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四公子”的传说,江湖中有多个版本,但流传最广,最被人接受的,是袁克文、溥侗、张伯驹以及张学良四人。

这四个人,个个地位都不一般。袁克文是“皇子”、张学良是奉系首领、溥侗是清朝皇族、张伯驹是都督之子。

四公子之袁克文

袁世凯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这些子女中,出名的并不多,袁克文算是其中名气最大者。大到庙堂之上,小到市井之中,袁克文的名字,还是很有些份量的。

据说,袁克文出生之时,袁世凯和小妾金氏同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境里都出现了一只金钱豹。于是袁世凯便将这个儿子取名为“克文”,因为金钱豹身上有锦纹,与“文”同音。

袁克文小的时候,深受父母的溺爱,长大后完全成了一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是样样精通。不过他与一般的纨绔子弟又不一样,他还是有几样真才实学的。

袁克文有两样绝活,一是书法,二是唱戏。袁克文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10岁就会写文章,他师从名士方地山,写得一手好字。有一段时间,袁克文花光了遗产,就是靠卖字度日,很多人还求着上门买。

除了写得一手好字,袁克文在戏曲一道,也很有研究。他花费重金,请来名师教学,学了不少真功夫。也扮演的方巾丑,就连业内人士,也自叹不如。

这个富家公子,后来加入了青帮,去世时身无长物,只有20块大洋,连葬礼都办不起。还是他青帮的徒子徒孙们,给他凑钱办的丧事。

下葬那天,来送行的人排起了长队,各行各业、三教九流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千余人的烟花女子,头戴白花、前来送行,蔚为壮观。

四公子之张伯驹

张伯驹是一个官二代,父亲是直隶总督张镇芳。和袁克文不同,这个公子哥不仅精通诗词书画戏曲,还是个收藏家。

张伯驹醉心于收藏,一生藏品无数。他收藏不为钱财,只为兴趣。战乱年代,有很多文物流失海外,为防止国宝流失,张伯驹甚至变卖自己的家产,倾家荡产也要买下来。

民国四公子,个个风流倜傥,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

有一次,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在市面上出售,售价高达240两黄金。当时有外国人也在看这幅画,有意向购买。张伯驹知道消息后,到处筹钱,还把房子卖掉,凑到了这笔钱,把画买了下来。

这幅传世名画,后来和其它珍贵的收藏品一起,被张伯驹无偿捐赠给了国家。民国四公子中,张伯驹无疑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人物。

四公子之溥侗

单从“溥侗”这个名字,我们就知道,这位爷是清朝贵族,曾祖父是道光皇帝。到了他这一代,虽然清朝没落了,但作为皇室人员,溥侗的生活质量,还是一如既往的高。

和袁克文一样,溥侗也是个京剧发烧友。他会的东西很多,生旦净末丑他样样精通,吹拉弹唱他也是无所不能,笙笛箫管琴这些乐器,他也是信手拈来,很是娴熟。

像他这样的全才,在戏曲界,可谓独树一帜,很多业内的专业人士,都跑来向他请教。溥侗出身贵族,却独爱梨园。这位戏曲奇才,还是清朝国歌的作曲者。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朝是有国歌的。 歌名《巩金欧》,歌词是文言文,在当时,很多人都听不懂这歌到底想表达些什么!

歌词为: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四公子之张学良

关于这位,还是颇具争议的。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很多,虽被囚禁多年,但他的传说 ,依旧在江湖中。

张少帅的大名,很多国人都是知道的。他的父亲张作霖,是曾经的东北王。张少帅自己,也全盘接管了东北军。不过他早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面对日寇的侵略,这家伙不放一枪一炮,将偌大的家业,全盘抛弃,将几百万东北父老乡亲弃之不顾。

好在后来,张少帅发动“西安事变”,成功促成国共合作,又成功当上了民族英雄。好多历史电视剧,张少帅都是主角。

这样的民国公子,您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