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当代敦煌”蓝字关注我们哦,更多精彩!

作 者 按

上世纪初,中国第一代留学归来的学子将西方美术引进中国,他们带来了学院派模式。其注重通过写生进行造型训练,以具象写实艺术为教育目的,强调科学、理性精神的写实艺术成为我国文化改造中的重要内容。1937年国立艺专人体泥塑训练课堂

就雕塑教学而言,具象写实的基础训练有一套严格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步骤,其中素描和泥塑写生,仍然是美院教学至关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雕塑工作者一生都必须经常训练的基本功,只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才能宝刀不老,永葆艺术青春。

1939年国立艺专胸像泥塑训练课堂

时逢笔者为西北师大敦煌学院三年级国画班教授六周泥塑课,本人将两次雕塑写生后的笔记整理成贴,与本课师生分享,亦愿与网友互动交流。

2016年笔者为敦煌学院14级国画班讲授泥塑训练课

2017年11月笔者为敦煌学院15级国画班讲授泥塑训练课

笔事


一件“蹭作”

1982年于北京

 星期天,三年级教室的学生胡工、梁好在教室里自习,请来朋友家的姑娘给他们做模特。姑娘娟秀典雅,发型别致,有如古埃及雕塑之风范;我看得手痒痒,雕塑激情油然而生。北京人把白吃别人家的饭叫作“蹭饭”,我们把白利用别人请来的模特也叫作“蹭”;这件习作头像,即是那天的“蹭作”。

该模特文静矜持,静静地坐在模特台上让我们雕塑。写生当中,我见她相貌特别,便随口问她是否中国人?她说:是,但爸爸是美国人。

那是1982年秋天,在北京王府井校尉胡同里的中央美院雕塑系三年级教室。

1982-08- 写于北京

这次写生激情饱满,两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我本人酷爱自己这件作品,因而保存至今。很遗憾当时年轻,腼腆,没好意思打听人家女孩的名字,只知道她当时还不到20岁。

1983年笔者在中央美院雕塑系教室留影,左侧泥塑为本人写生之习作。

 

 

新收了一个法国徒弟

2013年于敦煌

                                               

杜漠溪,巴黎人,中法混血儿,年方二八,癸巳年暑假,随其母前来敦煌拜师学艺。当晚设宴,特开一瓶从法国带来的威士忌,执意要行中国传统式叩头拜师大礼,吾素厌繁文缛节,不允,遂改为鞠躬。徒儿漠溪自幼学汉语,能与为师语言交流,文静聪慧,志向高远,学艺迫切,次日主动做模特请为师示范。该作即徒儿杜漠溪之头像示范之作。

 2013-07-17 记于敦煌

漠溪的妈妈为女儿在敦煌摆宴拜师,徒弟杜漠溪给师傅敬酒

漠溪塑像的不同角度

徒弟漠溪给师傅一边做模特一边学习

模特写生 | 两个混血美女 一个收为徒弟

徒弟漠溪给师傅一边做模特一边学习

 工作间歇,多才多艺的徒弟杜漠溪还给我弹奏钢琴曲,很好听,也很感动!

 徒弟杜漠溪在学习做雕塑,她那几天感冒了,还坚持做泥塑

 杜漠溪的母亲几乎每年都带女儿来敦煌一两次,以培养孩子多才多艺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杜漠溪长大了

 泥塑做完后翻制成石膏,着上颜色,一件习作就算完成了。

 2013-07-17 

笔者与藏族模特和泥塑习作

         杜永卫   曾用名:杜一田。非遗敦煌彩塑技艺传承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高级环艺设计师,教授。历任敦煌研究院美术所副所长、敦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东京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东京艺大客座研究员;中央美院雕塑系传统课兼职导师;兰州交大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师大敦煌学院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客座教授;酒泉职业学院特聘教授;江南石窟艺术指导专家。敦煌中国画研究院学术院长,《当代敦煌》总编辑。

       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并赴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展出。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驻澳大使馆、埃及开罗市政府等机构收藏陈列。敦煌菩萨银币设计获美国世界硬币大奖赛最佳奖;龙门石窟卢舍那银币浮雕获新加坡国际钱币博览会金奖。其他美术作品屡获国际、国家和省级各种奖项。雕塑作品《水月观音》获云冈国际佛教艺术大展最高学术成就奖。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以 往 期 刊 推 荐

– END –

#artContent img{max-width:656px;}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