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兹·冯·施温德(Moritz von Schwind)奥地利画家,生于维也纳。他的天赋具有抒情性——他的灵感源自骑士精神、民间传说和歌谣。施温德在巴伐利亚的珀金(Pöcking)去世,葬于慕尼黑的老南公墓(Alter Südfriedhof)。
施温德接受了基础的艺术训练,在维也纳度过了快乐而无忧的青年时光。他的朋友中有作曲家舒伯特,施温德还为舒伯特的一些歌曲创作了插图。1828年,即舒伯特去世的那一年,他迁居慕尼黑,在那里结识了画家施诺尔,并在当时的美术学院院长科尔内利乌斯的指导下受益良多。
1834年,他接受委托,为国王路德维希的新宫殿绘制壁画,以展示诗人蒂克的作品。他还在同一个地方创作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儿童长卷》(Kinderfries)。他常常为年历绘画,并为歌德等作家创作插图,这也为他赢得了相当的声誉和工作机会。
在德国艺术复兴运动中,施温德以“诗意幻想”的领域独树一帜。1839年,他受托参与新建的卡尔斯鲁厄美术学院的工作,这所学院本身就是歌德提出理念的壁画化体现。他还在莱比锡的一座别墅中以《丘比特与普赛克的故事》为题作画,并通过为巴伐利亚霍亨施万高城堡绘制《尼伯龙根之歌》和塔索的《耶路撒冷的解放》的壁画,再次证明了他作为“诗人画家”的称号。
1844年,他定居法兰克福,并在此期间创作了他最优秀的一些画板画作品,尤其是1846年的《瓦尔特堡的歌手竞赛》,以及为歌德纪念活动设计的作品。他还创作了大量书籍插图,这些作品的构思往往胜于实际技法的完成度。
1847年,施温德应聘回到慕尼黑,成为美术学院的教授。八年后,他在瓦尔特堡城堡完成的描绘《歌手竞赛》和《匈牙利的伊丽莎白传》的壁画使他的声誉达到巅峰。这些作品获得了普遍赞誉,在为此举行的盛大音乐节上,施温德亲自担任小提琴演奏者。

在慕尼黑,他还为一些教堂工作,尤其是圣母教堂的祭坛和窗户部分。
他在1857年创作了极为成熟的格林童话循环画《七只乌鸦》。同年,他前往英国,为国王路德维希就曼彻斯特艺术珍品展撰写官方报告。他的才华极为多样,还曾参与教堂玻璃窗的设计,并与老友施诺尔合作,为格拉斯哥大教堂绘制彩绘玻璃图案。
社交游戏“Gesellschaftsspiel” (1860)
森林中的幻影(选自〈睡美人〉)“Apparition in the Forest (from Sleeping Beauty),”,1858年之前,法兰克福施泰德尔博物馆藏
瓦尔特堡的歌手竞赛“The Singer’s Contest on the Wartburg” (1846)、
黎明时的告别“Farewell at Dawn” (1859)
玫瑰,或艺术家的旅程(The Rose, or the Artist’s Journey)约1846至1847年,布面油画,216 × 134 厘米,柏林旧国家美术馆藏
鲁贝察尔“Rübezahl” (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