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本期继续讲述忻口会战战斗全史内容……
日军的迂回意图
10月中旬,日军第20师团的右侧支队在旧关附近遭到守军的顽强抵抗,战况几乎毫无进展。这期间,第20师团主力集结在石家庄西南休整,准备以有力的一部乃至师团全部力量从事娘子关作战的任务,为此进行了研究。
日军认为,娘子关附近及其以西的守军阵地极为坚固。而且因地形上的关系,当地的交通非常不便,为此有必要改变编成、装备,并应在补给上进行特别的处置。
15日,第20师团师团长川岸文三郎中将召集各部队长开会,就各部队的准备作出必要的指示。次日,他又召集幕僚、部长开会,就该师团的作战准备情况及娘子关作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接着,该师团还派参谋前往右侧支队,实施必要的侦察。
正当第20师团热火朝天地准备着进攻娘子关的时候,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却另有打算。17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大将抵达石家庄,访问了第1军司令部,香月中将向寺内提出意见说:“平汉沿线之敌,由于我快速追击,已陷于极度混乱,若进一步强力追击,敌人已无法凭借漳河原有阵地,从而可以占领彰德一带,并根据情况说不定可省去原所预想之将来的新乡附近阵地进攻,而一气到达黄河一线。所以本军希望此际增加第109师团,利用这一最有利之追击形势,继续南进。体谅第5师团于忻口之苦战,以本军之一部突破娘子关要隘而活动于太原附近,估计此事约需三四周时间,故而要求第5师团仍从这方面着眼筹划增加兵力,本军占领彰德或新乡后,以一部向山西南部平川地带前,如能截断同蒲铁路,与第5师团相呼应,而一举攻略山西省全部则最为有利。”
寺内大将先对第5师团攻击不力表示气愤,他对香月说:“进入山西原为一大失误,关东军参谋长东条中将与板垣中将合作徵出的轻率冒进,终于酿成如此有失体面之状况。”但接下来,他却话锋一转,委婉地拒绝了香月的意见:“目前山西作战正面临着失败的危险,即使徒耗时日也会丧失皇军之荣誉。因之,决心首先实施太原攻略战。另外,第109师团另有任务,碍难派至第1军。”
当天,华北方面军下令,“第1军以有力的一部迅速突破正太线方面的敌阵地,进出榆次附近,使第5师团的太原攻略容易”。香月奉命后,本来打算仍以第20师团之一个混成旅团(右侧支队)突破娘子关防线,以策应第5师团,但随后根据川岸师团长所陈述之意见,为了火速突破娘子关要隘,终于同意使用该师团之全部兵力。19日,日军第1军命令川岸师团长以全师团兵力攻击娘子关,攻占阳泉平原。
川岸师团长基于第1军的命令,决定先以全力击灭娘子关附近长城线之守军,一举攻略阳泉平原。这之前,在川岸的授意下,参谋长杵春久藏大佐及其手下的参谋们已将作战计划制定出来了。他们考虑到山地战的特性、守军的素质、惯用战法、守军阵地的配备等,决定以新派遣的左纵队,乘目前守军的防备不完备,从七亘村方面一举迁回到其右侧背,以切断其退路,并期望凭借彻底的两翼包围将其歼灭。
20日,川岸师团长下达作战命令:师团决定分两个纵队向阳泉发动进攻,原来的右侧支队(步兵第39旅团配属野炮2个大队、十五榴2个中队、山炮l个大队、迫击炮2个中队等组成的混成旅团)作为右纵队,继续攻击井陉、新关、石门口大道方面及其以北之守军;步兵第40旅团(欠步兵第80联队主力,配属山炮1个大队、迫击炮1个中队)作为左纵队,沿微水镇、测鱼镇、石门口大道前进,进入到右纵队正面的守军背后,使右纵队的攻击容易。其余部队先集结于井陉附近。川岸为进行统一部署,21日率师团司令部前进到井陉。
第771团阻击失利
21日,日军第20师团左纵队从石家庄西出发,经获鹿县、微水镇前进,当夜在南横口附近宿营。该纵队的编成如下:步兵第40旅团(欠步兵第80联队(欠第3大队))、独立机枪第4大队1个中队、独立山炮兵第1联队1个大队、迫击炮第3大队1个中队、工兵1个小队、传令骑兵10名、通信队2个分队.卫生队的三分之一、第2野战医院、师团辎重(驮马2个中队)、兵站辎重(驮马1个中队)。
22日,该纵队以步兵第79联队的主力为前卫,沿桃松溪―水河谷大道前进,当夜在七狮园以东地区宿营。虽然日军左纵队这次穿插行动,是悄悄地前进,但其几千人的大部队行军还是于当日被黄绍兹侦知。黄估计日军因正面无进展,便企图由测鱼镇经七亘村、马山村,直趋平定,,断我正面后路。此时,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和政训处主任张浩率师部及第386旅已进抵山西省平定县地区,归黄绍兹指挥。这样,黄绍兹命令该师立即进驻七亘村、马山村地区,阻击日军迂回部队西进。
在此危急情况下、刘伯承遂急令第386旅旅长陈康率部赶往七耳村、马山村地区。陈凝奉命后,决定以第771团固守七亘村前面的隘路,阻止日军西进。同时,速调第772团回马山村,准备侧击西进的日军。当晚,第771团准时到达指定地点,随即展开兵力向石门山口警戒,并派出1个营前往测鱼镇。
23日早晨,日军左纵队兵分两路行动:纵队主力从柿庄南端出发,向测鱼镇前进;山根大队(步兵第79联队第2大队主力)则从南障城出发,从固兰村、白灰村方向推进以使纵队主力的作战容易。
当日中午,第771团的1个营赶到测鱼镇附近,与日军左纵队的先遗中队相遇,双方展开遭遇战。该营抢先占领了村东老爷庙后山高地,对日军构成阻击之势。
日军步兵第79联队联队长森本伊市郎大佐,同时也是左纵队前卫司令官。下午1时30分,当他到达测鱼镇东北方高地时,听到从西方传来枪炮声,随后得知“先遣中队正在排水岭南北的高地线,和盘踞该地西方荒坡岩南方高地线的约1个营的敌人交战中”,于是立即命令前卫部队全部投入战斗,攻击该营。
但是,该营依托地形顽强抵抗,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对此,日军也不得不承认;“当面之敌的兵力约七八百,盘踞险峻的山顶进行顽强抵抗,我攻击的进展不尽如人意。”战斗持续到黄昏,该营伤亡30余人,遂撤至七互村集结,准备天明进入新阵地。日军则趁机发起追击,相继占领东石门北方及南方高地一带,当晚9时许在东石门村以东集结兵力。
日军步兵第79联队占领了东石门村以后,又把七互村确定为下一个攻击目标,当晚就命令第10中队从东石门村以东向南方迂回,突袭七亘村附近的守军。该中队奉命后,在当地汉奸的指引下,避开大路,经隐蔽小径,悄悄逼近七亘村第771团驻地。
24日凌晨1时左右,日军第10中队突然出其不意地袭入第771团驻地。该团官兵在暗夜中不明日军虚实,只得仓促应战,且战且退。

第771团团部设在七亘村农民董义永家的前院,那天,董义永从营庄给部队运送物资回来,已是黄昏时分,他觉得身体很疲倦,在后院场房里躺下睡着了。午夜后,他起来去场边解小手,忽然间枪声大作。董义永一看情况不好,撒腿就往回跑。这时,八路军的1个通讯员抱着一摞文件从后院跑出来,紧跟在他后面向前院跑。突然一发掷弹筒炮弹打在东南房屋的山墙上震耳欲聋地爆炸了。抱文件的通讯员“呀”地一声倒在地上。这发炮弹正打在他俩头顶上面两公尺处的墙壁上,把部分砖、瓦、灰土击落,盖满他们的全身。
董义永看到抱文件的通讯员倒下了,他想、一定是被弹片击中要害处死了。可是抱文件的通讯员很快从地上爬起来,把撒在地上的文件迅速拾起来问董义永说:“你没有事吧?”“我没事,你负伤啦?”,董义永一边回答,一边问抱文件的通讯员。“我没有负伤,我们被敌人包围啦!”通讯员说。董义永一听说被日军包围了,不顾自身的安危,主动给部队作向导。他在前领着部队经西羊圈、老坟直奔西北的风凉岭高地。
第771团的另一部也在村民董福的向导下,占领了村西的珠珠山:还有一部则由村民董义林为向导,经火坡、小荒沟占领了七亘村北的老坟崖高地。
日军第10中队偷袭第771团后,因兵力不足,仅占领了七豆村一角之新阁、三郎庙菡土包,其余东、西、北三面制高点仍控制在第771团手中。
24日上午7时,日军左纵队的前卫从东石门村出发。2个小时后,前卫司令官森本伊市郎大佐前进到七亘村附近时,得知有兵力不详的守军在七耳村西侧高地一带的棱线占领阵地。这是第771团遇袭后占领的新阵地。森本立即命令山炮兵中队在七亘村东侧占领阵地。
日军左纵队冲破第771团的阻击以后,维续沿着石门大道向西推进。
东回镇附近的战斗
24日下午,因通信联络不畅,黄绍兹对第386旅的战况一无所知。虽然黄绍兹还不知道第771团阻击失利的消息,但他仍然深感忧虑。他担心仅靠第386旅恐怕难以挡住西进的日军。恰好此时,川军第122师的先头部队第364旅已抵达阳泉附近。黄绍兹便命第364旅即刻由岩会镇出发,迎击西进之日军。
第364旅并非纯正的川军,而是冯玉祥的旧部。1933年,蒋介石将该部派人四川,归四川军阀田颂尧节制。田颂尧检阅该部后,认为该部军容军纪和战斗力均为川军不可比拟的,于是将该部编为教导旅,由此这支主要由冀鲁豫陕人组成的部队就成为了川军。
虽然该旅的人员素质较好,但武器装备却很差。步枪都是四川土造,射击距离很近,准确程度极差,而且极易发生故障,连续打个十来枪,就会拉不开枪机,或者退不出弹壳。全旅总共只有8挺重机枪和2挺轻机枪,步枪十之八九没有刺刀,而由旅修械所自制一种古代兵器大砍刀,每位士兵配给一把来弥补刺刀之不足,用来作为白刃战的武器。使用大刀是西北军的一种传统风气、而该旅正是西北军旧底子的一部分。
19日,该旅作为川军第41军的先头部队,第一个到达太原。22日,孙连仲部因伤亡惨重,请求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速调生力军增援。这时,第122师的其他部队和师长王铭章以及第41军的其他部队和军长孙震都还没有到达。但军情紧急,阎锡山也顾不了那么多,直接命令第364旅乘车开赴阳泉,归黄绍兹指挥。当晚,该旅到达阳泉,刚下车,黄绍兹就电令他们立即原车东开,到程家拢底车站归第26路军总指择孙连仲指挥。走了一站,站长又转达黄绍兹的电令,叫他们在移穰车站下车、后来又改在岩会车站下车。
23日夜间,第364旅到达岩会车站。24日下午,旅长王志远接到黄绍兹下达的电令,一共只有10个字:“即刻出发还击西进之敌。”这让该旅官兵觉得云里雾里。西进之敌从何而来?番号是什么?兵力有多少?本旅有没有配合作战的部队?归谁指挥?一切情况都不清楚。尽管情况不明,但军令如山,第364旅于当日下午5时左右由岩会出发,第727团在前,向东搜索前进,连夜赶到平定县东回镇。
24日黄昏,日军左纵队的前卫抵达马山村附近。此时,日军得到错误的情报得知守军已在其前方完成布防,占领着从狼窝北方标高1247高地,经尖长岭亘水峪一线阵地,于是停止前进,准备次日对上述阵地发起进攻。就在日军准备攻击这些子虚乌有的“敌军”时,却真的有一支中国部队自己送上门来。
25日拂晓,第364旅由东回镇继续向东挺进。上午8时左右,其先头部队第727团行进到马山村以西时,突然遭到日军的侧击,损失甚重。该团被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只好退据东回镇附近。东回镇是在一个谷道中,南北两侧都是高山。团长张宣武决定先采取守势。随后,第364旅旅长王志远率旅部和第728团赶到,调整了部署:第727团迅速占领东回镇南山阵地(日军称为东回镇西南方高地),第728团以1个营占领北山阵地(日军称为东回镇北方高地),以1个营占领东山阵地(日军称为木槽村东南方高地)。团部和1个营位于村内,旅部在南山上。
此时,日军已判明第364旅在胡家庄以南,决定立即发起进攻。步兵第79联队联队长森本大佐(兼任前卫司令官)命令第1大队以一部从狼窝方向、以主力从木槽村方向攻击胡家掌附近的守军,向该地西侧高地进击。
上午10时许,日军炮兵轰击东山阵地,守军第728团第2营伤亡100余人。半小时后,日军第1大队向东山阵地发起冲锋,每次四五十人,连续3次,均被守军用手榴弹击退。日军第4次冲上来时,守军的手榴弹打光了,就用大刀同日军展开肉搏。经过一番白刃格斗,第728团第2营只剩官兵100多人,山头阵地遂被日军占领。
当东山战斗最激烈时,第728团第3营曾去支援,刚到东山山麓,山头已被日军占领。他们仰攻,未能奏效,且在敌炽盛火力和飞机轰炸扫射下,伤亡过半。
上午11时30分,森本到达东山阵地,得知仍有“约1个师的守军占领着木槽村南侧高地、东回镇西南及北方高地线一带的数道阵地”,决定立即以前卫主力从胡家掌方向向其西方高地攻击前进。不久,步兵第40旅团旅团长上月良夫少将(兼任左纵队队长)骑马急行到森本的位置,他在确认了森本的进攻决心后,不但将2个步兵中队复归其隶下,还把1个山炮兵大队配属给森本。
据此,森本以第3大队为左第一线,进攻道路以南的南山阵地;又以第1大队为右第一线,其主力进攻北山阵地。山炮兵大队的主力配合右第一线的攻击。
南山上,第727团采取梯次配备,以有2挺轻机枪的第1营为第一线,防守山麓;以有4挺重机枪的第2营为第二线,防守山腰;以第3营为第三线,防守制高点;团部和迫击炮连位于山顶。下午2时许,南山战斗打响。日军照例在步兵进攻之前,先以飞机、大炮进行制压射击,第727团伤亡200余人,4挺重机枪被敌压制成了哑巴,1挺轻机枪被摧毁。半小时后,日军左第一线第3大队逐渐接近,守军官兵抢起大刀与敌肉搏。
第727团第1营第2连连长邵先志被敌人的刺刀戳穿了左手掌。第1营伤亡殆尽,被迫退守第二线。日军乘势向守军第二线进攻,双方又是白刃混战,反复冲杀。到下午5时,南山仍在中国军队手中。《第20师团战斗详报》印证了此战第727团的勇敢顽强:“左第一线方面之敌颇为顽强,隔着棱线于至近距离上演手榴弹战,并进行了石头战。敌人还挥舞青龙刀逆袭而来,这样又上演了壮烈的白刃战,战斗极为激烈。”
日军在进攻南山的同时,也向北山进攻。日军右第一线第1大队在山炮的掩护下,从胡家掌方向向其西侧高地一路攻击前进,守军第728团第1营节节西退。战至黄昏,日军已将该营逼退至西回村东方一带的高地及棱线,营长司吉甫见状,命令部下一起投出手榴弹。然后,该营借助烟雾的掩护撤往东回镇。
当双方激战之时,第364旅旅部以无线电向黄绍站、孙连仲联系,但始终呼叫不到。该旅孤军作战了一整日,第727团伤亡800余人,第728团伤亡1000余人。人夜后,第364旅向西转移。该旅脱离日军约七八里,就在大寨垃山的山沟露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