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槐柳阴初密,帘拢暑尚微。
出自宋·陆游《立夏》。
初夏时分,槐树与柳树的枝叶愈发变得茂密,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浓郁得化不开的绿荫。
这片绿荫下的世界,就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色滤镜,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与凉意,正是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地。
精美的窗帘,如飘逸的仙子裙摆,轻轻地垂挂着,伴随着微风的轻抚,悠然地轻摆舞动。
此时,外界那炽热的暑气尚未能完全侵入室内,在这方天地间还留存着一份微妙而宜人的凉爽。
室内的空气里,氤氲着一种淡淡的、难以察觉的暖意,它既保留着春日的丝丝余韵,又隐隐预告着即将到来的夏日那如火般的热烈。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最适合静坐于窗前,悠然地品一壶清茶,聆听一段鸟鸣,感受着那份初夏独有的静谧与和谐。
2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夏日午后,阳光如细丝般穿透树梢,织就一地斑驳的金黄。
空气温暖而又沉重,仿佛是夏日的灵魂一般,深深地浸入大地之中,正如此时诗中所描绘的那般,“夏气重渊底”。
尽管春光已悄然隐匿,但它的痕迹却在世间处处清晰可见。
那春风化雨,催生出世间万物,在大地上留下了它曾经来过的印记。
夏日承接了春日的意韵,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两季相互交织。
它们在自然的舞台上共舞,演绎着生命的双重奏。
3
弦改南薰曲自调,
萦回小篆水沉消。
出自宋·释居简《立夏》。
在这宁静的时光里,琴弦被轻轻挑起,那悠扬的旋律,似乎在对南方温暖季节里的古老曲调进行着一次全新的演绎。
这美妙的曲子仿佛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与独特的意志,伴着温柔的南风,轻盈地摇曳着。
不仅撩动着耳边的每一个音符,更深深地拨动了心弦,悄然调节着周遭的一切氛围。
它像一位无形的艺术家,以音乐为笔,为空气中每一缕波动都赋予了情感的色彩。
与此同时,案几上那盘旋缭绕、缓缓升起的烟雾,正是香炉中那水沉香的轻柔诉说。
那如篆字般的烟圈,一圈又一圈,细腻而缠绵,渐渐地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一抹淡淡的幽香与无尽的思绪。
这缕缕轻烟,像是时间的印记,记录着每一个静谧的瞬间,又悄无声息地引领着人的遐思,飘向远方。
它讲述了一种生活的态度,即在平凡中寻找不凡,在日常里发现超脱,让心灵得以真正的休憩与升华。
4
红摘樱桃,青拈梅子,
何处寄离情。
出自清·孙云凤《少年游 立夏》。
在春末夏初的温柔光景里,红润诱人的樱桃被轻轻摘下,青涩中带着微甜的梅子也被指尖轻轻拈起。
这两样时节之果,不仅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成了心中情感的寄托。
樱桃的红,如同初夏的热情,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梅子的青,象征着未完全成熟的思念,酸中带甜,恰似离别时复杂的心绪。
“何处寄离情?”这轻轻的一问,其中却蕴含着无尽的怅惘与深深的期盼。
人们往往会借助那些最为朴素的事物,来寄托那些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情感。
借由一篮亲手采摘的樱桃,给远行的朋友捎去家乡的味道;

抑或是通过一封附着几颗青梅的书信,让远方的亲人感受到一丝丝家的温馨与挂念。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虽不及千言万语,却足以跨越千山万水,传达心底那份深深的离愁别绪。
每一次果实的摘取,都是一次对心灵的触动;每一份离情的寄托,都是对那美好重逢的热烈渴望。
生活,便在这一次次的摘取与寄送之间,编织出了一幅幅关于爱与等待的细腻散文,让人在品尝酸甜的同时,也体味到了人生的况味。
5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出自宋·薛澄《立夏》。
在这片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田野之中,有一处简朴而别致的读书角落,它远离尘嚣,隐匿于自然的怀抱。
四周环绕着的是刚刚破土而出的新笋,它们仿佛是大自然无尽生命力的使者,一夜间万竿齐发,竞相伸展。
在此读书,书页间的墨香与泥土的芬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新笋的生长,就如同知识的积累,悄无声息却又势不可挡。
每一根拔节而上的竹笋,都似乎在激励着读书人不断向上,追求更高的学问与境界。
读书之处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赋予了学习过程一种超脱的意境,使得知识的汲取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更成为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在这里,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世事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与智慧的增长。
6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出自明·蔡汝楠《山中立夏即事》
初夏时节,阳光温柔而不燥热,一位雅士于幽静之处摆下酒樽,独自开启了一场与季节的对话。
首夏之日,万物繁茂,生机盎然,而他选择的,却是一场孤独而雅致的仪式——独自品酒,静观落花飘零。
酒,作为情感的载体,此刻成了连接内心与自然的桥梁,它让这平凡的时刻变得意味深长。
在这样的季节里,酒香似乎也变得更加醇厚,每一口都仿佛在品味着生命的甘甜与苦涩,感受着岁月的悠长。
花瓣轻盈飘落,如同时间轻轻划过指尖,引人遐思。
诗人独坐其间,非但不感孤寂,反而在这份宁静中寻得了与自己对话的空间。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雅士的心境与外界的景致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在这样的季节转换之际,通过一樽酒、一场花落,他不仅是在享受自然之美,更是在体验生命哲学,感悟着人生如花开花落般的自然规律。
7
四时天气促相催,
一夜薰风带暑来。
出自宋·赵友直《立夏》。
四季的更迭总是匆匆忙忙,彼此催促着前行,仿佛自然界的时钟永远在急促地滴答作响。
转眼间,温柔的南风——薰风,悄然间乘着夜色潜入,带来了第一缕夏日的气息。
这不仅仅是一场季节的交接,更像是一场不动声色的变革,预示着春天的温婉即将让位于夏天的热情。
四时每个季节都像是接力赛中的选手,迫不及待地接过下一棒,继续这场永恒的循环赛跑。
春天的嫩绿、夏日的炽热、秋天的金黄、冬日的银装,它们依次登场又匆匆退场,一切是那么的有序又紧迫。
就在这样一个季节的边缘,一夜之间,薰风悄然而至,它带着初夏特有的温暖与馨香,穿越幽暗的夜色,轻拂过沉睡的大地。
万物在薰风的吹拂下渐渐苏醒,绿意更浓,花香更郁,一切都沐浴在一种新生的喜悦之中。
8
绿槐门巷南薰细,
又听新蝉第一声。
出自明·陈伯康《立夏喜晴》。
这宁静的夏日,绿槐树荫覆盖下的小巷显得格外清幽,阳光透过稠密的槐叶,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绿色的槐树环绕着巷口,仿佛是大自然特地为这方天地撑起的一把凉伞。
而那从南方轻轻吹来的和风——南薰,带着几分温柔与凉爽,轻柔地穿梭于槐树的枝叶间,抚慰着每一个角落,也抚平了人们心中的浮躁与尘嚣。
正当这宁静的氛围中,一个全新的季节信号悄然传来——一声蝉鸣,它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宣告着盛夏的到来。
9
绿阴铺野换新光,
薰风初昼长。
出自明·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随着春天的渐行渐远,大自然经历了一场华丽的变身。
原本春日里嫩绿的色彩,如今已变得浓郁而深邃,绿意盎然的树木和草丛,仿佛是大自然自己铺开的一张巨大绿毯,覆盖了整个原野。
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重新点亮,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芒。
与此同时,温暖而略带甜香的南风,它轻柔地吹拂过大地,带来了夏日特有的温热与舒缓。
在这个季节,白天变得悠长,阳光似乎也不急于西落,给予大地更多的光明与温暖。
这样的时光让人感受到一种慵懒而惬意的生活节奏,仿佛连时间都在这薰风中缓缓流淌,邀请人们放慢脚步,去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文|十点共读
图|来自网络,侵删
若是喜欢点个在看或点赞,再走吧
#artContent img{max-width:656px;}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