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关键词

摘 要:道德物化理论是在对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扬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德格尔关注物却始终指向存在论叙事,描述物却意在表达技术本体论思想,其目的在于服务“大写技术”论述。因而该技术研究进路被维贝克批评为抽象的、铁板一块的和怀旧气质的。随着技术哲学研究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的相继出现,技术存在论虽有洞见,但其形而上学特质使之不足以阐释和分析兼具多样性、复杂性和颠覆性的当代技术。出于对海德格尔技术存在论的批评与发展,后现象学者将聚焦点从存在论和本体论的技术讨论转向考察具体技术对人的影响上来,通过构建技术生活世界,尝试以人技互构、具象情境、评价和规范规避技术存在论的抽象与先验,提供既描述又规范、既阐释又评价的建设性技术伦理理论思路。

李洋 王小伟 | 描述、阐释与规范:从技术存在论到技术生活世界——道德物化的理论旨趣

关键词:技术存在论;海德格尔;技术伦理;道德物化;技术生活世界

作者简介:
李洋,男,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技术哲学、技术伦理研究;
王小伟,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技术哲学、道德哲学研究。

本文节选自《河南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出于排版需要,注释、参考文献省略,引用时请参考原文。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公众号2025.3.4

作者简介

李洋,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技术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