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中医归于“心悸”“怔忡”范畴,其病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临床常用不少中成药都有治疗早搏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吴老深感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哪怕是中成药,使用时仍应注重中医辨证施治。今将临证常用中成药之适应症、配伍原理及使用要点逐一解析,以飨读者。
1. 气阴两虚兼瘀滞型
此证多见心悸气短、动则加剧、盗汗失眠,舌黯苔少。乃气不摄血、阴不敛阳,血络瘀阻所致。
· 参松养心胶囊:以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为君,丹参、赤芍活血通络,佐黄连清心,龙骨镇惊。尤擅改善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用法:每次4粒,每日3次,饭后服,4周为一疗程。忌食生冷,孕妇禁用。
· 稳心颗粒:党参、黄精补气养阴,三七、琥珀化瘀定悸。适用于气阴两虚兼瘀之胸闷心悸,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忌食生冷,孕妇慎服。
2. 心阳不振兼痰瘀互结型
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胸闷痰多,舌淡胖有齿痕。此乃心阳衰微,痰瘀痹阻心脉。
· 心宝丸:含附子、肉桂温通心阳,人参益气,麝香开窍。适用于心阳不足之缓慢性心律失常。每次2丸,每日3次。阴虚火旺者忌用。
· 复方丹参片:丹参、三七、冰片配伍,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于胸痹心痛伴早搏,可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每次3片,每日3次。出血倾向者慎用。

3. 阴虚火旺型
症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舌红少津,脉细数。此系肾阴不足,虚火扰心。
· 天王补心丸:生地、玄参滋阴降火,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肾阴虚之早搏伴失眠健忘。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6克,每日2次。
4. 痰火扰心型
多见心悸烦躁、胸闷痰稠、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腻。乃痰热壅滞,上扰心神。
· 黄连温胆汤加减制剂:法半夏、竹茹化痰,黄连、栀子清心泻火。临证可选用心速宁胶囊,含黄连、苦参清热燥湿,茯苓健脾祛痰。每次3粒,每日3次。脾胃虚寒者慎用。
5. 肝郁气滞型
常见心悸易惊、情志不舒时加重,胁胀脉弦。此属肝失疏泄,气机逆乱。
· 心可舒片:丹参、三七活血,木香、柴胡疏肝理气。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早搏,尤善缓解情绪诱发者。每次4片,每日3次。月经量多者经期停服。
1. 辨病与辨证结合:如冠心病早搏多兼血瘀,可选参松养心胶囊配复方丹参滴丸;更年期心悸则天王补心丸合逍遥丸更宜。
2. 疗程需足,缓调为要:早搏易反复,即使症状缓解仍需巩固1-2月。如稳心颗粒连用8周可显著减少室早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