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午休时间挺尸(南京土话,指躺着),照旧没有吃午饭。到了下午4点半,肚子开始咕咕叫,心里面跟猫抓一般,思前想后,吃点啥呢?😕
貌似有段时间没吃黑皮酸菜鱼了,翻了一下,上一次吃还是24年6月,有一天中午跟哥几个坐地铁去三山街吃,谁知道人山人海,排队取号都有十几桌,遂立马打车去绣花巷店,这才如愿。
太饿了,早退了十分钟,骑着刚置换不久的新电驴穿街走巷风驰电掣,30分钟不到,就到了店门口。
这家店开了20多年了,30年不好说,虽然本呆儿时住的老房子就在店附近。454医院周边有许多30 的老店,比如杨胖子(月䪞)汤,最早30多年前,老板就在家门口墙根边摆了几张桌子做早餐,他家公子小小杨跟本呆一个学校小几届,跟他爹大胖子不一样,小小杨是个帅气小伙子。
扯远了,把镜头虚焦,拉回来继续说黑皮。黑皮在酸菜鱼横行的那个年代里就独树一帜。
在大多数店家都默认用青鱼做酸菜鱼的情况下,他家就推出了差异化竞争:提供青鱼和黑鱼可选,黑鱼略贵,但是品质更好。此外还能根据自己喜好,往里加包括但不限于肥肠,皮肚,面筋包,火腿肠,宽粉,青菜等荤素“浇头”(面条爱好者一直在线😆)
酸菜鱼招牌,荤菜30/40左右,素菜20左右,就是一家非常市井的普通小店,两三个人一百块钱能吃得很满足。最早就是吃的就是绣花巷这家,后面在钓鱼台秦淮河边吃到他家分店(口味非常一致),再后来钓鱼台店面遇拆迁,搬至现在的三山街。许是地铁口叠加新开的万象buff,三山街店火爆异常,在某评某书上也入选无数类似“心目中最好吃的/最应该打卡的/最值得推荐的苍蝇馆子”之一,获得流量无数。
作为i人的本呆,不喜追捧网红店,更不愿排队,所以更愿意去曲里拐弯的胡同/弄堂/街巷里的店,更何况是儿时家门口的店,有一种回老家探亲的错觉。
点了一个68的黑鱼,加了面筋包,又点了一盘苋菜配搭了一下,一碗米饭。一人食,简简单单。20多年前,吃货本呆就曾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跨着二八大杠骑行18公里,去虎距北路和察哈尔路交界的新天厨吃一盆水煮鳝片 一盘清炒芦蒿 一碗米饭的标准一人食,新天厨的鳝片也是好吃到爆,找机会单开一期,感觉给自己个儿挖的坑越来越多了😥

又不是五星级酒店宴席,不讲究先荤后素。素菜炒的快,肯定先上桌,饿呆的本呆让老板先上米饭,赶紧对付几口垫巴垫巴。🤭
和其他酸菜鱼不一样,黑皮家的颜色比较深。如果鱼片是男主,黑皮家的酸菜估计只能算女二,一点都不抢镜不出风头,整体品相更靠近“水煮鱼”,芝麻撒的多,辣椒也是香而不辣,上桌前十秒钟刚浇了热油更能激发食欲。
怕照片不直观,懒惰至极却又极度宠粉的本呆特意耗费了巨大精力制作了一个gif,让各位看官感受一下刚端上的黑皮酸菜鱼。
先吃啥?老粉已经会抢答了!dei,先夹上一块裹着热油和卤子的面筋包,在米饭上面搭一搭,然后和着一口米饭送进嘴里,嘴里包裹着鱼香,芝麻香,热油香,米饭香,淡淡的辣椒香,面筋包的味儿反而退居到男五的角色了。
黑鱼很新鲜,上浆了,但是应该不多,能吃出来食材本来的味道。而且,黑鱼片已经是这一大盆里最淡的食材了。黑皮的调味儿整体口比较重,深得本呆喜爱,年轻时候还曾用调羹舀几勺油澄澄的卤子泡饭,不过现在的大肚腩已经不允许了🥵,毕竟上不去的是薪水,下不来的却是体重。
今天是一人食,不然高低要再加皮肚鸭血火腿肠肥肠大快朵颐。说到酸菜鱼里加火腿肠,在已经价高到离谱的酸菜鱼里再加100块💰的火腿肠的仓巷酸菜鱼现在应该确认不开了吧?我就顺嘴问问,见多吃广的看官们要是知道一二,还不吝赐教〖抱拳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