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族

                 /那些事儿/

01

民族简介

     东乡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与历史。东乡族总人口约62.15万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甘肃各地及新疆等地。其族源可追溯至元末明初。当时,中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撒尔塔人,作为蒙古军队的一部分来到中国,后由“军户”转为“民户”,在东乡地区定居。此后,他们与回回人、汉人、蒙古人等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了以东乡族。清朝时,当地以农业为主,经济多样,但地主与农民矛盾尖锐。辛亥革命后,东乡族依旧遭受压迫,多次奋起反抗。直到新中国成立,东乡族迎来新生,建立自治县,开启发展新篇章。

02

民族建筑

     在岁月长河中,东乡族的建筑是凝固的诗篇。庄窠的质朴、清真寺的庄严、拱北的神秘,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民族的记忆,每一处细节都流淌着历史的余韵。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独具魅力的建筑世界,探寻东乡族的往昔与今朝。

1

居建筑:东乡族把家院叫庄窠,多依山而筑,用一丈多高的土墙围住,内有空地,有四面、三面、两面盖房或只盖一排房等形式,多为土木结构。 内部除门、窗、梁檩椽用木制外,其余用泥土砌成。屋顶铺白土,用碌碡压实。窑洞有横穴式和上炕式;瓦房有“阳撒瓦”和“阴阳瓦”、“单流水瓦房”和“两流水瓦房”之分。正房一般坐北朝南,是长辈住房。除正房外,家中其他人住的叫“乔也格”。厨房与住房分开,设在上房与乔也格相连的角落,牛羊圈和厕所多在门道窝角或屋后。

2

清真寺建筑:一般布局是“三堂合一”,即礼拜堂在中间,水堂和经堂分居两边。在清真寺大门建一高耸的宣礼塔。大殿风格有阿拉伯式圆拱建筑、中国宫殿式建筑、中阿合璧式建筑三种,其中中国宫殿式建筑占绝大多数。

3

拱北建筑:一般建在深山空谷、偏僻寂静、人烟稀少之地。主体或核心建筑为各教主、老人家的墓庐,墓庐是在砖砌的长方形“拱子”上面再盖一座墓亭,有圆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状,可建成一层、二层、三层高,以二层和三层居多。

03

民族节日

1

开斋节:是东乡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标志着斋月的结束。斋月期间,成年健康的穆斯林从日出到日落禁食、禁饮等。节日当天,人们穿盛装去清真寺集体礼拜,之后家庭团聚,吃油香、馓子等传统食物,邻里间还会互相拜访。

2

【民族团结】五十六颗石榴籽——东乡族那些事儿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或72天举行。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会宰杀牛羊,肉分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请乡亲共餐,一份送清真寺或济贫。节日当天还会举行赛马、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

3

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日子,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或13日举行。人们会举行聚会,诵读《古兰经》,并宰羊、宰鸡,大家共食,活动可在清真寺、拱北或家中举行。

04

民族服饰

     东乡族服饰,宛如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男性服饰简洁大气,尽显阳刚;女性服饰精巧秀丽,满含柔情。每一针每一线,都编织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感。

男性服饰

      东乡族男子多喜爱戴软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种平顶无檐的软帽,有白色和黑色之分。白色软帽显得干净整洁,黑色软帽则更为庄重。在传统服饰中,他们还会穿着长袍,这种长袍的样式宽松,穿着舒适。长袍腰部一般会束上腰带,腰带不仅有实用性,可以方便携带一些小物件,还起到装饰作用,让整体服饰更具层次感。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或者宗教仪式上,东乡族男子还会穿着一种称为“准白”的长礼服,这展现出东乡族服饰文化中对于礼仪场合的重视。他们的裤子通常比较宽松,便于日常活动。东乡族男性服饰的色彩搭配相对简洁,多以黑、白、灰等素色为主,体现了东乡族沉稳、质朴的民族性格。

女性服饰

     东乡族女性服饰风格独特,极具民族韵味。头饰分为盖头和便帽。盖头颜色依年龄区分,少女与新婚女子戴绿色,象征青春;中年妇女戴黑色,展现稳重;老年妇女戴白色,透着慈祥。日常在家,她们会戴绣有精美花纹的便帽。服装上,传统上衣为大襟、宽袖的绣花款式,袖口与假袖处绣着绚丽花边。假袖由多段不同颜色布料拼接而成,色彩缤纷。下装搭配绣有花边的套裤,行动时飘带轻扬。逢重大节日,她们会穿上色彩艳丽的“过美”绣花裙。足上的木底绣花鞋,鞋头绣着花朵,尽显精巧。随着时代发展,年轻女性也会选择时尚的高跟皮鞋。在配饰方面,以往新娘佩戴银制簪草、银牌等,如今婚礼上新娘多以绢花点缀,既保留传统元素,又融入现代简约风格 。

05

民族美食

东乡手抓羊肉

     东乡手抓羊肉:这是东乡族最有名的美食之一。选用当地膘肥肉嫩的羯羊,一般是整只羊下锅,加入适量的盐、花椒等调料,用慢火炖煮。煮熟后的羊肉色泽金黄,肉质鲜嫩,吃的时候,将羊肉撕成小块,直接用手抓着吃,故名手抓羊肉。羊肉原汁原味,香味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拉拾哈(面片)

     它是东乡族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面食。先将面粉和好揉成面团,然后擀成薄饼状,再用手揪成小块投入煮沸的锅中。面片的形状大小不一,有三角形、四边形等。煮面片时可加入羊肉、土豆、蔬菜等食材一起煮,煮好后的面片口感筋道,汤汁浓郁。

馓子

     它用面粉、鸡蛋、清油等原料制成。先把面和好后醒面,然后反复揉压,将面搓成细条,一圈一圈盘绕起来,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色捞出。馓子造型美观,口感酥脆,一般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制作。

三炮台盖碗茶

     三炮台盖碗茶由茶盖、茶碗、茶托三部分组成。茶料一般包括茶叶、冰糖、桂圆、枸杞、葡萄干等。饮用时,先揭开茶盖闻香,然后用盖子轻轻拨动茶水,边喝边添水,口感香甜,有很好的滋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