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的苍凉,松花酿酒的清欢,霜林醉染的离愁:

十幅水墨动画般的元曲场景正在苏醒。

当我们追捧北欧极简时,马致远的28字秋思已道尽宇宙孤独;当ins风席卷全网,张可久的“春水煎茶”才是顶级生活美学。

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简析:

这首小令仅仅28字,却以九种意象并置,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游子漂泊的孤寂。

枯藤、老树、昏鸦营造出衰败、孤寂的氛围,小桥、流水、人家则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枯藤老树昏鸦”成为元曲经典意象,体现元代文人悲秋传统,“断肠人在天涯”则直接抒发了游子漂泊天涯、极度愁苦的心情。

全篇无一动词,却形成蒙太奇式的画面叠加,语言凝练,意境苍凉,马致远因此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2、《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简析:

该曲借潼关地势与历史兴衰,抒历史兴亡之叹,批判封建统治对百姓的压迫。

开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拟人手法,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和山河气势。“望西都,意踌躇”,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往昔繁华的追忆。“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感慨历史的变迁,昔日的宫殿都已化为尘土。最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则是全曲的主旨,深刻揭示了无论朝代兴衰,受苦的都是百姓这一残酷现实,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该曲突破传统怀古格局,揭露阶级压迫本质,直指百姓疾苦,思想深刻,被誉为元曲中的“警世之作”。

3、《双调·蟾宫曲·春情》

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简析:

以“浮云”、“飞絮”、“游丝”三组比喻刻画相思,叠字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

三个“相思”,将女子对相思的懵懂,深陷相思的状态表现得十分真切,接着用三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女子因相思而产生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恍惚。“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写出了女子的孤独和对游子的期盼。最后“灯半昏时,月半明时”,以景衬情,烘托出相思的痛苦在这样的时刻愈发浓烈。

该曲以叠字和比喻刻画少女相思之苦,情感细腻,被赞为“写情神品”。

4、《西厢记·正宫·端正好》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简析:

这是《西厢记》开篇名曲,以秋景烘托离愁,语言华美,意境深远。

崔莺莺长亭送别张君瑞时所唱,化用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选取了天空、菊花、西风、大雁等深秋典型意象,描绘出一幅辽阔、萧瑟、凄凉的秋景图,为离别渲染出浓重的哀伤氛围。以“霜林醉”喻泪染红叶,用设问和拟人的手法,

把崔莺莺的离情别绪推向高潮,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景因情而更美,情因景而更浓。

5、《南吕·四块玉·闲适》

关汉卿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

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简析:

该曲描写了作者闲适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看破红尘、放下名利、参透荣辱、与世无争的思想,也反映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的不满情绪,表现出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个性。语言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感人。

美到窒息的东方意境!这10首元曲才是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以口语化语言表达隐逸生活的自在,反映元代文人厌弃仕途的心态,体现元曲的世俗化特征与隐逸文化。

6、《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简析:

这是一首悲秋感怀之作,通过数字的叠用,渲染秋夜孤寂与思乡之情,韵律感极强。

开头以雨打梧桐和芭蕉,渲染出伤感的情绪,接着写夜不能寐,愁肠百结的孤独,然后通过描写灯花落尽、棋子未收的场景,感叹自己旅居他乡的愁苦。“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巧妙地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浓烈的亲情,将羁旅的哀怨、对父母的挂念,以及十年间的经历都涌上心头,情景交融,言短意长。

7、《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简析:

该曲打破传统悲秋主题,以明丽色彩展现秋日生机,画面感极强。

作者通过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

开篇“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秋日黄昏的冷寂,营造出宁静、寂寥的氛围。“一点飞鸿影下”使画面由静态转为动态,增添了活力。“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用多种颜色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与前面的萧瑟景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8、《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简析:

此曲融合历史兴亡与隐逸生活,结尾的闲适意境,彰显对生命本真的追求。

开篇感慨兴亡如梦,因看惯了世间繁华变迁而厌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列举历史古迹,如今都已荒芜,充满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描绘在山中的隐居生活。’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成为文人理想生活的经典表达,化用茶酒意象展现淡泊心境。

9、《仙吕·寄生草·饮》

白朴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简析:

该曲借饮酒抒发对功名的嘲讽,语言辛辣,充满人生感慨。

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现实的不满,只有长醉不醒才能摆脱世俗的困扰,将“功名字”、“兴亡事”、“虹霓志”都淹没在酒中。结尾借屈原与陶潜的对比,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彻底否定。

10、《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卢挚

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

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家话。

瓦盆边浊酒生涯。

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简析:

该曲描绘田园生活的闲适,将日常农事升华为诗意栖居,充满自然情趣与隐逸之乐。

通过种瓜浇麻、与田舍翁交谈、饮酒睡觉等场景,展现了闲适的田园生活情趣,’醉里乾坤大’暗含对现实社会的疏离,体现’大隐于市’的智慧。

元曲的魅力,值得细细品味,每一句都能触动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