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学生时代以后,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才慢慢地接受了【努力不一定有回报】这个事实的。
以前我可能倾向于努力付出,然后得到回报,或者说我认为我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如果没有,我可能会从心里上接受不了。
我会怀疑自己,质疑自己,所以曾经有段时间,我应该是抑郁过。
虽然没有什么报告证明,但是现在我回想起来,特别是那段时间自己对于死亡的认知和思考,我觉得,那就是抑郁。
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一点没错的,一件事儿,能不能成,努力其实只占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会影响。
读完《明朝那些事儿》,我觉得,这一点,可以拿来说一说。
一、我认为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可怜的人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亡国之君。
作者当年明月在书中讲:“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不得不玩一场必输无疑的游戏”。崇祯皇帝就是这样的。
明朝末期,天下大乱,很多人其实都知道,明朝不行了,崇祯皇帝自己呢,其实也知道。但是,他没有办法,皇帝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直到明朝彻底覆灭。
崇祯皇帝绝对不是一个无能的皇帝。
就拿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我们比较熟悉的,汉武帝和康熙帝来说,在他们登基之初,都有着非常强大的助力,汉武帝有窦太后帮扶,康熙帝有孝庄皇太后坐镇,慢慢地,皇帝政权才得以稳固。
而崇祯皇帝登基的时候呢?
他的前任皇帝天启陛下,给他留下的,是祸乱朝纲、无恶不作的大奸臣魏忠贤。魏忠贤这个人,稍微看点历史,看点电视剧,基本都知道,那是一个大坏人。那面对这样的对手,崇祯皇帝很有智慧地解决了。
那时候,他不过20来岁吧。其实,甚至可以说,崇祯皇帝算是一个能力比较出众的皇帝。
但是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接连不断,一边是外部的清军侵扰,一边是内部的农民起义,一边是天灾大旱,这些轮着来。
崇祯皇帝努力吗?当然是努力的,在这个位置上,面对这样的形势,是不可能当一个清闲的皇帝的。
就连他本人也时常叹息,为什么大明帝国偏偏要在他的手里灭亡?所以我认为崇祯皇帝是被命运裹挟、一步一步、清醒地、迈进属于他的结局的。
就这个来讲,我认为时势很重要,环境很重要,如果个人能力很强,但是却没有一个好的环境,那最终也是不能成的。
二、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时势造英雄
我觉得朱元璋是我们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皇帝,本来就是一个乞丐,最后却成了皇帝,可谓是极端。
原本,朱元璋就是放牛的,他的父亲给地主干活,他就帮地主放牛,也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但是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就被活活饿死了,朱元璋自己的放牛工作也丢了。
没办法,为了活下去,他只好跑去寺庙当和尚,但是又被那些老人欺负,只能自己去要饭,就这样,他成了乞丐。
明月在书中讲到,一个能够放下自己的尊严,去谋生的人,他的内心,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
和别的乞丐不一样,朱元璋在当乞丐的过程中,会读书,会了解当地的山川地形、人文风俗,这也为他日后的南征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月在最后的点评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无论他如何强大,在历史的眼中,他不过是一颗棋子。他可以影响少数人于永远,也可以影响多数人于暂时,但是他无法影响多数人于永远。他是历史的执行者而非创造者,即使没有朱元璋、也会有李元璋、王元璋来完成历史使命。
所以说,时势造英雄,如果不是天下大乱,朱元璋大概率的人生轨迹,一个农民的儿子,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如果没什么人脉关系,那向上走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
哪怕是能力出众,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毕竟上层人物也是一个圈,想要挤进去也不那么容易。
所以如果想要成事儿,最起码,环境和能力缺一不可,更别说可能还有其他小因素的影响了。
明月曾经在采访中说过,人呢,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是英雄,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但其实,时势帮了不少忙,不能忽视,不能把时势的功绩也记在了自己头上。
三、时势就是环境,环境非常重要

我有个同学,小时候一起读过书的,关系吧算不上很好,但从她的人生轨迹来看,从双非到985的硕士,再到顶流985的博士,可以说是非常的风光。
前段时间,我偶然从家里人口中听说,她把自己之前给朋友随的礼钱,100元,都要回去了,她说自己以后不结婚了,所以也就没必要给随礼钱了。
我承认她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我也在外面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这种想法,我其实也能理解。
大家都各奔东西了,平时也没有交集,这样的想法也不算一种罪过。但是我还是认为,不能这样做。
因为我们都出生在村子里,有什么事情简直比顶流明星的八卦热搜传的还要快,村里就那么多人,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已经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了。
而且,村子里的人什么样的思想,大家都清楚,这种事情,村里再冷漠的人,能做出来的没有几个。
她这样做,对她的父母来说,简直是一场噩耗,父母怎么在农村生活呢?怎么去见人呢?
就算是鄙视农村人的思想吧,但是毕竟农村就是这个环境啊,如果不入乡随俗,如果不考虑环境,那造成的麻烦,也只能是自己承担了。
我认为,这实在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做出来的事情,知识不等于智慧。
智慧是生活的必须品,环境是每一个好好生活的人都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不考虑环境,就会给自己造成无穷无尽的麻烦。
就像是现在,大家都能感觉到,相比于前几年,经济大环境没有那么好了,有不少的人都经历过裁员、降薪等,如果我们不接受,如果我们还活在以前,那我觉得,可能很难有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
我毕业之后工作差不多5年了,工作能力肯定比刚毕业的时候增强了很多,但是找的工作却并不是比之前更好的工作,市场上工资普遍就这么高。
不是说我能力不行或者能力变差,而是环境就是如此。
所以说,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再差的人也可能不会有多差,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再好的人可能也不会有多好。
人生中,环境很重要,时势很重要,机遇很重要,这些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四、环境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其实吧,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比较,但很多东西其实是不能比较的。
就朱元璋来说,如果他没有能力,那他也就抓不住机遇;就崇祯来讲,自己再有能力,环境如此,他也没办法出头。所以说,哪个更重要?
如果你身边所有人都已经给你铺好了路,那对你而言,能力是比较重要的,要让大家知道,你不是徒有虚名;
但是如果你本身的能力就不弱,就是需要一个机会,那对你而言,机会就是比较重要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明月在书中讲:
真正支配历史的人,是稻田里辛勤劳作的老农、是管道上来往的商贾、是朝堂上进言的官员、是孤灯下苦读的学子。他们中大多数人注定默默无闻,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们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
环境很重要,那又是谁创造了环境吗?没错,就是人民群众,我们普通平凡的每一个人。
我举一个例子,为什么现在结婚率生育率都在直线下降?
我认为,就是过去,每一个普通妇女的家务劳动、育儿艰辛、生存困境等,被新一代的人看到了,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大家大多数人都做出了大差不差的选择,那就是不进入婚姻关系。
政府再大力宣扬,大力促进,可就是收效甚微。
就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人民群众创造了环境,环境就是趋势,环境就是时势。
写在最后
我认为,在一个人生活成长的过程中,准确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是要张扬创新?还是要收敛锋芒?不同的环境影响真的非常大。
环境它就是一个趋势,想要改变绝非易事,也不是单靠一人之力就能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接受。
如果说环境不好,那就坚持一件事情,总是没错的,那就是读书!
当你某天在书中找到了现实生活的答案,那你一定对它爱不释手,这是真的好东西,但是需要你自己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