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精忠报国,却遭到“奸人”迫害的故事,古往今来,令无数人感动、愤慨,特别是近几年,他和秦桧、宋高宗的书法作品,常常现身网络,人们纷纷对比,评价孰高孰低。
众所周知,宋高宗乃是宋徽宗的儿子,宋徽宗号称“艺术帝王”,他不仅继承父亲的天资,还遍临宫内的真迹,坚持“复古”思想,笔法得到真传,晚年作品,似有晋人的风韵和水平。
甚至他的《行书千字文》,被誉为“翻版《圣教序》”,反观岳飞,武将出身,日日抗击金人,冲于前线,俨然一幅“大老粗”形象。似乎不精通诗词、书画等,这一刻板印象,真是大错特错。
孙子岳珂《宝真斋法书赞》记载:“先王夙景仰苏轼,笔法纵逸,大概祖其一也”,当代的马一浮先生,也评价曰:“书法酷似颜鲁公、苏东坡。犹善行草书,皇皇有凛然之气,此性之所致也。”
岳飞精于草书,笔法方面,继承“二王”一脉,至于风格和姿态,则是效仿、怀素等人,还有几分的宋朝“尚意”之妙,字体挥洒恣肆、刚劲挺拔。
并且岳飞“大将军”的不凡气概,为其草书增添,威武刚毅、正气凛然之风,这是普通书法家,所不具备的,譬如欣赏公元1138年,抄写的《前后出师表》

卷尾一段自撰题跋,把此帖的创作背景,全部讲解清晰,那年8月15的前天,他行军时,路过河南南阳,前无拜谒诸葛亮,不巧天降大雨,只能夜宿武侯祠,晚间失眠,品读墙面的《出师表》。
诸葛亮的忠君报国,令岳飞感触极深,天亮后,让道士拿来纸币,借由情绪,含泪抄写,“不觉泪下如雨……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全卷共计1500余字,笔随心走,似入“人笔合一”的境界。
用笔沉郁顿挫,墨色凝重如铁,随着情绪,笔势逐渐激昂,时而迟涩飞白,极具苍茫之气,尤其最后一笔纵贯而下,似将满腔热血倾注纸上,豪放尽显,威武不凡,宋高宗跟他一比,真是黯然失色。
《前后出师表》原稿,早已失传,最精善的一幅拓本,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字字清晰、无缺损,与真迹相差无几,非常适合临摹和赏析,从中学到草书笔法、妙趣,感受岳飞的恢弘气势。
而今,我们对于岳飞《前后出师表》,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分为前后2册,装裱精细,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此帖极为高清,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