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刘伯温途经武侯祠,暗生傲意,写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14字满是轻狂与蔑视。摘下牌匾时,却发现了背面有千年前留下的12字:“我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何人?”刘伯温被预言击中心脏,连忙跪地认错。
在元末明初,有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叫刘伯温,他本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1311 年,刘伯温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官宦家庭,打小就才思敏捷,还特别爱学习。他看书据说一目能看好几行,看过一遍就忘不了,乡亲们都叫他神童。14 岁的时候,刘伯温进了当地的学堂学《春秋》。

这《春秋》可是儒家经典,难懂得很,可刘伯温读了两遍,就能倒背如流,还能说出自己对书里的看法。后来,他啥书都读,对兵法、天文、地理这些特别着迷,渐渐地大家都把他比作诸葛亮。
不过,刘伯温的仕途坎坷,三起三落。1333 年,他跑到元朝大都参加会试,一下子就考中了进士。可在家闲了3年,才被安排到江西高安县当个小官,帮着县令处理政务。
可他一点儿都不嫌弃官小,工作特别认真,执法也特别严,把当地的恶霸都治得服服帖帖,高安县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老百姓都能安心过日子。可安民与特权难以两全。他因为执法太严,得罪了当地的土豪劣绅,没办法,就只能被排挤地辞官回家。

在家闲了几年,元朝政府又让他当江浙儒副提举,还兼任江浙行省考试官。他当官清正廉洁,弹劾犯法的监察御史,可朝廷里的官员都不支持他,还老找他的麻烦。他一气之下,又辞职回家了。
1352 年,元朝又想起他来了,让他当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去镇压农民起义军,压住方国珍叛乱。刘伯温出的主意和元朝左丞相铁力铁木尔不一样。铁力铁木尔想招安,刘伯温却觉得方国珍是罪魁祸首,必须严惩。
几番之下,方国珍贿赂了元朝官员,被招安了,还反过来弹劾刘伯温。刘伯温的性子也没有收着,此处不留他,他就不干了,第三次辞官回家。经过三次起起落落,刘伯温对腐败的元朝彻底失望了。

1358 年,朱元璋打下了婺州,正需要有才能的人帮忙。刘伯温就投靠了朱元璋,他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有一次,朱元璋带着人拜韩林儿的牌位,刘伯温站在旁边一动不动。朱元璋问他为啥不拜,刘伯温说:“韩林儿就是个小孩,拜他干啥?您有大志向,咋能屈居人下呢?”
接着,他给朱元璋分析局势,建议先打陈友谅,再收拾张士诚,最后北伐元朝。朱元璋听了,特别欣赏他的谋略,后来基本就按他的建议来。前面的故事都可以看出,刘伯温从小聪明、居于人上,所以是个性格张扬、恃才傲物之人。
有一天,刘伯温走进一片深山老林,山路特别难走,森林里阴森森的。他终于看到前方有个寺庙,就赶紧跑过去。庙门都烂了,门额上的字也模模糊糊的,但刘伯温还是看出是“诸葛武侯”。

刘伯温路过武侯祠,写14字羞辱诸葛亮,结果却被12字回敬惊到下跪

进了庙门,对面供着个泥塑像,两边有副对联:“金鸡土狗奔马时,留头金刀在此溺”。刘伯温没看懂啥意思,这时候他有了尿意,就找了个地方撒了泡尿。撒完尿,他赶紧给神像行礼,低头一看,神像下有块木牌,写着“三分天下诸葛亮”。
刘伯温一下子大笑起来,说:“你诸葛亮被吹得神乎其神,北伐都没成功,还把自己累死了,三分天下还好意思说,我一统天下都没说啥呢!”说话就添上“一统天下刘伯温”,心里感觉飘飘然。可他却发现牌匾后面还有一串字:“我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何人?”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好像明白了那副对联的意思,吓得赶紧跪下。这“金鸣土狗奔马时”,其实是在说刘伯温造访之时。这一年是丁酉年,按照地支与生肖的对应关系,酉代表的就是鸡。

而九月九日这一天对应的地支是戌,戌的生肖是狗。所谓的“奔马时”,指的就是正午时分,当时恰好是正午。“留头金刀”,把“留”字去掉“田”字部分,再加上“金”字旁和“刀”字旁,就组成了“劉”(也就是“刘”的繁体)。刘伯温顿悟,连忙跪下,佩服诸葛亮在千年前就算准了他会来这儿。
可当他想站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腿僵了。他四处张望,看到墙上写着“弃甲而走”。他低头一看,自己还穿着盔甲,于是赶紧把盔甲脱掉,腿又能动了,这才逃出庙门。还有一个传说,刘伯温去诸葛亮的墓地拜祭。刚走上花石台阶,就看到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吾到无人到”。
刘伯温对身边的人说:“这诸葛亮的书法倒是不错,不过他的预知能力也太差了,只要有墓,就肯定会有人来,怎么能说无人到呢。”于是就让人把石碑给砸了。

往前走了没几步,又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只有伯温到”。原来这是前一块石碑的下一句。刘伯温吓得赶紧跪下磕头,可这时候腿又不听使唤了。这时,他看到石碑下面写着“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他赶紧摘掉头盔磕头,磕完头后腿又能动了。
回来的路上,刘伯温到诸葛亮的祠堂焚香跪拜,看到桌上有一碗凉水,桌下有一双朝靴。他端起水喝了,又穿上朝靴转了三圈。
然后说道:“喝了我师父的水,我以后一定清廉不贪。穿了我师父的靴,我以后一定路正不偏。”可当他走出祠堂,看到照壁上写着“穿吾靴,喝吾水,走到沙丘逢凶灾”。

刘伯温心里想着,沙丘镇可得绕开走。可当他远远望见沙丘镇的时候,却看到自己出现在干涸的河床上,不远处还有孩子在沙丘上玩军事游戏。
他长叹一声,知道自己躲不过这场灾祸了。只好拿出笔墨,写下自己的感悟:山高总有顶,天大却无边。坐井观天看到的范围小,登高望远视野才开阔。
所以谋划事情要考虑周全,即便失败也有应对之策,最终就不会真正失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终就不会有明显的短板。知道自己错了就改正,最终就不会真的犯错。知道羞耻就努力洗刷耻辱,最终就不会留下耻辱。

他继续写道:我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从来都不反思自己的过错,也不弥补自己的不足,最终受到我师父的严惩,招来丧身之祸。最后一句话是:“现在我才醒悟过来,可已经太晚了,希望各位把我的这些话传下去,告诫子孙后代。”写完之后,他一口血喷了出来,气绝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