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文学创作,只是把你不知道的事情告诉你,关于木兰秋狝的版本很多,有的说,康熙从二十年开始,总共木兰秋狝43次;有的说,从十六年开始,木兰秋狝了40次;有的说应该从二十二年开始,木兰秋狝56次,等等。笔者查阅了《圣祖仁皇帝实录》、《清代起居注·康熙朝》、《钦定热河志》和《承德府志》等大量历史资料,写了这篇《康熙木兰秋狝》,就是想正本清源,把真实的历史告诉大家,就是想系统的说明白圣祖皇帝玄烨到底为什么“木兰秋狝”,到底什么时候建立木兰围场,到底“木兰秋狝”多少次?针对种种问题,笔者就逐年揭示皇帝玄烨去“木兰围场”进行“木兰秋狝”的全过程。
《康熙木兰秋狝18》
康熙三十五年(1696)。玄烨虽然没有举行“木兰秋狝”,但这么多年的木兰秋狝,就是为今年做准备,那就是“噶剿尔丹”。他先于正月二十八“以亲征噶尔丹谒暂安奉殿、孝陵”;然后于二月初六开始分兵派将;又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祭太岁火炮、道路之神。诸事俱备,令太子监国,于二月三十日祭旗出征。下面节选《圣祖仁皇帝实录》内容,其中还有《张诚日记》作为补充,法国传教士张诚(P.Jean—Franois Gerbllon)1654年出生于法国凡尔登市,康熙三十二年(1693),玄烨患疟疾,张诚和白晋曾进金鸡纳霜,治好了玄烨的传染病;康熙三十五年(1696),跟随玄烨征讨噶尔丹。
康熙三十五年亲征噶尔丹路线图(独石口内部分)
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春。正月。戊午朔(初一日)。
乙酉(二十八日)。上以亲征噶尔丹谒暂安奉殿、孝陵。命皇长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禩随驾,是日启行。
二月。丁亥朔(初一日)。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汤泉。
辛卯(初五日)。上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辰(初六日)。命中路大兵于二月三十日自京师起程;西路大兵于二月十八日自归化城起程。
甲午(初八日)。谕中路督运都察院、左都御史于成龙等:尔等所运军粮系计日按口预备,一路车辆动摇或致亏耗,可每石加一斗运往。颁赐绵甲于从征将士。
癸丑(二十七日)。上以亲征噶尔丹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遣官祭太岁火炮、道路之神。
甲寅(二十八日)。谕大学士等:此次各部院衙门本章停其驰奏。凡事俱著皇太子听理,若重大紧要事,著诸大臣会同议定,启奏皇太子。
丙辰(三十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于是日率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诣堂子行礼。祭旗纛亲领六军启行。驻跸沙河。
1696年4月1日 本日是中国阴历二月三十日,托马斯·贝瑞拉神甫(P.P.Thomas Pereira)和我本人跟随皇帝。皇帝此行是前去向厄鲁特汗宣战,他带着他的六个儿子,即除皇太子留在北京代理皇帝执外,凡长大到可以旅行的儿子都要去。在郊外,皇帝见到所以随其出征的部队,由他们的官员、都统及其他亲王为首,列队迎候。同时,火炮也在此地安放排列,较大型火炮置于炮车上,其余不过为小鹰型,置于马背或骡背上,以一匹马驮炮身,另一匹马拉炮车及装填用具。各级理藩院大臣及亲王伴随皇帝走了很远一段路程,在离北京四十里后,他遣回一直在跟随他的皇太子。皇帝只带着部分宫廷官员、大人、虾(指御前侍卫),或侍卫官员及少量亲兵。他将部队分成几部分;一部分跟随其后面,其余各部分取另一道路。但他们总是使距离不超过五、六天的路程,这是为了便于在山中宿营,一俟走到鞑靼地区的平原之后,再汇合在一起。整日北风甚烈。早晨降雪少许,随后天气转晴。本日我们旅行不超过五十里,抵达一筑有城墙的市镇名沙河,宿营于城北侧。(摘自《张诚日记》之五,张诚是法国传教士,自1688年到1698年,张诚曾八次去当时的满蒙诸地,即所谓鞑靼之行,每次都有日记。)
三月。丁巳朔(初一日)。上驻跸南口。
戊午(初二日)。上驻跸榆林。
己未(初三日)。上驻跸怀来县。
庚申(初四日)。上驻跸石河。
4月5日(初四日)我们旅行三十五里,宿营于土木堡以远五里许的一小河旁,此地名为石河。 整日天气晴好,只有微弱北风及西北风。(摘自张诚日记)
辛酉(初五日)。上驻跸真武庙地方。喀尔喀贝子盆楚克、同子台吉沙穆毕尔至,奏请父子随军效力,上允之。随赐蟒衣、绵甲、袍服、帐房、骆驼、羊马等物。又命其在京之子台吉根敦扎卜仍回本部落。
壬戌(初六日)。上驻跸雕鹗堡。
甲子(初八日)。上驻跸赤城县。
乙丑(初九日)。上驻跸毛儿峪。
丙寅(初十日)。上驻跸独石口城内。
丁卯(十一日)。上驻跸齐伦巴尔哈孙。遣户部侍郎阿尔拜祭独石口山川之神。赏给各营军士及随征蒙古等羊只。
康熙三十五年亲征噶尔丹路线图(独石口外部分)
戊辰(十二日)。上驻跸诺海和朔。
己巳(十三日)。上驻跸博洛和屯。
辛未(十五日)。上驻跸滚诺尔地方。雨雪交作。上以军士未即安营,雨服露立。俟众军士结营毕,始入行宫营中皆炊饭,然后进膳。又遣御前侍卫海青以骆驼载帐房及食物柴炭、赐挽车未至之人,令栖息举爨(爨:cuàn,烧火做饭的意思)。
壬申(十六日)。先是,遣前锋参领纳林往令将军萨布素统黑龙江及盛京宁古塔三路大兵前进。至是,纳林还代萨布素奏言,臣率所属之兵于四月初草生之时预先启行,于雅尔济秦周围形胜之地屯扎。其宁古塔兵,令往磨尔昏地方周围相近处屯扎。盛京兵,令择相宜处前进屯扎。得旨,盛京及宁古塔兵依将军萨布素所奏,前进屯扎萨布素,著率所属兵一千五百、赍三月粮于四月初旬启行,前来克鲁伦地方若有生巴尔虎之人来时相遇,则收集同来。
癸酉(十七日)。上驻跸揆宿布喇克地方。谕领侍卫内大臣等:出古北口之前锋兵,见今已到应令合于前锋兵营一同先行。其次著两路绿旗兵,察哈尔兵随行;其次著镶黄旗正黄旗兵在朕军前行朕军后,著正白旗正红旗随行。其余各旗俱两旗合军、照此随行。
丙子(二十日)。上驻跸和尔博地方。
丁丑(二十一日)。上驻跸昂几尔图地方。先是,上遣乾清门一等侍卫马武、侍郎阿尔拜察阅宣化府绿旗兵。至是,还奏:臣等观张家口兵七百名甚优,护送炮位兵百名,看守炮位鸟枪兵三百名,此四百名兵断不可少。惟宣化镇标马兵四百名内有一二不堪者,然亦决不至贻误,因令总兵官白斌仍率所带兵一千五百名前往察罕诺尔地方候旨。从之。
庚辰(二十四日)。上驻跸噶尔图地方。
壬午(二十六日)。上驻跸滚诺尔地方。
癸未(二十七日)。上驻跸郭和苏台察罕诺尔地方。
甲申(二十八日)。上驻跸瑚鲁苏台。上以粮运所载太重。恐难速行。命员外郎雅纛传谕于成龙,将多带之米酌留所过驿中,交蒙古官兵看守,俟至汛界再将正额米留一千石。出汛界后倘有用米之处,即遣官催来。倘无用米之处亦遣官止之。
乙酉(二十九日)。上驻跸瑚鲁苏台。
夏。四月。丙戌朔(初一日)。上驻跸瑚鲁苏台。谕内大臣等曰:前因有雪,故御营马匹传令使随水是牧放。今既无雪,马匹俱著放于左翼。如有违令放于右翼者,拏获必加重处。著通行晓谕。
丁亥(初二日)。上驻跸苏勒图地方。
戊子(初三日)。上驻跸苏勒图地方。谕乾清门一等侍卫马武曰、自宣化府取来炮二十四门、需用最要。著汉军四旗火器营大臣等照看、一同带来。
己丑(初四日)。上驻跸哈必尔汉地方。
庚寅(初五日)。上驻跸和尔和地方。
辛卯(初六日)。上驻跸格德尔库地方。喀尔喀台吉滚济扎卜墨尔根阿海领四十余户来归。命安插界内。
壬辰(初七日)。上驻跸塔尔奇喇地方。先是,遣官于塔尔奇喇掘井无水。驾至,清泉忽涌,导成巨流。人马资用不竭。众皆谓皇上洪福所致无不大悦。
5月7日(初七日),我们在地形如前的情况下,向北行进三十里。在塔尔奇喇的一个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上,宿营于一大雨水池旁。(摘自张诚日记)
癸巳(初八日)。命大学士伊桑阿祭风雨之神及界外山川之神。
甲午(初九日)。上驻跸僧色地方。行在兵部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于四月初六日起程,向克鲁伦前进,应于何处会师。上曰:萨布素之兵来亦无及,兵马徒然劳顿。著萨布素近喀尔喀河择好水草处喂养马匹。可移文萨布素如之。谕内大臣等曰:兹已抵边界,自明日始,著列环营。
乙未(初十日)。上驻跸科图地方。扈从大臣佟国维、索额图、伊桑阿等奏:传闻噶尔丹之去已远,皇上当徐还,使西路兵前进。上召诸臣谕曰:朕以噶尔丹侵扰喀尔喀及外藩蒙古,故秣马厉兵,整军运饷,分路进剿,曲尽筹画,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务期剿灭噶尔丹而还。自兵丁以至厮役,无不思灭噶尔丹者。况尔大臣俱系情愿效力,告请从军之人。乃不奋勇前往,逡巡退后,朕必诛之。不知尔等视朕为何如人,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亲行仗剑,以建丕基。朕不法祖行事可乎。我师既至此地,噶尔丹可擒可灭,而肯怯懦退缩乎。且大将军伯费扬古兵与朕军约期夹击。今朕军失约即还,则西路之兵不可问矣。还至京城何以昭告天地宗庙社稷乎。佟国维等叩首谢罪。
5月10日(初十日)在很类似以前的地形下,我们向西北前进五十里,在科图宿营。(摘自张诚日记)
5月11日(十一日)我们继续宿营以使驮畜得到休息。早晨天气晴好,但日出后不久即刮起西北风,风力如此强烈,使空中充满沙粒和尘土,以致阳光被遮暗。傍晚风势减弱。入夜后,到半夜十二点钟风又起,后转南风。天空为云遮盖,天明时下了小雨。(摘自张诚日记)
5月12日(十二日)由于强风和寒冷,又怕下雪,我们仍旧留在原地。雪在下着,可能还要继续下去。整日刮着强烈的西北风,空气中充满沙土。(摘自张诚日记)
戊戌(十三日)。驾出汛界。至苏德图驻跸。谕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曰:尔往传谕后军,朕在瑚鲁苏台察罕诺尔地方驻营以待。著后军趱赴前来,毋疲劳马匹。
5月13日(十三日)我们向正北前进七十里,前五十里我们经过了皇帝规定的鞑靼地区地界,即蒙古人居住的地区,共分为四十九旗。在满洲人征服中国之前,这些旗也由满洲人统治。此地并无分界线,只不过是一座高山群山很多的山,现在此山顶上还有积雪。整日天气晴好,但早晨特别冷,有如北京的十二月气候。(摘自张诚日记)
己亥(十四日)。上驻跸瑚鲁苏台察罕诺尔地方。
庚子(十五日)。上驻跸瑚鲁苏台察罕诺尔地方。
辛丑(十六日)。上驻跸喀喇芒鼐哈必尔汉地方。宣化府总兵官白斌等率官兵迎驾。上谕曰:尔等俱经历战阵之人,若遇敌时宜各加勉励。
5月16日(四月十六日)我们向西北旅行五十里,地形依旧。在喀喇莽乃哈必尔汉宿营于一片大平原北侧十多里处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官员来到我们宿营地,他属于最有权势的蒙古亲王,是皇帝的亲戚。在皇帝的旨意下,他的上司派遣他到厄鲁特汗那里。佯称想联合厄鲁特反对满洲人。此官员被皇帝立即召见,他向皇帝叙述了厄鲁特汗对于亲王去信的答复。汗要他尽快和他联合,保证将派给他六万名俄国生力军。简言之,若他们能打败满洲人,他们将直接进军北京,若他们征服了皇朝,他们将伙分地盘。这位使臣还说厄鲁特汗郑重的接见了他。汗的身材高大,脸很瘦,看起来约五十岁。皇帝命令犒赏使臣白银一百两。对于他带来的消息感到喜悦。(摘自张诚日记)
5月17日,由我们的三千名汉人士兵,全部八旗兵中之两千名步兵,皇室卫队选出的八百人,八百匹蒙古马及一串大炮所组成的前锋部队在前面继续前进之际,我们休息了。上三旗士兵连同皇帝的卫队,此外还有大量的志愿参战者构成军队的主体,由皇帝亲自统帅。在他下边,有他的三个儿子,一名都统及皇室的主要大臣。后路部队由其他五个旗的旗兵组成,由都统及皇帝的两个儿子率领。(摘自张诚日记)
癸卯(十八日)。上驻跸席喇布里图地方。谕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前行八旗前锋兵、汉军火器营与四旗察哈尔兵及绿旗兵,统领不可无人。著皇长子允禔与尔前往统领行走。朕十九日在今日所驻席喇布里图地方停留。其八旗前锋、汉军火器营、察哈尔兵、绿旗兵,俱著于拖陵布喇克地方停留,等候御营。
丙午(二十一日)。上驻跸西巴尔台地方。谕行在兵部:大将军伯费扬古兵行稍迟,朕缓行以待之。可行文于成龙,乘此时将所运米作速陆续运至。至二十三日皆驻跸此处。
己酉(二十四日)。上驻跸察罕布喇克地方,至三十日皆如之。
5月27日(四月二十七日)我们休息,仍旧在等待着粮草的到来。对于前一天晚上作出的关于再延长两天等待粮草,然后再赶一天路程的决定,又开会议论了一上午。最后同意所有军队就地宿营,以等待伯费扬古率领的部队。(摘自张诚日记)
五月。丙辰朔(初一日)。上驻跸拖陵布喇克地方,至初四日。谕行在兵部:内府管骆驼首领郝尚图等星驰运米到此。著传谕:八旗夸兰大每旗给米三十石;古北口、宣化府、绿旗兵、给二十二日米及牛羊,其米经留贮不敷八十日者,亦著补给。
己未(初四日)。命左都御史于成龙将后运粮内六七千石速运至拖陵预备。其余米石俱留贮汛界近地、以备凯旋之用。
庚申(初五日)。上驻跸阿敦齐陆阿鲁布喇克地方。
辛酉(初六日)。上驻跸枯库车尔地方。
壬戌(初七日)。侦知噶尔丹所在。上躬率前锋兵在前。诸军鳞次翼张而进。兵威之盛,弥山遍野不见涯际,整齐严密肃然无声。驾至燕图库列图地方,将驻跸,地乏水,侍卫吴什率乡导等过一平山,忽见泉源涌出,水极甘美,且充用有余。上大喜。亟往视阅。立营掘壕。遂驻跸于西巴尔台。
癸亥(初八日)。驾抵克鲁伦河。谕各队领军大臣曰:噶尔丹若据克鲁伦河,我兵夺河交战犹稍费力。今观其不于此拒战而竟逃窜,是自开门户以与我也。除此地外,他处断不能拒我军。审其情形,必连夜逃遁矣,当轻骑急追之。是日,上驻跸额尔德尼拖洛海地方克鲁伦布隆。
甲子(初九日)。遣大学士伊桑阿、祭克鲁伦河之神。上亲率前锋兵穷追噶尔丹,噶尔丹仓皇遁走。是后数日,沿途大获所遗器械、帐房、食用等物。是日,距克鲁伦布隆十八里地方驻跸。
乙丑(初十日)。上驻跸扎克寨地方。
丙寅(十一日)。上驻跸克勒河朔。谕议政大臣等:噶尔丹遁状甚急,今我选兵急追,将重炮留于此站。著阿密达率兵驻扎克勒河朔。
丁卯(十二日)。上驻跸拖讷阿林地方。谕议政大臣等:噶尔丹逃窜已远,沿途溃散。今应选兵裹粮,蹑迹穷追。又谕:噶尔丹亡命奔逃,量已至巴颜乌阑矣。若我全军追赶,似不能及,应选兵轻骑追逐。除喀瓦尔达所领前锋二百外,其余前锋尽行派出。
戊辰(十三日)。上班师。驻跸克勒河朔地方。是日清晨五色云见。诸王、贝勒、大臣等奏言:噶尔丹肆行暴虐,皇上亲统大军出塞征讨,一应调遣粮饷营垒斥堠等事俱烦圣虑,筹画周至。噶尔丹震悚天威,望风鼠窜,庙谟骏烈,超越往古。今日功成振旅,臣等请行庆贺礼。上曰:朕自出师以来、惟欲前进、并不退却一步,或因驻跸处稍有未妥,欲回数步安设行幄,朕亦不允。
6月12日(十三日)分遣部队于黎明时出发,沿厄鲁特汗退却处直指克鲁伦河前进,不久皇帝随同其余部队返回,在距离克勒和朔四至五里处宿营。整日晴天。从早晨八点到中午很热。午后强烈西风一直吹到傍晚。(摘自张诚日记)
己巳(十四日)。上驻跸塔尔浑柴达木地方。
6月13日(十四日)我们向正东旅行十里。在群山峰谷之间再次渡过克鲁伦河。天空多云。整夜西北风。下午两点到傍晚下了大雨,使我们的牲畜有了饮水。我们在塔尔汗特柴旦宿营。
庚午(十五日)。上驻跸顾图尔布喇克地方。
14日(十五日)我们向东南方向旅行一百二十里。在顾图尔布拉克宿营。阴天,有强烈西、西北风,中午至傍晚大雨。本日有蒙古人报告说:孙思克军已和伯费扬古军汇合,并已经和敌人交战,但未谈及战争及胜利的情况。人们不相信他们。(摘自张诚日记)
壬申(十七日)。上驻跸西拖陵地方。
癸酉(十八日)。上驻跸中拖陵地方。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遣副都统阿南达奏捷。疏言…… 谨遵圣上预授之策。令官兵皆步行。噶尔丹率贼万许向前逆战。官兵奋勇、自未至酉击噶尔丹而大败之。分行追逐至特勒尔济口,剿杀三十余里,斩首二千余级,生擒百余人,俘获子女、驼马、牛羊、兵器、什物无算。得旨嘉奖,下部从优议叙。
甲戌(十九日)。上驻跸察罕布喇克地方。谕八旗大臣:尔等皆朕简用之人。今噶尔丹不能抗威,闻风而遁。诸大臣虽不得与战,惟约朿官兵,不扰沿途居民不饮酒,不妄行抢夺,善饲马畜,就水草小心牧放,不盗刈田禾,以饲牲畜,不践踏田禾,不遗一人一骑,全使到家,此即尔等之效力也。如肆行抢夺、遗留人马。事发、断不轻恕。又谕:天时炎热。应令厄鲁特降人暂居张家口外。俟丹巴哈什哈等口到后,酌给牛羊锅帐等物。交侍郎西拉加意照管。
乙亥(二十日)。上驻跸西巴尔台地方。
6月21日(二十二日)我们在喀喇莽乃哈必尔汗西南十五里宿营。我们在以前走过的路上支起帐篷。天气有时晴,有时阴,整日大风吹自北方。早晨西北风,下午东北风。(摘自张诚日记)
丙子(二十一日)。夏至。祭地于方泽。遣皇太子允礽行礼。上驻跸席喇布里图地方。留牧汛界蒙古王等行庆贺礼。上谕曰:尔等意中曾料朕此行可直抵克鲁伦,立奏大功而还,如是之速乎。朕尊为天子,富有四海,此番出征朕日食一餐,夙兴夜寐,栉风沐雨,每至一处朕皆步行。及闻噶尔丹确信,朕亲率前锋穷追。凡此特欲速灭凶寇,使尔等咸得安生故耳。今噶尔丹已灭。不但尔等永无侵扰之虞,得享昇平之乐。朕亦不复为尔忧劳矣。
丁丑(二十二日)。上驻跸乌喇尔几地方。
戊寅(二十三日)。上驻跸苏德图地方。
己卯(二十四日)。上驻跸科图地方。
庚辰(二十五日)。上驻跸塔尔奇喇地方。赐留牧蒙古诸王、贝勒、贝子、台吉等宴及白金。
辛巳(二十六日)。上驻跸和尔和地方。
壬午(二十七日)。上驻跸苏勒图地方。喀尔喀土谢图汗、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等庆贺剿灭噶尔丹,谢恩。上召入行宫抚慰之。各赐白金有差。
6月26日(二十七日)我们在苏勒图宿营。整日晴天,很热,后有微弱的西风使气温下降。土谢图汗及其弟喇嘛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向皇帝祝贺,皇帝是为他们而前来征战的。他们向皇帝赠送了几匹马,他赠送给他们几匹丝绸及锦缎作为还礼,皇帝在其帐篷内设盛宴招待。
癸未(二十八日)。上驻跸察罕诺尔地方。赐阿霸垓、苏尼特等各旗分修道、凿井、监牧人员白金有差。
6月27日(五月二十八日)我们在察罕淖尔宿营。(摘自张诚日记)
甲申(五月二十九日)。上驻跸噶尔图地方。
六月。乙酉朔(初一日)。上驻跸昂几尔图地方。谕户部、工部:天气炎热,官兵进口时,沿途应备冰水、梅汤、香薷汤,以供众人之饮。尔二部派官员速行料理。
丙戌(初二日)。上驻跸揆宿布拉克地方。
丁亥(初三日)。上驻跸滚诺尔地方。
戊子(初四日)。上驻跸诺海河朔地方。是日,皇太子允礽、大学士阿兰泰、户部尚书马齐、礼部尚书佛伦迎驾。
己丑(初五日)。上驻跸独石口。奏皇太后书曰:臣违圣母定省日久。惓切之忱、靡间时刻远塞徂征、荷天笃祐、诞奏成功凯旋。已于初五日进边口。……
谕大学士伊桑阿:朕进独石口,见今年麦禾俱盛。恐大兵陆续归时,或致践踏,或偷盗喂马。今将独石口至怀来县交侍郎多奇,自怀来县至京城交侍郎马尔汉,及随行部院官等率地方官沿途巡察,如有践踏田禾,偷取喂马者,立拏参奏。如有纵徇,必以军法从事。
庚寅(初六日)。上驻跸雕鹗堡。
辛卯(初七日)。上驻跸怀来县。
壬辰(初八日)。上驻跸清河。命皇太子允礽先回京师。
癸巳(初九日)。驾发清河。设卤簿。皇太子、诸皇子、诸王及在京文武大小官员出郭外兵里道旁跪迎。八旗护军、骁骑及近京闲散官员士民工商、耆老男妇夹道捧香跪迎。上由德胜门入,诣堂子行礼毕,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附:地名注释
沙河:,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地处昌平区南部。
榆林:即北京市今延庆区康庄镇榆林堡村。
怀来县:即怀来城,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沙城)东南旧怀来城,1951年,因修建官厅水库被淹。
石河:今北京市延庆区石河村。
真武庙: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北四十五里,北与赤城县相接,有真武庙。
雕鹗堡:即今河北赤城县南雕鹗。明初置浩岭驿,永乐中增置雕鹗堡。
赤城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位于张家口市东部、白河上游。
毛儿峪: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云州堡猫峪村。《张诚日记》记载,10日(初九日)我们旅行五十里。除经过一处很窄的山峡外,我们一直行进在丛山中的一个大山谷里,那里我们不得不攀登及下降。走完三十里后,我们经过一城镇名叫云州堡,有良好的城墙及城楼。我们在距此二十里的一小溪旁的一座半坍毁的碉堡处宿营。
独石口: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独石口镇,位于赤城县北部。有“朔方天险”,“上谷咽喉”之称,因城南有一特大孤石,城北是长城隘口,故合称独石口。《张诚日记》记载,11日(初十日)我们向正北进行三十里。在一和前者同样大小的山谷里,宿营于另一个有城墙的城镇,名叫独石城。整日天气晴好,虽然略有一点云。晚间我们测量了极星高度方位为41°36′,结果是从长城口起,每走十里方位差为5′。因而长城口的纬度应为41°41′。
齐伦巴尔哈孙:独石口外索忽河边,今沽源县石头城。
诺海和朔:在闪电河边,旧称上都河。
博洛和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黑城子。
滚诺尔:《张诚日记》记载“昆诺尔”,今正蓝旗上都镇西,意为“深井地方”。
揆宿布喇克地方:又称魁苏泊,今正蓝旗哈毕日嘎镇辉斯高村一带。
和尔博地方:此地不详。
昂几尔图地方:此地不详。
噶尔图地方:此地不详。
滚诺尔:这个“滚诺尔”和正蓝旗的“滚诺尔”只是名字相同,两处相距309里。
郭和苏台察罕诺尔地方:《张诚日记》记载“库尔查汗诺尔”。
瑚鲁苏台:《起居注》记为“胡鲁苏台”。
苏勒图地方:《张诚日记》记载“塞拉索瑞图”。
哈必尔汉地方:此地不详。
和尔和地方:此地不详。
格德尔库地方:此地不详。
塔尔奇喇地方:此地不详。
僧色地方:此地不详。
科图地方:此地不详。
苏德图:此地不详。
瑚鲁苏台察罕诺尔地方:《张诚日记》记载“我们向西北为主行进七十里。此地叫做胡鲁苏台察罕淖尔,此地草料比前途的任何地方都好。走完十里,我们经过一些埋在地上的大块大理石,其中一块刻有几个中国字,写着大明朝第三个皇帝,名永乐,当他去向蒙古和元朝王族宣战时,差不多在同一个季节,从此经过。蒙古王被洪武赶出中国。”
擒胡山为古山名,明代朱棣皇帝北征蒙古时所赐的一座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山顶上有明永乐皇帝朱棣北征时留下的石刻御制铭:“翰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并刻有’擒胡山灵济泉’六个大字。明军在此与北元势力虏酋本雅失里进行过激烈战斗。
喀喇芒鼐哈必尔汉地方:《张诚日记》记载“喀喇莽乃哈必尔汉”。

席喇布里图地方:此地不详。
西巴尔台地方:《张诚日记》记载“西巴尔台或西汗图”。
察罕布喇克地方:此地不详。
拖陵布喇克地方:此地不详。
阿敦齐陆阿鲁布喇克地方:《张诚日记》记载“伊度西卢伊尔鲁普拉克”。
枯库车尔地方:《起居注》记“祐库车尔”。《张诚日记》记载“茹库车尔或记作枯库车尔,湖名,距克鲁伦河一百七十里。”
西巴尔台:《起居注》记“颜土库烈图”。《张诚日记》记“燕图库列图”。《实录》记的比较详实,“驾至燕图库列图地方,将驻跸,地乏水,侍卫吴什率乡导等过一平山,忽见泉源涌出,水极甘美,且充用有余。上大喜。亟往视阅。立营掘壕。遂驻跸于西巴尔台”。
额尔德尼拖洛海地方克鲁伦布隆:此地不详。
克鲁伦布隆十八里地方:《张诚日记》记载“的克鲁伦河岸”。
扎克寨地方:此地不详。
克勒河朔:此地不详。
拖讷阿林地方:此地不详。
克勒河朔地方:《张诚日记》记“距离克勒和朔四至五里处”。
塔尔浑柴达木地方:《张诚日记》记“塔尔汗特柴旦”。
顾图尔布喇克地方:《张诚日记》记“顾图尔布拉克”。
西拖陵地方:此地不详。
中拖陵地方:此地不详。
乌喇尔几地方:《起居注》记“乌喇尔即”。
察罕诺尔地方:《张诚日记》记“察罕淖尔”。
康熙巡边戎装像
玄烨二次征剿噶尔丹后,为达到抚蒙古诸部、瓦解噶尔丹势力的政治目的,从康熙三十五年九月十九日到次年五月十六日,又二次率军“巡行北塞经理军务”,伺机消除或招降噶尔丹。玄烨九月十九(壬申)启行,至腊月二十(壬寅)回宫,共计九十一天。其中在归化城驻跸11天,在鄂尔多斯部驻跸22天。此出巡可谓是清代的一件大事。玄烨出巡塞外,巡视归化城和鄂尔多斯蒙古各部,虽未能剿灭或招降噶尔丹,但就部署北疆军务训练八旗将士及体察蒙古地区民情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对蒙古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康熙帝通过此次出巡,清醒地认识到控制归化城地区的重要性,所以他此后十分注意对该地区的政治控制 ,一直派得力的封疆重臣加以驻守。下面节选《圣祖仁皇帝实录》内容。
康熙三十五年九月巡行北塞经理军务
九月。辛酉(初八日)。谕户部尚书马齐、兵部尚书开音布等:噶尔丹窘迫已极,近朕差阿南达以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之兵,堵御其外。恐噶尔丹乘虚行劫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尔两部,檄总兵官王化行,如噶尔丹往彼处,即率兵往援,并谕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知之。
乙丑(十二日)。谕兵部:除前拨八旗前锋四百名外,再增发前锋四百名。朕于十九日发驾。令大兵先一二日起行。
壬申(十九日)。上巡行北塞经理军务。命皇长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八子允禩随驾。是日启行,驻跸昌平州。
癸酉(二十日)。上驻跸南口。
甲戌(二十一日)。遣官祭历代帝王。遣官祭城隍之神。上驻跸岔道。
乙亥(二十二日)。上驻跸怀来县城西。以招抚噶尔丹丹济拉敕书并所印刷蒙古文三百道,遣理藩院主事丹巴赍发大将军伯费扬古,令其颁示。
丙子(二十三日)。上驻跸沙城堡。谕户部:宣化府钱粮前已屡经蠲免,但比年以来所属各州县牧养军前需用马匹,又大兵络绎往来,各有支给经费。而供亿甚繁,殊劳民力。朕巡幸经临,深切轸念。著将康熙三十六年宣化府属地丁银米全与蠲豁。仍行文该抚,通行晓谕俾民间,均沾实惠、以副朕宽恤黎元至意。
丁丑(二十四日)。上驻跸下花园。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奏报:副都统祖良璧等败厄鲁特丹济拉于翁金。上谕议政大臣等:噶尔丹为我军所败,但存马匹衣服奔逃而出。食尽衣单、渐及寒冻、势在必亡。噶尔丹似此困极。虽不进讨、亦必灭亡。今但以招抚为要。故朕谕大将军,频遣噶尔丹降人往招之。噶尔丹今虽不降,其部落既散之后,自来归顺矣。
戊寅(二十五日)。上驻跸宣化府。赐宣化府骑兵、张家口步兵白金。谕曰:此银尔等可留家中日用。俟到张家口,再给米粮。尔等安营,可附近行宫屯扎,以便不时赏给。
己卯(二十六日)。上驻跸下堡。喀尔喀多罗贝勒根敦戴青遣使进贡请安。并奏言闻:皇上亲统大军灭噶尔丹,已自率兵从塞棱格向内而来,愿以擒噶尔丹自效。上谕:议政大臣等。根敦戴青久无音耗。朕甚念之。今遣使来奏剿抚噶尔丹之余党,则噶尔丹之灭速矣,朕心大慰。卿等亦必喜悦也,可著谕来使,如擒获噶尔丹,不必献俘,即在本处立决。命给喀尔喀多罗贝勒根敦戴青俸并赐裘帽等物。
辛巳(二十八日)。上出张家口驻跸察罕拖罗海地方。
壬午(二十九日)。上驻跸喀喇巴尔哈孙地方。
癸未(三十日)。上驻跸海柳图地方。
冬。十月。甲申朔(初一日)。上驻跸鄂罗音布拉克地方。
乙酉(初二日)。上驻跸胡虎额尔奇地方。
丁亥(初四日)。上驻跸昭哈。赐沿途穷窭蒙古及进牛羊人等白金有差。
戊子(初五日)。上驻跸河约尔诺尔地方。
己丑(初六日)。上驻跸巴伦郭尔地方。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疏言:今噶尔丹已远遁,臣遣回右卫兵一千,给马八百、匹骆驼一百二十头,令解至大同。得旨,著侍郎多奇收领牧养。
庚寅(初七日)。上驻跸瑚鲁苏台。先是,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大破噶尔丹于昭莫多,生擒男妇三千许,各给擒获之主。至是,上皆赐银赎出,使其父子、夫妇、兄弟完聚。
辛卯(初八日)。上驻跸磨海图地方
壬辰(初九日)。上驻跸喀喇乌苏地方。
癸巳(初十日)。上驻跸察罕布拉克地方。
甲午(十一日)。上驻跸喀喇河朔地方。
乙未(十二日)。上驻跸白塔。谕内大臣等:明日到归化城停止围猎,归化城商贾丛集,恐仆从或行骚扰。及土默特蒙古盗窃兵丁马匹,著交副都统阿迪严行禁止。
丙申(十三日)。上自白塔往归化城,至二十三日皆如之。卤簿全设。副都统阿迪等率官兵来迎。民间老少男妇皆执香集路旁跪接。是日,上驻跸归化城。
辛丑(十八日)。谕议政大臣等:噶尔丹窘迫已极,必亡命走哈密。著檄孙思克率所部兵赴肃州,至副都统阿南达处豫备。著将军博霁于西安兵内未行者选二千名,亦赴阿南达处,会同孙思克探噶尔丹往哈密声息,即行剿灭。
丁未(二十四日)。上由归化城驻跸衣赫图尔根郭尔之南。谕尚书马齐:朕询侍卫马武。知右卫兵丁步行者多食亦缺乏。可每人赏银三两。
戊申(二十五日)。右卫兵既到。上亲视赐食。命内大臣索额图等传谕曰。戎行效力我朝之常。朕欲剿灭噶尔丹。亲统大军进讨。噶尔丹望风逃窜。遇尔西路之兵遂大败之。尔等乏粮,步行,而能奋勇败敌,殊为可嘉。是以朕亲临赐食。尽免尔等所借官库银。加恩于得伤病故之人。众官兵叩首谢恩。欢声动地。
己酉(二十六日)。上驻跸达尔汉拜尚地方。谕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朕驻跸归化城地方,凡来降之人再四详问,皆言噶尔丹向哈密去。若果往哈密,则朕意以为擒获益易。哈密距嘉峪关十二日程,行走亦便。故朕意将所领兵竟赴宁夏。有调遣处可相机行事,必将噶尔丹擒诛。始惬朕志。但朕启行后噶尔丹及丹济拉等,若称投降而来。尔等兵力单弱,而右卫兵无马,朕虑及此故遣使与汝商酌。汝等会议速行奏闻。朕在湖滩河朔待之。
庚戌(二十七日)。上驻跸丽苏地方。
辛亥(二十八日)。上驻跸湖滩河朔地方,至十一月初四皆如之。
十一月。甲寅朔(初一日)。上驻跸湖滩河朔地方。
丁巳(初四日)。上驻跸湖滩河朔地方。命增给右卫兵冬春二季粮草。厄鲁特布达里来降。奏称噶尔丹见存千余之兵。数日来,食用困乏,天时寒冽,溃散逃亡及冻饿而死者甚多。又火药军器遗亡殆尽。其寨桑诺尔布、亦即日率众来降矣。上命遣布达里赴京。
戊午(初五日)。上驻跸喀林拖会地方。
己未(初六日)。上自喀林拖会渡黄河驻跸东斯垓地方。时天气温暖自喀林拖会东西数里外河水疾流,独我军济渡之处、冰坚盈尺上命军士等、分三路垫土、辎重渡河如履平地。众蒙古等咸惊讶。云从来黄河自北方寒处冻起。如此温暖河皆不冻。独在中间结成厚冰。不但未见亦所未闻也。
壬戌(初九日)。上行围。驻跸察罕布拉克地方。
癸亥(初十日)。上驻跸瑚斯台地方。
甲子(十一日)。厄鲁特诺尔布寨桑来降。授以散秩大臣。并赐御用猞猁狲貂帽。
乙丑(十二日)。上驻跸夸拖罗海地方。谕议政大臣等:视厄鲁特人携妻子来降则噶尔丹穷困已极,但噶尔丹乃极狡之贼,恐彼不得已来降,乘我兵不戒,窃夺零散喀尔喀财物逸去。应著侍郎满丕郎中桑隔,往善巴王汛界地方驻劄,不时差人出汛界外侦探,如有声息,即收喀尔喀入汛界内越大将军营安插。一面星速驰报。前已有文檄知。令满丕等到彼后口传旨谕大将军伯费扬古可也。
己巳(十六日)。上驻跸哲固斯台。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奏言:臣遵奉谕旨,于十一月十四日,遣侍郎满丕等驻扎他拉布拉克地方。哨探噶尔丹声息报闻。
丙子(二十三日)。上驻跸瑚斯台地方。
戊寅(二十五日)。上驻跸东斯垓地方。噶尔丹使人格垒沽英至。上命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尚书马齐询之。格垒沽英曰、我从前贸易来京,归时噶尔丹问天朝兵势何如。我言:进口时见城池甚多、各有兵镇守,人皆富足,兵之强否虽不得而知,但我等在寓所时有圣上亲近侍卫名苏达者来买皮张、年甚少、而所执之弓甚劲、我等俱不能开,以我度之,断不宜轻动。噶尔丹从此疑我,至丹济拉、乃我至亲。我既投降、彼亦必来归顺矣,奏入。上召格垒沽英谕曰:朕为天下元后。万国一家。喀尔喀、厄鲁特、向皆职贡本朝之国。朕初无偏徇,喀尔喀土谢图汗、执喀尔喀扎萨克图汗而杀之。又杀汝主噶尔丹之弟其曲实在喀尔喀后。喀尔喀为尔国所败、前来归朕。朕怜彼十万余身命、失其生路、受而养之。凡有人穷迫来归者,朕皆收养无分彼此、不但喀尔喀即尔厄鲁特今虽构兵、有来降之人、朕皆轸恤、各使得生路。量材授之官职虽被俘掳之人、皆赎还其妻子、完彼骨肉朕。岂以喀尔喀、厄鲁特有异视乎。前以噶尔丹无故阑入我境。侵内陆蒙古。朕遣兵败之于乌阑布通之地。尔主噶尔丹、窘极遁逃立誓不复犯边,朕向以至诚待人故不遣兵穷追。尔主逆天背誓、离其故巢、窃伏克鲁伦地方、侵掠纳木扎尔陀音。朕不得已、统兵出塞然仍再三遣使、约噶尔丹会盟修好。此朕不嗜杀人之心,尔主不自引罪、朕始整兵进讨。噶尔丹不能抗我军威、日夜奔逃、适遇西路预备之兵亦系噶尔丹先犯我军、故我师乃进战、大败之。汝今穷困至此极者、皆尔等自取非朕欲陵之也。尔既奉使而来、苐公言之毋隐,格垒沽英叩首奏曰、皇上仁育无私孰不倾心悦服,噶尔丹若迷而不悟、不归仁化、徒自取灭亡而已。
己卯(二十六日)。谕议政大臣等。天下当以仁感、不可徒以威服。今朕原无征噶尔丹之意、皆噶尔丹所自取且噶尔丹凶暴、朕惟待以宽仁、噶尔丹奸狡、朕惟示以诚信。尝览经史云、惟仁者无敌今噶尔丹穷迫已极、遣格垒沽英、前来乞怜、朕意仍欲抚之。……格垒沽英可仍遣回。
庚辰(二十七日)。冬至。遣噶尔丹使人格垒沽英还。
十二月。癸未朔(初一日)。
甲申(初二日)。召议政诸臣前。谕曰:朕谓噶尔丹、乃熟于战阵之狡寇、灭之必需时日,……噶尔丹被我军击败后。散者散降者降。故朕复亲临塞外、欲相机而行。今观陆续降人、及格垒沽英之言。噶尔丹穷蹙是实。朕意不忍悉加屠戮、不如抚而活之。
乙酉(初三日)。上驻跸湖滩河朔之南以御佩櫜鞬弓矢等物、赐大将军伯费扬古遣赴大军。
丙戌(初四日)。上驻跸秋伦鄂洛木地方。
丁亥(初五日)。上驻跸哈当河朔之西。
戊子(初六日)。上驻跸西尼拜星地方。
己丑(初七日)。上驻跸杀虎口城内。谕户部:朕惟治天下之要,惟以乂安民生为急,顾欲安民生,必除寇虐欲除寇虐,必事师旅。方今寰宇昇平,人咸乐业。独厄鲁特噶尔丹狂逆边塞,荼毒生灵。朕思为边境人民永绝后患,故特遣发貔貅,分道进剿,朕躬不惮勤劳,以今岁春月亲统中路大兵,深入无水草之地,直抵拖讷比。噶尔丹闻朕亲临,尽弃辎重,仓皇宵遁。适与西路大兵相遇,大败溃散,俘获其人口,其寨桑等来归甚众。而噶尔丹收残贼千余人,仍窜伏于枯伦百尔齐尔等处地方。朕因于冬月,复统军出边,相机剿抚,行抵鄂尔多斯。于是厄鲁特人民来归者,络绎相属。噶尔丹力穷势蹙,亦遣格垒沽英具奏乞降。随经颁示敕谕,许其归顺。惟是噶尔丹,乃狡诈叵测之人,其果否来降,未可深信。应仍厉兵秣马,待来岁出师扑剿,务绝根株。比年以来,军前需用马匹,在大同府属牧养者甚多措办草料等项,虽俱支用正项钱粮而供应浩繁,殊劳民力。但必此贼尽灭,然后边外蒙古赖以辑宁,而在内生民,亦获休息师旅之兴,大非得已该郡官民,尚各勉力急公,勿以烦苦为虑。朕兹从边外,回跸云中,深轸民力之艰,用沛特恩,以示宽恤。康熙三十六年,大同府属州、县、卫、所应徵地丁银米,著全与蠲免俟。噶尔丹殄灭之后,朕自诞布德音涣敷庥泽。尔部即行文该抚通行晓谕,俾咸悉朕惠爱黎元至意特谕。
庚寅(初八日)。上驻跸右卫城内。
壬辰(初十日)。上驻跸左卫城内。
癸巳(十一日)。上驻跸高山城东。
甲午(十二日)。上驻跸大同府城内。山西巡抚倭伦布政使甘度总兵官康调元等来朝。
乙未(十三日)。上驻跸望关屯。哈密回子额贝都拉达尔汉曰克遣使奏言:若噶尔丹来,臣等相机竭力擒之。若闻声息,陆续奏闻。上以其诚心内附。特赐蟒袍貂帽金带等物。
丙申(十四日)。上驻天城。
丁酉(十五日)。上驻跸北旧场。
戊戌(十六日)。上驻跸宣化府城内。
己亥(十七日)。上驻跸旧保安城内。
庚子(十八日)。上驻跸怀来县
辛丑(十九日)。上驻跸昌平州城内。谕巡城御史等:隆冬煮粥赈贫,定例自十月朔起至岁终止。今岁歉收,饥民觅食犹艰,著展限两月。
壬寅(二十日)。驾发昌平州。皇太子、诸皇子及在京文武大臣等迎驾,上由德胜门入。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命大将军伯费扬古:酌发总管观宝官兵,前往大同,整治器械,牧养马匹,预备明春出征。
大同古城
附:地名注释
昌平州:位于北京西北部,今北京市昌平区。昌平自西汉设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昌平,取昌盛平安之意,具体位置大概为现在的居庸关往南一带。
南口:今北京市昌平区下辖南口镇。
岔道:岔道古城在八达岭外。据《延庆州志》记载:“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今宣化)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治为北路。”故得名“岔道”。根据考古报告,公元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岔道城开始修筑,历经三十余年终于建成,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现为八达岭镇岔道村。
怀来县城:旧怀来县城,被官厅水库淹没。
沙城堡:今怀来县城,沙城镇。
下花园:今张家口市下花园区。
宣化府:今张家口市宣化区。
下堡:即今张家口市。历史上张家口有两个城堡,北边为上堡,南边为下堡。明宣德四年(1429),明将张文卿沿清水河西岸、据张家口隘口七里筑军事城堡,称“张家堡”。隆庆五年(1571),明朝与蒙古俺答汗部达成互市协议,俺答汗受封为顺义王,并在宣府、大同等地设立马市。宣府的马市就在张家堡北五里处。万历四十一年(1613),明朝在互市地建新堡,取名“来远堡”。两堡南北相对,张家堡在南,称“下堡”,来远堡在北,称“上堡”。下上两堡,也就构成了张家口的城市基础。
察罕拖罗海地方:察罕托罗海为蒙古语,汉语意思为白头岭,今崇礼县石嘴子乡察汗托罗村。
喀喇巴尔哈孙地方:喀喇系蒙古语黑色,巴尔哈孙系蒙古语城,合起来的意思是黑色之城,即兴和旧城,今张北县城一带。
海柳图地方:又称哈留台、哈柳图、海流图,为蒙古语,汉语意思为有旱獭的地方,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海流图乡。
鄂罗音布拉克地方:鄂罗音为蒙古语,汉语意思为顶,布拉克也为蒙古语,汉语意思为泉,合起来即顶泉或山泉,即今尚义县石井乡南部的水泉梁村。
胡虎额尔奇地方:蒙古语,胡虎也即库库、呼和,汉语意思为青色的;额尔奇(齐)汉语意思为崖、土坎,合起来为青色的土沟坎。今大青沟村西南之大青沟河。
昭哈:蒙古语,意为双湖,位于今察右前旗。
河约尔诺尔地方:蒙古语,意为西河或左河,位于今察右前旗与丰镇市交界区域。
巴伦郭尔地方:蒙古语,意为西河或左河,位于今察右前旗与丰镇市交界区域。
瑚鲁苏台:蒙古语,意为有榆树的地方,今称海流素太,位于今丰镇市。
磨海图:也写作穆海图,蒙古语,意为有蛇的地方,位于今卓资县东30里,旧为察哈尔镶红旗辖地磨海图。
喀喇乌苏地方:又称“喀喇乌素河”,即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大黑河上源。《清一统志·归化城六厅》,黑河“源出镶蓝旗察哈尔东北七十里海拉苏台坡,名喀喇乌素,西北流有纳扎海河、安达河、朱喇马台河皆东北来会”。
察罕布拉克地方:旧为“察哈尔镶蓝旗察汗布拉克”。今卓资县大榆树乡厂不浪村。
白塔:即万部华严经塔。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四十里白塔村西南、丰州故城西北角。
归化城: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其西南五里为绥远城,1913年和绥远合并,改名归绥县 (后设归绥市) 1928年为绥远省会。1954年改为呼和浩特市。
衣赫图尔根郭尔之南: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白庙子镇之南。
达尔汉拜尚地方:此地不详。
丽苏地方:此地不详。
湖滩河朔地方:此地不详。
喀林拖会地方:今喀林托会。
东斯垓地方:今准格尔旗境。
察罕布拉克地方:此地不详。
瑚斯台地方:《起居注》记“胡思泰”。今准格尔旗境。
夸拖罗海地方: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
哲固斯台: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吉格斯太乡。
秋伦鄂洛木地方:此地不详。
哈当河朔之西:此地不详。
尼拜星地方:此地不详。
杀虎口城内:杀虎口是一个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的景区,紧邻晋蒙两省交接处,地形险峻,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它是明长城北部的关口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右卫城:右卫城位于山西朔州今右玉县境北部。自古以来为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是明清时期的军事重镇。
左卫城内: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的左卫镇,地处怀安县的西部,靠近洋河岸边。
高山城东: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与左云县的交界处。
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
望关屯:此地不详。
天城:此地不详。
北旧场:此地不详。
旧保安城:旧保安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旧保安城原为保安州的治所,俗称旧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