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头村进士张家和兵部张家本是一家人

理事张文林撰文

会长张泽武审核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和兵部张家本是同宗同祖,祖籍在陕西省同州府大荔县雁羗村(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埝桥村),雁羗村张氏始祖张载,其嫡裔仁美公配魏氏生三子,长仲文,次仲武、三仲昆。元末避兵仁美公迁居河南。长子仲文公迁居永宁县(今洛宁县)邑南金门川德里村,为永宁张氏南门;次子仲武公随父仁美公迁居永宁县东北刀环川大门楼村(今河底镇大明村),是为永宁张氏北门;三子仲昆公迁洛阳北邙山岭,其后裔失考。(详见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德里张氏二十一世孙张泽武《洛宁县金门川、大门楼张氏概况》一文)

北门大门楼村张氏十一世孙洛西公,于明未清初,自大门楼村迁永宁县西南底后里古村(今底张乡古村),后又迁至磨头村。至清道光二年,十六世孙张际庚考中壬午科进士,候选知县。因为这支张氏家族出过进士,人们便称从大门楼迁来的这支张氏家族为”进士张家”。

南门德里村张氏家族十世孙张鼎延,于明天启二年登进士,清顺治九年官居兵部右侍郎,人们称南门德里张氏为“兵部张家”。兵部张鼎延叔父张讲明末历任唐山县知县,逝后,初葬陶峪柴沟,因其地凶险,坟墓多次被豹子扒开,后迁葬于底后里磨头村东立茔(今底张乡磨头村东坟)。清康熙中期,其后裔十二世孙象武、象文等到磨头村守墓,迁居磨头村下地。后裔世居磨头村,聚族而居,繁衍成族。人们便称从德里村迁至磨头村的这支张氏家族为“兵部张家”。
由此可知,磨头村“进士张家”和“兵部张家”原本同根同源,本是一家人。只是南门德里张氏立仲文公为始祖,而北门大门楼张氏立仁美公为始祖。这样南北两门张氏世代相差一辈,北门二世与南门一世同辈,依此类推。
张氏家族的历史犹如一条绵延不断的河流,穿越时光隧道,生生不息,延续至今。自张氏始祖迁居洛宁以来,分为南北两门,已历六百余年矣!
数百年来,代代相传,老家陕西,根在同州,同宗同祖,本是一家。特别是磨头村进士张家和兵部张家迁居一村,张氏两门后裔又同居一村,是一家人骨肉重逢,是兄弟久别重相聚。
张氏后裔,缅怀先祖,传承家风,家族观念极强,亲情意识浓厚,共同铸就了张氏家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张氏后裔生活在旗山脚下磨头村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几百年来,他们聪明睿智,勤劳勇敢,和睦共处,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协手共进,为张氏家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张泽武作品集锦
优免感恩碑
金山庙村史话
洛宁县姓氏文化
九女山下的父女们
牌坊的作用及分类
王范赵氏望族文化
“岱雲淮雨”匾额
民国六年洛宁县的牌坊
清乾隆年间永宁县的牌坊
《张氏家乘》发行贺词
李泌①炭窦谷大破淮西军
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一)
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专刊(二)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一
梦回“圣都”——金门寨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史话
月山原张氏先祖张公讳起墓碑
张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话
张鼎延与金门寨《张氏家乘》
明代弘治年间永宁县寺观(一)
明代弘治年间永宁县寺观(二)
明代弘治年间永宁县寺观(三)
明代弘治年间永宁县八大名镇
明代弘治年间永宁县渡口和桥梁
明代弘治年间永宁县的16座牌坊
新安县孟文恒原配孺人张氏墓志铭
雷氏家族人物志二——②现代人物
《大明故牛孺人張氏墓誌銘》点注说明
洛宁县金门川德里、大门楼张氏家族概说
雷氏家族人物志一——①明清时期人物志
2021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员作品目录
2022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员作品目录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坡头雷氏历代家谱
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一、雷氏家谱序言
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二)
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三)
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历代家谱序言(四)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一、雷氏家族起源、历代迁徙及郡望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二、坡头雷氏家族源流概说
好一部介绍洛宁的百科全书《洛宁史话》序言、后记和目录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隆重推荐周流宗先生新作《洛宁史话》
《洛宁史话》在洛宁隆重发行,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共襄盛举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3)-③坡头雷氏世袭恩骑尉、 ④《洛宁县志》收录的雷氏人物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4) ⑤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支派雷氏人物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五:诰封圣旨、六雷氏家训、七雷氏家族排行字、八雷氏楹联、九雷氏匾额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一——贾氏来源、迁徙、分布、郡望及堂号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二《谷圭段氏望族文化概说》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三 《段氏家族世居之地—谷圭村概说》
《洛宁县下峪镇张氏文化》专刊之一
洛宁县寨子韦氏家族的播迁——河南省原阳县韦城村韦氏家族概说
洛宁姓氏文化: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
德里村张氏家族支派概况
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后上庄村王家大院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德里村张氏家族文化体系的构建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一——金门寨村二门张氏文化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二——关于“张氏始祖仲文公迁居河南府永宁县”的历史考证
关于洛宁的唐代左散骑常侍王质墓、王质生平、家世及神道碑的初考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一)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二)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三)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一)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二)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一)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二)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张氏祖茔—南茔的传说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谷圭村名由来”的考证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一)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二)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一——“老洋人”攻打余庄寨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二——王老五两打磨头寨
德里张氏文化研究会圆满召开张氏修谱大会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一)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二)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三)
怎么编纂《德里张氏家谱》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之五
洛宁为什么不让演传统戏剧《三上轿》
张金安仗义疏财福荫子孙美名扬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四)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五)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总结
张家建造石牌坊——“土壅脖”的故事
洛宁县下峪镇龙门店村大瓦罐沟张氏
洛宁县涧口乡明珠村韦氏家族清代族碑
2018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
德里张氏家族清明祭祖纪实
2019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
《谒张兵部墓感怀》(古风)
咏书城(古风)
三修族谱传家风 誉满桑梓美名扬-记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雷学林
洛宁凤翼山张鼎延墓及神道碑
张兵部谷圭拜祖
咏金门川(古风)
一代名医张玉堂生平
话说张论不看县令
张玉调画一地粮碑记
金门川德里张氏始祖墓碑
金门川德里张氏祖茔概说
张兵部之母段夫人的传说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之二
太平盛世修家谱 承前启后传家风——德里张氏编纂《张氏族谱》纪实
洛宁县新寨村张氏家族倡议修建大门记
洛宁老城西街金氏文化(一)
(七)《琅华馆帖》专集刊刻本及传世拓片
马希周之死
(八)张鼎延主持镌刻《琅华馆帖》的初衷和真实意图
兵部右侍郎张鼎延妻廉夫人的传说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一)
德里张氏家族诰封圣旨(一)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和兵部张家本是一家人
洛宁县德里张氏诰封圣旨(二)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二)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三)
德里张氏家族修谱筹资大会胜利召开
德里张氏宗祠概况及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
洛宁县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一)——官庄村名由来及各大家族概况
洛宁县东宋镇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二)——官西村西街张氏文化专刊
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三)——官西村东街张氏文化专刊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二——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一)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三——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二)
洛宁县金门川金门寨张氏家庙(一)
洛宁县金门寨张氏家庙(二)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四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五——金山庙村四门张氏文化(一)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六
弓力千钧东风劲 长空万里北斗明——为《德里张氏家乘》杀青而作
关于德里张氏祖籍《张氏家谱序言》的解读——陕西同州雁羗村《张氏家谱 序言》(一)
关于德里张氏祖籍《张氏家谱序言》的解读——陕西同州雁羗村《张氏家谱 序言》(二)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一)张氏得姓起源考略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二):关于张氏起源地——张城的考证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三——晋国张氏的发展迁徙及分布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四——张氏望族、郡望、堂号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五——陕西同州张氏家族渊源概况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六——德里张氏家族概况
洛宁县金山庙村张氏家谱序(一)
德里张氏家乘序(一)
德里张氏家乘序(二)
家谱的价值是什么?——写在洛宁德里《张氏家乘》付梓之前
张氏家乘序(四)
张氏家乘序(五)
张氏家族大事记(一)
张氏家族大事记(二)
张氏家族大事记(三)
张氏家族大事记(四)
张氏家族大事记(五)
洛宁县王召里下王召村张有福陈明越规报差事
永宁县王召里乡约李通、张月,地方李柱以据实回覆事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换届选举会议隆重举行
2020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概况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换届选举会议议程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换届选举会议纪要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总结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2024-2030年工作任务和计划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召开洛宁王氏文化研究座谈会
关于编纂《洛宁张氏文化志》致张氏家族倡议书
2023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作品目录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开展“洛宁县99公益日捐款活动”倡议书
“神笔”王铎与《琅华馆帖跋》——揭示张鼎延刻制《琅华馆帖》的真正原因
洛宁县磨头村发现清代优免差徭的历史文献一一《详陈优免恳乞明察事》
研究洛宁历史人物张琯生平的重要物证—— 蓝孺张公暨吕宜人合葬墓志铭
探究“洛宁张氏来源”的重要墓志铭—《明故奉政大夫尚书户部郎中张公墓志铭》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关于开展“洛宁县99公益日捐赠活动”的总结
月山原村张氏文化研究之一——月山原村概说
月山原村张氏文化研究——二、月山原村张氏家族概况
月山原村张氏文化研究之三——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上篇)
月山原村张氏文化研究:三、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中篇)——张同声生平事迹
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下篇)——月山原村解放初期参加革命人员简介
月山原村张氏家族人物(中篇)——张恒生、张振声、张虎林生平事迹
下高村张氏文化:(一)下高村张氏家族概况
下高村张氏文化:(二)下高村张氏家族人物及张氏族谱
下高村张氏文化:(三)张氏族谱序言 祖茔碑 后记
下高村张氏文化:(四)下高村张氏匾额
张营村张氏文化之一——张营村张氏家族概况
洛宁县刘氏家族支派概述
洛宁县刘营刘氏家族概况
洛宁县刘营刘氏家族后裔分布村落及人口情况
洛宁县刘营长门家谱序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成功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一职,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2024年8月再次当选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