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

案例

文案

深度

当精酿啤酒在卷酒精度、果啤在拼口味迭代时,科罗娜却选择了一条“反效率”的路。

作为一个将“日落”“沙滩”“青柠”写进基因的品牌,科罗娜从不靠硬推产品力取胜,而是以光影艺术、青柠仪式、逃离现实的沉浸体验,构建起一种独特的“松弛感”。它将产品符号升华为生活方式符号,把啤酒变成放松的仪式感、自然的精神坐标。

接下来,让我们揭开科罗娜的创意密码。

01

与自然共生

科罗娜的广告有着近乎极简的思路——光影是最好的广告导演。

科罗娜的广告预算,大概都花在了“贿赂”太阳上。日落余晖化作瓶身,巨大的户外广告牌像是在城市的缝隙中开了落日窗。

瓶身阴影自然地投射到沙滩、书桌上,仿佛远离喧嚣、返璞归真。

植物剪影与自然光线投射,在幕墙上动态打印着品牌,将广告变为“光影艺术”。

一小片青柠,则像是生活中微妙却不可或缺的小调味。夏令时的夕阳,不仅是新闻,更是品牌情绪的象征。

甚至日全食也是瓶口的青柠切片。合作摄影师在各地拍下“新月”时刻——仿佛一枚插入瓶中的柠檬片,让“为每一缕阳光而存在”的品牌理念获得浪漫实证。

甚至,科罗娜常常做出”反商业“行为:掐断整条街的广告,让电子屏集体播放落日直播。 没有LOGO,没有Slogan,只有下班的集体抬头。

还有一个真正“走路”的广告牌。科罗娜以天然材料制成模仿螃蟹形态的风力驱动广告牌,在沙滩上随风行走。这块“活的广告牌”,用脚步丈量品牌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科罗娜的落日情书,光影是最好的导演

科罗娜的创意打法始终围绕一个不变的“big idea”,但它并未因经典元素组合而止步不前。它不只是打出一个“视觉锤”,更是搭建起一个“理想时刻”, 而这,恰好对标当代都市人的情绪出口,构成了品牌传播的长期母题。

02

与用户共情

科罗娜的campaign却建立了一种范式,激发用户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记录、表达。

在都市格子间打拼的人,难得有机会亲眼望一场日落。为此,科罗娜发起“Rent Your Sunset(租赁你的日落)”项目:邀请拥有绝美落日视野的房东、商店或窗口提供“夕阳广告位”,一旦入选,科罗娜便以整年啤酒作为“租金”。广告不再是入侵,而是共创。

在集瓶抽奖这件事上,科罗娜也玩出了创意。通过“Sunset O’Clock”活动,科罗娜甚至把瓶身日期变成日落彩票——生产时间越接近当天日落时刻,中奖率越高。原本被忽视的一行小字,变成了可分享的社交话题。

CGI科罗娜也没落下,巨大吊床横跨在高楼之间,摇曳在海风中视频被疯狂转发。“这是真的?我也想去躺一会儿。”在虚实之间,科罗娜凭借“松弛感”,赢得用户的自愿分享与心理归属。

从“产品使用”到“情绪共建”,科罗娜成为了用户内心情绪地图上的一块栖息地。

03

与环保共舞

自然不仅是灵感源泉,更是品牌责任。

在“WE RETURNED THE BOTTLE OF THIS AD(我们从这个广告中退回了瓶子)”项目中,科罗娜反其道而行,将产品从广告画面中剔除,只保留标志性的阳光、大海、沙滩,以此来鼓励人们正确处理空的科罗纳酒瓶,使海滩和海洋不被污染。

在渔业保护方面,科罗娜发起“重塑渔路计划”,与渔民共同清理海洋垃圾。在禁渔期,品牌上线 “Fisherman Storytellers” 项目,协助渔民转型为自然导游,既保护海洋生态,也保障渔民收入。

在环保议题成为品牌“必答题”的当下,科罗娜没有选择单一的公益表达,而是将“守护自然”作为品牌存在的前提,并通过持续的行动兑现承诺。

商业向善,在此得到了具体落地。

小结

在快速变化的传播环境中,许多品牌在追逐“爆点”,而科罗娜则坚定地抓住“落点”——一个属于品牌的落日视角,一个关于慢节奏的创意体系。

以“日落”为锚点,将瞬间情绪转化为持久品牌资产;

让每一位用户都成为“日落故事”的共创者;

环保行动与产品体验深度绑定,深化品牌温度与责任。

在碎片化的时代,科罗娜提醒我们:调性聚焦、不求全、但求深。哪怕只是十分钟的夕阳,也能讲一个值得记住的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