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成年的皇子有17位,但是参与夺嫡之争的只有9位皇子,那意味着还有8位成年的皇子并没有参与夺嫡。其中,十五子和十六子的生母是七品知县的女儿,母系家族势力太小,没有资本参与夺嫡。
一:平庸皇子逆袭成为铁帽子亲王。
雍正继位后,对于没有参与夺嫡的康熙皇子也给予了善待。雍正元年,皇太极的孙子博果铎过世,他是康熙的堂兄,膝下无子。正好未参与夺嫡的十六子允禄还没有晋封爵位,雍正爷就命他过继给博果铎为嗣子,承袭铁帽子庄亲王的爵位。
十六子允禄因生母地位较低,直到康熙末年还是皇子的身份,雍正元年为了笼络人心,送给十六弟铁帽子亲王,这让允禄十分的感动,深受皇恩的他肯定会感激涕零,报效朝廷,效忠新主。本来以为自己是个平庸的皇子,赏封一个贝勒已经很不错了,这个恩赐让允禄从未想过。
既然成为了铁帽子庄亲王,雍正朝命他担任过正黄旗、镶白旗和正蓝旗三旗的都统职务,在八旗中树立了较高的地位。
二:乾隆朝授予议政大臣,受到弘皙密谋影响。
乾隆元年,尊为皇叔的允禄担任事务总管大臣,主要对军国大事进行负责管理,并且还兼管工部事务。弘历为了鼓励十六叔,还赏赐他亲王双俸的待遇。
乾隆三年,出任理藩院尚书,并且还充当玉蝶馆总裁。只可惜,次年受到弘皙密谋的影响,尚书职务被撤掉,亲王双俸的待遇停掉,并罚俸五年。不过,总体上来说这个惩罚还是比较小的,毕竟允禄的铁帽子亲王保住了。
事情停息后,再次复出,担任乐部事务总管,后还授予议政大臣。
三:和硕庄亲王世系。
(1)二代庄亲王:爱新觉罗弘普(1713-1743年)
允禄膝下有10个儿子,但是长子早年夭折,无名字。弘普是二子,长兄夭折后,他就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子,他的庄亲王爵位是死后追封的,生前并没有承袭亲王爵位。
乾隆元年,父亲在朝廷担任总管事务大臣,弘普得以被赏封固山贝子爵位。次年,掌管銮仪卫事务,成为了堂兄弘历的天子近臣。乾隆三年,奉旨掌管镶蓝旗满洲都统事务。
四年,和父亲允禄都受到了弘皙密谋的影响,固山贝子爵位和銮仪卫职务都被革除了。五年,事情平息后,授予宗人府右宗人事务。
乾隆八年,31岁的弘普离开人世,后追封世子。24年后,追封为和硕庄亲王爵位。
(2)三代庄亲王:爱新觉罗永瑺(1737-1788年)
永瑺是允禄的长孙,出生于乾隆朝。
乾隆八年,此时允禄在世,但是永瑺的父亲弘普去世,父亲生前是固山贝子的爵位,因此永瑺先承袭了奉恩辅国公的爵位。
乾隆二十年,赏赐乾清门行走,次年奉旨掌管健锐营事务。二十二年,接替父亲的职务,掌管銮仪卫事务。
乾隆二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二年,先后出任了镶黄旗满洲副都统、镶黄旗汉军副都统、镶黄旗蒙古都统、正黄旗觉罗学事务总管、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乐部事务总管、玉牒馆总裁、正红旗满洲都统、盟长、宗人府事务总管、左右两翼宗学事务总管等。从担任的这些事务来看,基本上与祖父允禄还是重合的。祖孙两人在乾隆朝得到了重用,孙子永瑺更是青出于蓝。
期间,乾隆三十二年,祖父去世后,父亲已经离世24年了。因此,朝廷先追封父亲弘普为和硕庄亲王,然后永瑺再承袭和硕庄亲王爵位。
(3)四代庄亲王:爱新觉罗绵护(1783-1841年)
绵护是永蕃的长子,祖父是允禄的儿子,被赏封奉恩辅国公爵位。那么,永蕃承袭了辅国将军爵位。去世后,绵护本来是承袭奉国将军爵位。
嘉庆三年,绵护被授予二等侍卫。嘉庆十二年,赏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毕竟担任侍卫与皇帝见面较多,有机会获得赏封爵位。
嘉庆十八年,族伯永瑺去世后,铁帽子庄亲王爵位闲置已经25年了。因此,绵护就在这一年奉旨承袭和硕庄亲王爵位。
嘉庆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先后担任正黄旗蒙古都统、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阅兵大臣、奉旨管理健锐营事务。直到道光二十一年去世。

(4)四代庄亲王:爱新觉罗绵哗(1786-1845年)
长兄绵护有幸承袭了铁帽子庄亲王,可惜膝下无子,作为弟弟的绵哗于道光二十年承袭了和硕庄亲王。此前,绵哗在嘉庆十年被朝廷赏封了奉国将军。
成为庄亲王的绵哗,四个月后就开始担任宗室职务,被授予右翼近支族长。后来,绵哗在朝廷就没有担任过其他的职务了。
(5)四代庄亲王:爱新觉罗绵课(1763-1826年)
绵课是永珂的儿子,由于伯父永瑺无嗣,于乾隆三十九年奉旨过继为嗣。但是过继后直到乾隆五十三年,将和硕庄亲王赏还给永瑺这一支后,绵课才得以承袭庄亲王爵位。乾隆晚期的这几年,绵课被赏赐佩戴三眼花翎,并且赏赐内廷行走,后奉旨管理镶白旗觉罗学事务。
嘉庆朝:
嘉庆四年至嘉庆六年,绵课先后奉旨管理正红旗蒙古都统、署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署理正白旗汉军都统、阅兵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后缘事发生后,被革去了一切差事,包括庄亲王爵位。
嘉庆八年,绵课被朝廷再次启用,但是并未恢复亲王爵位。先奉旨去督促裕陵工程善后,回京后赏赐三眼花翎并且给予内廷行走。
嘉庆九年,署理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嘉庆十年,署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六月兼任镶红旗蒙古都统,九月署理正红旗汉军都统,是一个月又缘事被停职。
嘉庆十四年后,又恢复这些八旗职务。还担任了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事务、阅兵大臣、宗人府宗令、正蓝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御前大臣、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道光四年,赏还了庄亲王的爵位。
(6)五代庄亲王:爱新觉罗奕仁(1824-1874年)
奕仁是绵哗的长子。道光二十三年,被朝廷赏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并授予三等侍卫。道光二十五年,父亲绵哗去世,次年奕仁承袭和硕庄亲王爵位。道光二十八年,担任右翼近支族长。直到咸丰元年,赏赐三眼花翎;次年赏赐御前行走并穿着黄马褂。咸丰七年,担任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的事务总管。两年后,授予御前大臣。这一年因病开缺所有职务和俸禄。咸丰九年至同治十三年,一直在家赋闲养病。
(7)六代庄亲王:爱新觉罗载勋(1854-1901年)
载勋是奕仁的次子,长兄载纯2岁夭折,载勋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子。
同治十一年,20岁的载勋被赏赐散秩大臣,并且还赏封了不入八分辅国公。
同治十三年,载勋承袭和硕亲王爵位。
直到光绪十三年,载勋才得以启用,先担任右翼近支族长,次年奉旨管理近支宗室婚嫁事务,并管理镶红旗觉罗学事务。
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载勋被授予内大臣,掌管左右两翼宗学事务,正蓝旗蒙古都统、正蓝旗汉军都统、奉旨管理雍和宫事务、镶白旗汉军都统、宗人府左宗人。
光绪二十六年,出任九门提督,官居从一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岗位,一般皇帝会选择亲信任命。
这一年九月缘事被革爵。
(8)六代庄亲王:爱新觉罗载功(1859-1915年)
载功是载勋的四弟,同治七年恰逢大考被赏赐花翎。光绪六年,载功被赏封二等镇国将军。光绪二十八年,二兄载勋被革爵后,载功奉旨承袭和硕庄亲王爵位。年底奉旨管理正红旗族长事务。
光绪三十一年,授予内大臣事务。
民国四年离开人世。
(9)七代庄亲王:爱新觉罗溥绪(1882-1933年)
溥绪虽然是宗室成员,但是他的生母是道光帝女婿景寿的女儿,因此溥煦的舅妈是恭亲王的长女。光绪十五年,授予荫生身份。光绪二十九年,参加宗室考封,被封为了不入八分辅国公。
民国四年,父亲载功去世后,次年溥绪承袭了和硕庄亲王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