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著名书法家虞潜心中的许文榜先生

文|罗树

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有幸邂逅了久仰大名的泸州著名书法家虞潜先生。虞潜先生乃是合江人,出生于1963年,二级巡视员退休。他曾在合江县老干部局、合江县委宣传部、泸州市文联、泸州市政协文史委等单位任职,一路履新,官至泸州市文联主席。

交谈之际,我了解到虞潜先生对古蔺的许文榜先生怀有特别的敬重之情,他满怀深情地讲述了自己所知晓的许老一些过往之事。提及许老,他也是经常鼓舞我的前辈,因此我们也成了忘年交。

许文榜先生晚年照

虞潜先生自幼便钟情于书法。在研习书法的漫漫征途中,他有幸结识了古蔺人许文榜先生。经过多次深入接触,二人竟结下了极为深厚的友谊,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此后,无论置身何种场合,虞潜先生始终尊称许文榜先生为许老。他对许老满怀崇拜与敬重之意,只要一到古蔺,必定会前往许老家中登门拜望许老80岁寿,宴,虞潜先生专程从泸州前来祝寿    

虞潜先生反复着重提及,自己内心对许老特别尊敬。1987年,在合江书协举办的一场活动中,虞潜先生与许老初次相识。彼时,虞潜先生不过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任职于合江老干部局,对书法满怀热忱。在那场活动里,许老精彩绝伦的发言令虞潜先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虞潜先生回忆道,当时的真切感受便是,自己终于觅得了书法界的知音与榜样。

谈及此处,虞潜先生兴致勃勃地讲起,上世纪90年代初,以许文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书家活跃于古蔺书坛,其影响力在泸州地区也颇为广泛。当时,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

走进古蔺城,书法吓死人。

家家许文榜,户户姜学衡。

原来,每至逢年过节,古蔺县城的家家户户所张贴的春联,基本上都出自许文榜、姜学衡之手。许文榜和姜学衡,堪称那个时代古蔺书法界实力旗鼓相当的名家。虞潜说:姜学衡笔名王子鱼,其笔名取自“姜学衡”三字中的一个部首,别具深意。人们称姜学衡为“古蔺怪才”,因为他书写对联时,能够左手写一联,右手写一联,且写成的一副对联字体一致、风格相同,完全看不出是两只手分别书写的,其字或飘逸灵动,或雄浑厚重。

泸州著名书法家虞潜心中的许文榜先生

那时的古蔺书法界氛围极为浓厚,这离不开王开业县长的积极引领,县上干部朱文国、陈志同以及较为年轻的王乾林、陈应波、袁蔺云等人也积极参与其中。时至今日,王老县长和陈应波已与世长辞,而其他人依旧健在。那时,还有一些书法界人士,虞潜先生如今已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过他坦言,实事求是地讲,古蔺书法在当时确实成就斐然,称“古蔺书法赛泸州”毫不为过。    

虞潜先生任市文联主席时活动照(来源于网络)

1989年5月,虞潜先生在泸州市委党校求学期间,由于他对书法的热爱,加之党校十分重视文化发展,便鼓励虞潜先生举办个人书画展。市委副书记、党校校长李锡炎,政协的张婉萍、林绍基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许老特意为虞潜先生题写了“书艺归真”四个字,给予了虞潜先生莫大的鼓励。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虞潜先生的同学泸县档案馆的夏志权为其书画展开幕式拍照。记得当时,某校部分不明真相的青年学生受到煽动组织游行。事后,有人检举称夏志权用单位的相机为游行队伍拍照,这在当时是极为严重的事情。组织派人找到夏志权了解情况,夏志权解释说自己是帮同学虞潜先生的书法展览开幕式拍照,且在回来的路上偶遇该学校学生游行并没有拍照。邀来者一同前往照相馆当场冲洗出胶卷,这才得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虞潜先生不仅崇拜许老的书法造诣,更钦佩其为人。后来,看到报道说许老一家获评全国文明家庭,虞潜先生表示,这个荣誉许老一家当之无愧,还提及泸州书法界的人士都十分敬重许老。许老堪称全才,不仅在书法、诗词领域造诣深厚,对川剧也颇为精通。

1990年,古蔺县政协诗书画院成立,省上陈之光带队,书法家刘云泉、何应辉等名家亲临,各县市共100人齐聚一堂,场面盛况空前,且省上对古蔺书法界的评价颇高。

许老不仅书法水平高超,而且才情出众,诗词创作尤为精妙。他对诗词的研究极为深入,在平仄运用和意境营造方面堪称超凡脱俗。许老品德高尚,在泸州文化界享有崇高地位,层次颇高,泸州文艺界几乎无人不知晓他的大名。

虞潜先生认为,许老是古蔺一个时代的文化标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古蔺的领军人物。因此,自八十年代末起,虞潜先生便有意识地收藏许老的作品,至今已收藏数十幅。其中,一幅楷书《孙子兵法》长卷长达二十多米。虞潜先生在担任泸州市文联主席、书协主席等职务期间,时常组织全市书法家为市政公园的楼台亭阁书写牌匾对联,他极力推荐像许老这样有分量的书法家参与撰写。例如泸州龙透关、滨江路、纳溪滨江路等景点,都留存有许老的题字或撰联。    

2004年,合江修建汉棺博物馆,时任合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虞潜先生邀请到宜宾的李代宣老师和古蔺的许老为汉棺博物馆撰联书匾。他们抵达合江后,当晚许老便认真研读《合江县志》,次日便撰写了一副对联:“人杰蔚三江文彩风流存试院,汉棺传万载史光燦烂数符阳”,此联由李代宣先生书写。直至今日,虞潜先生依然认为这是一副描写合江的绝佳对联。

虞潜先生评价道,许老颇具书生意气,为人不卑不亢,敢于直抒己见,发表真知灼见。合江人人文耀友在古蔺担任县长时,在参与泸州市名酒节古蔺郎酒的宣传策划和展厅布置问题上,许老的意见与文县长的意见存在分歧,甚至针锋相对。然而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文县长完全采纳了许老的意见。二人的关系也从最初的上下级关系逐渐发展为君子之交,直至后来相互敬重,惺惺相惜,成为知己。文县长到合江担任县委书记后,许老多次前往合江,均受到热情款待。

古蔺的火星山、奢香广场如今已成为泸州市闻名遐迩的文化地标。虞潜先生介绍,古蔺县政协诗书画院成立后,县上领导采纳了以许老为代表的古蔺本土知名人士的智慧。火星山上的亭子中,既有沙汀、艾芜、流沙河等名家的墨宝,也有古蔺人许老以及陈之光、徐德松、徐中德、罗西儒等人的作品。这些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化建筑,堪称古蔺文化的经典传奇之作,也是泸州文化的一个重要打卡点。  


文字|罗树

图片|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