好吃安眠药。等过了三个月,那老和尚根本没有露过面,沈英全家就断定遇上了一个骗子,受了骗的沈英就瞒着家人悄悄去了趟镇江,想看看骗人的和尚是否还在金山寺骗人,等去了才知道,金山寺前的那两排平房已经全部拆除,原址种上了树木。老沈只好悻悻而归,这就是以往的经过。
事后专案组进行汇总案情,组长薛耀明认为这条线索还应该可以往下查,并把目标锁定在邮差老陈撕下的那纸无头帖子上,宝照和尚行医地点在镇江,但小广告张却没有贴在镇江当地,而是贴到南京城里,这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线索,应该就去陆家巷那边去查查。
于是专案组就去邮局找了邮差老陈,让他把1月间在陆家巷发现小广告的事简述了一遍,接着,警察前往陆家巷访查,果然发现了线索。老陈表示,他发现小广告的那个位置旁边有一个皮匠摊头。皮匠老王四十多岁,他对警方说:“那个广告是西边菱角市的’小癞痢’贴的,贴出没两个小时就被送信的邮差撕下来了。”
警察又随即去了管段派出所,经了解,“小癞痢”确有其人,十九岁,叫杜秀郎,因幼时生过癞痢头,被人起了这么一个绰号。杜秀郎的父亲杜俊山是青帮一个小头目,在长江码头上做事。杜秀郎依仗其父之势,天天是欺负老实人,周围的人没有不烦他的。抗战期间,杜俊山投靠伪警察局做了专职密探。战后被判刑十年,现在依旧关押于老虎桥监狱。这个时候的杜秀郎就老实多了,解放后倒没发现他有什么劣迹,但没有固定职业,就是临时给人搭搭手干些杂活儿为生。
派出所为此传唤了杜秀郎问询,杜秀郎对警察交代,三年前他偶然结识了家住中山北路马祥兴菜馆附近的一个名叫宗富大的老头儿,某次,宗富大请他吃饭,吃饭的时候,宗富大透露说自己曾做过十年和尚,法号“宝照”,度牒至今还在,因买卖赔本躲债而流落江湖,期间,他有缘拜一位身怀妙手医术的云游老道为师,学得一些疗伤治病的秘方。这些年,他靠给人治病赚了一些钱,现在在家赋闲,因而他萌生了一个念头,想离开南京去转转,顺便给人看病挣盘缠。因此想找一个伙伴,实际上就是“托”,他问是杜秀郎是否有意随他出行。
杜秀郎自然是求不得,当下口答应。就这样,从1947年到1950年1月,杜秀郎就跟着“宝照”和尚一起生活,先后去过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杭州、普陀山、徐州、宁波的寺院“挂单”。每次的套路都相同:宗富大在寺庙附近物色命馆、香烛小铺等,租借人家的门面作为其“行医”场所。杜秀郎就把宗富大请人写好的小广告到处张贴,然后在山门前“守株待兔”。
这三年多,杜秀郎跟着宗富大骗了多少人,他已经记不清了,反正每次出去,都能分得价值上百银洋的赃款赃物。今年1月间去镇江作案,是最后一次,虽然就此金牌洗手,但这三年收获可观,宗富大骗了多少钱不知道,但他给了杜秀郎一百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100块)。

警方很快就将宗富大抓获。宗富大到案后,对上述罪行供认不讳。从其家里搜出的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四千余万元,按当时南京的房价,足可购置三四套普通民居,至于他给莫家妮开的跑步处方,倒也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亲耳听一位高僧说过。莫二小姐的病状跟高僧所说类似,他就随手拿来一用,不想居然歪打正着——当然,是否有疗效,他当时并不知道,但也就此说明宗富大只不过是把莫家作为诈骗对象而已,没有杀人动机。
可问题是,宗富大既然治病为何搞的这么神秘,于是,专案组便去找死者之母罗惠洁了解。这女人先是遭遇女儿被杀,然后是丈夫被抓,此时身心俱疲,近乎崩溃。面对着刑警的询问,只是哭泣,而大女儿莫家媛对警方的说法还是原先老莫夫妇的说法,她没去镇江,是从父母或者妹妺那里听来的。
11月5日,专案组长薛耀明和刑警金存富、叶荫茂前往南京市公安局看守所向莫胜天了解情况。莫胜天他再三保证,他所说的都是真实情况,而当得知警方已经把宗富大给拘捕了时候,莫胜天就说:“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必藏着掖着了,金山寺那个云游僧就是豫东杀人如麻的惯匪’一刀杀’裴初香!”
“一刀杀”裴初香,河南鹿邑县人氏,僧人出身,后还俗。入旧军队当过兵,因与连长发生争执,一怒之下,居然手刃营长和连长,从此流落江湖。不久后加入豫东匪伙,三年后同窝火并,自立匪帮,匪号“一刀杀”。其匪伙罪恶累累,被国民党军队剿灭,裴初香侥幸逃脱,遂做起了独脚大盗。裴初香为人狡诈,颇有心计,作案只在河南、安徽两省作案,不入江苏,一是为给自己留条后路,二是把江苏作为其销赃的地点。其恶名虽也传入江苏。
当地人只是听说而已,但都不知道他长啥样,当初,裴初香劫得不少古玩字画,他就把这些古玩字画销往南京和上海等地,出于安全考虑,一般选择当铺,因为这样被警方追查到的概率比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裴初香就成为“百汇典当”的老板殷百汇最大客户,殷百汇也知道是赃物,但因为利润很高,于是二人就是地下交易,可是,这个秘密终究还是让莫胜天知道了。对此,莫胜天根本没有在意,他根本没将此人和那个著名的豫东惯匪联系起来。直到1937年,一个客户郁先生病重,殷老板派莫胜天去探视,郁先生预料到这是他跟莫胜天的最后见面,遂向莫透露了裴初香的秘密,他还叮嘱莫胜天多加防范,不行的话就跳槽。
于是莫胜天就多了一个心眼,就开始暗中观察,但裴初香再也没有来过,听说裴初香已死于战火之中,就这样一直到南京解放前夕。1950年1月初,莫氏夫妇为小女儿求医心切,带着莫家妮前往镇江金山寺治病。到达后的遭遇跟老沈一家三口如出一辙,在杜秀郎这个“托”的介绍下,将三人引进宗富大租下的命馆。莫胜天一看,我的天这不是“一刀杀”吗,这人没死啊,莫胜天吓的不轻。
接下来的“问诊”过程,跟老沈一家的情形相同。莫胜天此刻认出宝照和尚就是“一刀杀”,抱着侥幸想法,希望对方没有认出自己,返回南京的途中,莫胜天就怕“一刀杀”认出自己,思来想去之下,莫胜天就交代了妻女该如何对他人讲述镇江求医的过程,当然,莫胜天没有向妻女透露宝照和尚就是“一刀杀”这个秘密。这个版本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之前专案组刑警了解到的内容,相信“一刀杀”打听到这个情况后,会明白莫胜天释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未完待续。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