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路边摊小吃背后的“毒食链”:你吃的是美味,还是慢性自杀?
25天前
夕阳洒满校园门口,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便如出笼小鸟般欢快地涌出校门。
很多的小学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脚步却轻快地朝着校门口那一排小吃摊奔去。
烤肠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铁板鱿鱼滋滋作响,凉皮米线摊位前也围满了同学。
他们一个个的掏出零花钱,先买了一根烤肠,咬得津津有味,那浓郁的香味让他陶醉其中。
接着,又被色泽鲜亮的铁板鱿鱼吸引,买了两串边走边吃。
可到了半夜,明明突然被一阵剧痛疼醒,捂着肚子在床上直打滚,还伴随着呕吐。爸爸妈妈急忙将他送往医院。
经过一番检查,医生诊断明明是食物中毒,罪魁祸首正是他放学后吃的那些路边摊小吃。
这个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这些孩子们有没有你的孩子?
曾经我见过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小店竟然偷偷兜售槟榔给涉世未深的孩子。
烤肠可能是劣质原料制成,含大量添加剂;铁板鱿鱼或许浸泡过有害化学物质;而夏季本就容易变质的凉皮,很可能已被米酵菌酸污染。
看生活中,有多少孩子像明明一样,被路边摊美食的外表所迷惑,而我们又是否真正关注过这些食物背后的隐患呢?
就拿路边烤肠来说,我们潜意识里可能认为它是猪肉制成的。
明眼的人都知道,若烤肠是纯猪肉,按照当下约35元一公斤的肉价,一根50克的烤肠,仅原材料成本就得2元。
那些低价烤肠,要么是淀粉与大量添加剂的“合成品”,添加剂种类之多堪比“元素周期表”,世界卫生组织评定其中含有一类致癌物;要么是以鸡胸肉、鸡皮、鸭皮为主,甚至掺杂着没人要的碎骨头,为了卖相好看,还添加红曲红和诱惑红等色素。
你以为吃到嘴里的是美味,实则可能是危害健康的“定时炸弹”。
长期食用,身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各种健康问题或许就会找上门来。
再看看铁板鱿鱼,几乎每个城市的步行街和美食街都有它的身影,而且生意火爆。
但你知道吗?新鲜鱿鱼体积大、水分多,运输成本高,所以商家大多采用干货水发的鱿鱼。
为了让水发后的鱿鱼口感依旧嫩滑,他们会将鱿鱼浸泡在添加了甲醛、双氧水和烧碱等的水中。
甲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福尔马林,常被用于标本和尸体制作。当你美滋滋地吃着铁板鱿鱼时,是否想过自己正在吃的可能是用“防腐剂”泡过的食物呢?
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却可能给身体带来难以预估的伤害,真的值得吗?
炭烤生蚝和扇贝这几年也深受大众喜爱,价格亲民,一两元一个,满足了很多人对海鲜的喜爱。
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新鲜生蚝和扇贝单个成本就一两元,商家加工后还卖这个价,靠什么赚钱?
其实,绝大多数炭烤生蚝和扇贝都是“组装”的,用的是冰冻的死蚝和死扇贝肉,成本极低。
由于是死的海鲜,肉里很可能已经繁殖了大量病菌和毒素,吃下去后,上吐下泻算是轻的,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是否应该多留个心眼,思考一下这些低价美食背后的真相呢?
尤其是在夏季,它们既迎来了销售旺季,也是最容易变质的季节。由于储存条件不佳,凉皮米线等很容易产生米酵菌酸这种剧毒毒素,它主要来源于变质的木耳和淀粉类食物。
食用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半小时内就可能出现中毒反应,轻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则意识不清甚至死亡,而且目前针对米酵菌酸中毒并没有特效解毒药。2020年黑龙江鸡西市一家9口因米酵菌酸中毒全部死亡,今年河南也发生了类似悲剧。
这些惨痛的案例,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我们不能等到悲剧发生,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还有那看似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麻辣烫,同样问题重重。
曾有城管亲眼看到麻辣烫汤底里有粘痰、烟头,商家只是简单处理后就继续煮。
这样的麻辣烫,你还能吃得下去吗?当我们为了追求便捷和美味,选择这些路边摊美食时,是否想过它们可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
我们总觉得偶尔吃一次没关系,但日积月累,身体的负担会越来越重。
虽然不能以偏概全,说所有路边摊食品都存在问题,但从我们了解到的这些案例来看,路边摊食品的卫生和安全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我们不能总是怀着侥幸心理,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去赌路边摊食品的安全性。
在追求美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多一份理性,多一份谨慎。尽量选择正规、卫生有保障的场所就餐,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毕竟,没有什么比健康的身体更重要,尤其是我们下一代的健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