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荔枝红

万家烟雨中

1

世间珍果更无加,

玉雪肌肤罩绛纱。

明·丘浚《咏荔枝》

【释义】海南荔枝这般世间珍果,洁白的果肉如白净的肌肤,红色的果壳如绛色的薄纱。

【赏析】在古代,荔枝因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与采摘季节的短暂,往往被视为稀世之珍,是皇室贵族餐桌上的宠儿。

一簇簇成熟的荔枝挂满枝头,它们紧密相依,每一颗荔枝,都被精心描绘,从外到内,无不展现出其作为“世间珍果”的独特气质。

荔枝的果皮,初时青绿,成熟后那一抹抹深浅不一的绛红色泽,如同轻盈的纱衣,既增添了神秘感,又不失高贵典雅。

而透过薄薄的果皮,隐约可见内部晶莹剔透的果肉,如同美玉一般温润,又似白雪般纯净,散发出诱人的光泽,给人以视觉上的极致享受

我们仿佛能够闻到荔枝的清甜香气,感受到其饱满多汁的口感,体会到诗人对荔枝无上的赞美之情。

2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释义】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赏析】唐玄宗统治的开元盛世,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荔枝作为来自南方的珍稀水果,因其口感鲜美、香气浓郁而备受推崇,尤其在宫廷中,荔枝更成为了彰显皇家尊贵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杨贵妃以其倾国倾城的美貌与温婉贤淑的性格著称,深受唐玄宗的宠爱。

唐玄宗为了满足杨贵妃对荔枝的喜好,不惜动用快马加鞭,长途跋涉,从南方运送新鲜荔枝至长安。

在那个年代,能够品尝到来自千里之外的新鲜荔枝,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在荔枝面前,她的笑容,无疑是最真实,最迷人的,也是对这种享受最直接的回应,可见杨贵妃对荔枝的喜爱。

“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增加了神秘感与戏剧性。

暗示着荔枝的到来并未引起旁人的注意,似乎是在暗示这种奢华的生活方式,在当时的宫廷中已经司空见惯,以至于连荔枝这样珍贵的礼物,都能悄无声息地送达。

然而,正是这种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更加凸显了帝王对杨贵妃的偏爱与纵容,以及宫廷生活背后隐藏的奢靡与浪费。

3

锦江近西烟水绿,

新雨山头荔枝熟。

唐·张籍《成都曲》

【释义】新雨初霁,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山头岭畔,荔枝垂红,四野飘溢清香。

【赏析】从地理环境来看,锦江两岸烟波浩渺、碧水环绕。

荔枝,被誉为“岭南第一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而成都周边的山区,恰恰提供了这样的生态环境。

那里远离都市喧嚣,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是荔枝生长的理想之地。

一场及时的雨水滋润了大地,不仅为荔枝树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水分,也让整个山野显得更加生机盎然。

那满山遍野的荔枝树上,挂满了累累硕果,红艳艳的荔枝如同点缀在绿色海洋中的宝石,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与香气。

在张籍的笔下,荔枝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载体。

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荔枝这一岭南佳果的颂歌,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倡导。

当我们再次品味这几句诗时,不仅能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奇迹,更能体会到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的尊重。

4

红颗真珠诚可爱,

白须太守亦何痴。

唐·戴叔伦《荔枝》

【释义】一颗颗红红的圆似珍珠的荔枝非常可爱,这位白胡子的太守是多么痴心啊。

来自荔枝的高甜暴击

【赏析】“红颗真珠”将荔枝比作鲜艳夺目的红色珍珠,形象地展现出荔枝成熟时那鲜艳红润的色泽,以及圆润饱满的外形。

仿佛一颗颗晶莹剔透、散发着迷人光泽的珍珠,着实惹人喜爱。

 

而“诚可爱”三个字,直抒胸臆,强调了荔枝外观的可爱迷人程度,让人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对荔枝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就连白发苍苍的太守面对荔枝时表现出的痴迷之态,从侧面烘托出荔枝的魅力之大。

连历经世事、年事已高的太守都为荔枝所倾倒,足以想见荔枝的吸引力是何等强烈。

这也让我们想象到,荔枝的美味与独特,或许不仅仅在于其外表的诱人,更在于它所蕴含的甜美滋味,让人难以抗拒。

 

5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苏轼《惠州一绝》

【释义】如果每天都能吃三百颗新鲜的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赏析】“日啖荔枝三百颗”,夸张地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程度。

三百颗显然并非实际数量,而是采用了典型的夸张修辞手法,强调了荔枝的美味以及诗人对其的极度迷恋。

荔枝,作为一种热带水果,以其甘甜多汁、风味独特著称,自古以来便被视为珍稀佳果,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贬,岭南是他晚年被贬谪之地。

然而,在这里,他并未沉浸在流放的苦楚之中,反而发现了岭南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

这正是苏轼对岭南生活的真实写照与深情告白。

它传达出的,不仅仅是对荔枝的喜爱,更是对岭南这片土地及其人民的深深依恋。

在苏轼眼中,岭南不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偏远之地,而是孕育了丰富文化与生命力的热土。

他愿意“长作岭南人”,既是对岭南文化的认同,也是对自由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6

荔枝新熟鸡冠色,

烧酒初开琥珀香。

唐·白居易《荔枝楼对酒》

【释义】新鲜熟透的荔枝呈现出鲜艳夺目的红色,烧酒色泽透明黄亮,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赏析】成熟的荔枝宛如鸡冠一般,呈现出鲜艳且富有光泽的色彩。

那是一种浓郁而热烈的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成熟与甜美。

让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堆堆饱满、红润的荔枝果实,令人垂涎欲滴。

在中国古代,荔枝因其不易保存而被视为珍稀之物,尤其是新鲜成熟的荔枝,更是难得的佳品。

烧酒,是中国传统酒类之一,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与浓郁的香味著称。

烧酒散发出来的香气如同琥珀般醇厚、迷人。

琥珀本身就给人一种珍贵、温润的感觉,用“琥珀香”来形容烧酒的香气,足见其香气的独特与珍贵。

而荔枝与烧酒在这两句诗中相互映衬,一边是色泽鲜艳的荔枝,一边是香气醉人的烧酒,共同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活情趣和美好享受的氛围。

此外,这两句诗还隐含了对杨贵妃的典故引用。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为了满足杨贵妃对荔枝的喜好,不惜劳民伤财,从南方千里迢迢运送新鲜荔枝至长安。

因此,荔枝在唐代文化中,往往与杨贵妃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文|十点共读

图|来自网络  侵删

闹处读词,静处品诗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是喜欢,点个在看点赞,再走吧

#artContent img{max-width:656px;}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