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癌症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不仅仅是体重秤上的数字问题,它还可能悄悄增加你患癌症的风险!科学研究已经发现,肥胖与至少12-17种癌症密切相关,包括包括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肾癌、肝癌、胰腺癌等。肥胖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4倍,结直肠癌风险增加30%。超重乳腺癌患者10年复发风险为32%,而非肥胖者仅19%。2023年瑞典研究显示,年轻时肥胖的男性成年后患17种癌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包括肺癌、胃癌、甲状腺癌等。肥胖超重患者癌症复发率更高,生存期更短,如超重肥胖乳腺癌患者10年复发风险为32%,而正常体重者仅19%。因此,肥胖是引发癌症的重要隐形“推手”,让我们看看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远离这一健康威胁。
二、肥胖的危害
肥胖不仅是癌症的危险因素,还与其他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1.内分泌代谢疾病:
肥胖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主要诱因。脂肪组织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和炎症因子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代谢综合征。
2.心血管疾病:
肥胖者患冠心病、中风的风险显著增加。内脏脂肪堆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3.心理与社会影响:
肥胖可能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增加社会医疗负担。肥胖相关疾病的治疗费用占全球医疗支出的8%-10%。
4.其他健康问题:
肥胖还与睡眠呼吸暂停、骨关节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密切相关。
三、肥胖的定义与诊断
肥胖的诊断主要基于体重指数(BMI)和腰围测量:
1.BMI是什么?
BMI=体重(kg)身高(m)²
2.根据BMI定义的肥胖标准:
正常体重:18.5kg/m² ≤ BMI < 24kg/m²
超重:24kg/m² ≤ BMI < 28kg/m²

肥胖:BMI ≥ 28kg/m²
3.根据腰围定义的肥胖标准:
男性腰围 ≥ 90 cm,女性腰围 ≥ 85 cm,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内脏脂肪堆积)。
4.其他指标:
体脂率、腰臀比等也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四、肥胖的治疗方法
通过科学的体重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早期干预,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生风险。肥胖的治疗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等。
1.生活方式干预:
a. 饮食控制 推荐低能量、低脂、高蛋白饮食(如地中海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每日热量摄入减少500-1000千卡,可实现每周减重0.5-1公斤。
b. 运动疗法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力量训练。运动可增加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药物治疗:
适用于BMI ≥ 28kg/m²或BMI ≥ 24kg/m²且伴有并发症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近年来,奥利司他、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等药物的使用不断出现,这些药物减缓了胃排空,增加饱腹感。
3.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肥胖且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宜优先可考虑微创外科减重手术(如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术),手术可显著降低体重并改善代谢指标。我院在国内较早成立了减重代谢外科亚学科,手术数量位居上海第一、全国前列,手术效果良好,是上海减重代谢手术质控牵头单位是全国多个减重代谢外科学术组织的主委或副主委单位,参与编写多个减重代谢手术相关共识或指南。
4.心理支持:
通过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认知行为疗法(CBT)对改善肥胖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依从性有显著效果。
5.新兴疗法:
通过益生菌、益生元或粪菌移植改善代谢健康。
五、总结
肥胖与癌症的关系已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证实,肥胖不仅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还影响癌症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世界癌症日提醒我们:关注肥胖问题,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选择,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世界癌症日提醒我们:通过科学管理体重、改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能为降低癌症风险贡献力量。“减肥宜早不宜晚”——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抗癌症最有效的“疫苗”,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为健康减重,为生命护航!
文章来源:减重代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