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马占山,绝对算得上是战场上的铁汉子。从绿林小子到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他的经历简直可以写成一部战争史诗。
“九·一八”事变那会儿,蒋介石那边唱的是“不抵抗”,马上将就充耳不闻,人家直接挽起袖子,准备干一场硬仗。那时候,他的士兵问他:“咱们真的要打吗?大家都没动静啊。” 马占山头也不回地说:“动不动别人的事,咱打咱的!”
他的骑射本领在当时可是出了名的,每次战斗前,他都跟士兵说:“跟我上,冲呀!”
最传奇的是,日本人抓了他的儿子来威胁他,想让他投降。他二话不说,直接回信:“儿子是我的,但国家是大家的,爱咋咋地!” 这事传出去后,不知道多少人拍手叫好,就连敌人都得佩服他的硬气。
唯一一次重伤,还是因为打猎不小心,这可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只不过美人换成了野兔。
从“九·一八”事变到解放战争,他历经风雨,不仅是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得给他点个赞的坚韧将领,简直就是东北的活雷锋。他在北平的和平解放中也立了大功。
02
马占山这个人,他的故事就像是从小说里跳出来的,小的时候身体虚弱,却又有着过人的胆识,能在严苛的环境里长大,这种剧情,光听听就觉得是英雄的料。他在那炭窑屯里放羊,不仅放,还练起了骑马,可能他心里早就想,将来肯定要做个不一样的牧童。
有一天,一对老头老太太带着个小姑娘来到炭窑屯,一看就是遭了难的。马占山的妈,刘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留下这家人在屯子里住下了。
这个小姑娘叫杜赞义,没多久就被送到马家当童养媳。两个小家伙就这么在一起长大,像是命中注定的伴侣,不过这爱情故事里还夹杂着点现实的苦涩。
1897年,家里更是困难,杜赞义要到处去借粮食。她到一个家里去借粮,结果那家人不但没借,还冷嘲热讽。这时候杜赞义只能硬着头皮,回去。
马占山听了,心里那个气啊,但他也知道这气吞下了,将来要让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看看,他对杜赞义说:“别哭,将来咱们让他们借粮的时候,咱们借他们一箩筐的金子,看他们还嘲笑不。”
03
那年头,马占山的日子真不好过,母亲和兄弟姐妹去世后,家里只剩他和老爹还有两位“家庭成员”勉强凑个家。他为了让这个家不饿肚子,就到蒙汉交界地放牧,顺便还学了蒙族的骑射技术。
但是好景不长,1903年,马占山决定回家乡多挣点钱,结果在一个叫姜崴子村的地方,为一个姓姜的大地主放牧。这姜大牙,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一匹马如果打个喷嚏都能怪到放牧的人头上。
有一次,一匹马走丢了,姜大牙直指马占山把马偷卖了。马占山一听这话,差点没气炸了肺,但他也知道单凭一张嘴怎么都说不过人家,毕竟人家是大地主,他就是个放牧的。
姜大牙一气之下,把马占山绑,警察们也不问青红皂白,见是大地主送来的,就把马占山吊起来拷问。
那警察一个劲地问:“你到底偷没偷马?老实交代,少受点罪。”
马占山那倔劲上来了,咬着牙反驳:“你们爱信不信!”
警察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马占山那心里苦啊,但就是不肯屈服。
04
为了捞出来马占山,马父自家麦青都得卖掉,就为了赔个根本没丢的马。当那失踪的马又自个儿跑回来的时候,他爹和儿媳妇儿那个急啊,这下子,马占山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不得找个地方撒撒气才行。
那姜大牙,真是个爱钱如命的主,连已经跑回来的马他都不认,非得把钱揣兜里才安心。马占山这才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他老爸:“你说你呀,怎么就这么老实?这种人就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不久后,马占山一咬牙,一跺脚,把家什丢了,落草去了。那黑虎山上的哥们儿们一看他来,那是相见恨晚。马占山手里一把好枪,一身绝活,不用多久,就被众兄弟推为山大王了。
马占山坐在山寨里,环顾四周,不由得感叹:“这名字还真是注定的,马占山,不就得占个山嘛!”
时间一晃几个月过去,马占山带着他的小弟们,夜里直接杀到姜大牙家里去了。姜家一看这阵仗,吓得魂飞魄散,一个劲儿地磕头:“马大王,您说个条件,留条狗命吧!”
马占山看着这帮曾经嚣张的人如今跪在地上,他冷笑一声,挥挥手说:“今天老子心情好,不想见血。但得让你们知道,钱再多,也挡不住老子的拳头!”
打完姜大牙后,他并没真的对姜家下狠手,这可把姜家吓出一身冷汗,也让旁观的村民们都暗暗点头。大家都说,马占山这个占山大王,更像是在树立一种“草莽英雄”的形象。
这事儿传出去后,马占山的名声大震,让那些欺软怕硬的土豪们都得掂量掂量,这山里还真是藏着龙,马占山这个龙,不是好惹的。
05
那年头,日俄在东北掐架,弄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马占山看着自己的土地和人民被外国大佬们欺负,心里那个火啊,比他山寨里的篝火还要旺。他想,光在山里做个小霸王也太没出息了,是时候给自己找个大舞台了。
日俄战争一结束,沙俄把人撤了,清政府看着这帮原来的匪徒,也想利用一下,毕竟人才难求,还是得靠这帮曾经的山大王维护地方稳定。于是,就下了个招抚令。
马占山听说后,跟他的小弟们商量:“兄弟们,咱们这草莽英雄的日子也该结束了,是时候洗手不干,为国效力了。再说了,山里虽好,那也没前途啊。”
他的小弟们一听,虽然有点舍不得山寨的自由快活,但也知道跟着马占山有肉吃,就都点头同意了。
于是,马占山带领着他的“弟兄们”下山,正式接受清政府的收编。地方官一看到马占山这号人物,眼睛都亮了:“这不就是咱们需要的人才嘛!”
就这样,马占山开始了他的新生活,换了个战场,但这次是为了更大的目标——国家。
06
1911年,马占山被奉天后路巡防营的统领吴俊升看中,吴俊升对他说:“马哨长,你这身手,这豪气,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从今往后,你就跟着我,咱们一起闯荡。”
马占山哈哈一笑,回他一句:“吴统领,能跟您混,那是我的荣幸,咱们就一起搞点大事情吧!”
1916年,那个叫巴布扎布的人搞了个所谓的“满蒙帝国”,还挑起了勤王师扶国军的旗号,结果打起了张作霖的主意。张作霖一听这事,火大得很,马上找到吴俊升,两人一块儿策划怎么收拾这烂摊子。
吴俊升拍着马占山的肩膀说:“马少校,这回又得靠你了,咱们得给那帮人点颜色看看。”
马占山听后,信心满满地回答:“放心吧旅长,让他们来一次,咱们打他们回去一次,让他们知道咱们东北军不是吃素的。”
结果真是如马占山所说,他领着自己的骑兵,一路追打,直接把叛匪打得落花流水。在突泉的战斗中,马占山以少胜多,单枪匹马,将敌人击退,甚至一度传说他是铁打的战神再世。
战后,马占山的声望水涨船高。对于他将一半的马粮减给灾民的举动,人们都竖起了大拇指,纷纷称赞:“马师长不仅会打仗,对百姓也有情有义,真是我们的民间英雄。”
直到1925年,郭松龄起了反,马占山又一次出马,结果不仅将郭松龄一举擒获,还在营口方向大获全胜。这一战,又让他的军旅生涯画上了浓厚的一笔。
不过,对于后来枪决郭松龄夫妇的事,马占山心里总是有些不是滋味。在一个酒后的晚上,他对身边的老兵说:“打仗咱们不怕,但这枪毙人的事,老子心里总是过不去,这毕竟是命啊。”
老兵摇摇头,安慰他:“战争就是残酷的,咱们也是命令如山,不得不为。”
马占山叹了口气,望着远方的星空,轻声说:“也是,战争从来都是残忍的,只希望这世上少点仇恨,多点和平。”
随着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马占山被调往河南,开始了新的生涯,但他的心里,永远装着那些战场上的苦与乐,以及那份对平民的深深关怀。
07
九月十八,日本关东军悄无声息地搞小动作,把辽宁和吉林两省占了个干净。接着,眼看着他们又朝黑龙江省虎视眈眈。这下子,马占山可坐不住了,他这一辈子最恨别人在他家门口晃悠。
事情要从1928年说起,那时候马占山的老上司,也就是张作霖和吴俊升,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得粉身碎骨,这仇恨可不是一般的大,马占山每每提起,那怒火就不打一处来,心里默念:“这笔账早晚得算清楚!”
到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还在那边唱“避免冲突”的老调,马占山听了直摇头,心想:“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避免冲突?日军的铁蹄都快踏到脖子上了,还避什么冲突!”
事变后不久,张学良派了个电报给他,让他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拿着电报,激动地对身边的部下说:“看到没有,咱们有正当的理由了,这不是打仗,这是正义的展示,咱们得让那些日本鬼子知道,东北的土地上,还有真正的汉子!”
10月19日,他带着步兵李青山团直奔齐齐哈尔。行军途中,部下有人问:“师长,咱们这么急匆匆的,真的能挡住日军的进攻吗?”
马占山回头一笑:“挡不住也得挡,就算是拼了老命,也得让他们知道,想占咱们的地,没那么容易!再说了,咱们不是去送死,咱们是去让日本鬼子送命!”
这股子劲儿,把所有人的胆子都壮了。马占山在前线指挥如同家常便饭,他的骑射技巧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日军也得承认,这不是一般的对手。
08
10月20日下午,马占山在那新建的大礼堂举行就职典礼。
马占山在台上郑重其事地发表演说:“各位,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咱们家园守牢。要是有人敢来捣乱,那就别怪我马某人不客气了,咱们得一起力挽狂澜。”
演讲结束后,他还特别给南京政府发了个电,那电报写得文绉绉的,差点没把马占山累个半死:“本人于今日到达省城。眼看局势一触即发,愿各位赐予关照,共保家国。”
就职后不久,马占山立马开始组织防务,把朴炳珊任命为城警备司令,还募集了一团步兵。他对朴炳珊说:“咱们这治安得加强,你就当个大门神,谁敢来捣乱,直接让他们有来无回。”
同时,他还对商人们下了道:“大家都是出来混的,别因为赚钱损了咱们的名声。囤货居奇那是小道,大家都要自觉,不然我这小黑屋随时欢迎你们。”
为了把防守做得铁桶一样,马占山还组织了商民自卫团,“你们每个人都是护城河的一块砖,武器我来提供,费用咱们大家一人一点,一起抗日。”
这一系列动作,把马占山塑造成了一个真正的人民英雄,不仅手段硬核,说话还带着点街头幽默。他的这番作为,让所有人都感到既亲切又震撼,这就是马占山式的领导风格:硬中带软,严中带宽,确保黑龙江省这块地,坚不可摧。
09
马占山在省城刚坐热了座位,日本关东军就来敲窗户了。这不,日本驻齐齐哈尔领事馆的林义秀带着一帮子人冒冒失失地突然来访,意图给马占山出个难题。
林义秀一进门,就拿出一封信:“看在和平的份上,您还是老老实实下台吧,把位置让给张海鹏,咱们日本人保证一切顺利。”
马占山听完,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把信扔到一边,一本正经地说:“哟,这么急着让我退休啊?我这老骨头还挺能折腾的呢。”
第二天,林义秀没放弃,又带人来了,这次的要求更加无理:“中国军队得撤出江桥,让我们日本人修桥。”
马占山一听,差点没笑出声来:“您这是来搞笑的吗?南满铁路跟洮昂路的债务关系你也敢管,债主能代债务者修桥?这逻辑哪学的?告诉你,江桥的事洮昂路自己会搞定,不用您操心。”
但日本人的皮厚着呢,不肯就此罢休,很快又来了通牒:“嫩江桥不能用于军事,双方军队都得撤退十公里,等我们修好了再说。”
马占山这回更加不客气,直接回复:“您这是在逗我吗?桥还没修,就想定规矩?先修好再说吧,不然谁知道您修的桥能不能走人呢?”
马占山的态度明确,那就是’我就在这里,不信你能拿我怎么样’。对于日本人的种种无理要求,他不但没采取迎合的策略,反而是一副’来者不拒,走者不送’的架势,让日本人哑口无言,只能暗自咬牙。
10
随后,马占山在省城的军事会议上,气氛紧张得能用刀切开。赵仲仁这位后来的大汉奸跳出来,一本正经地说:“我们这点破铁不成材的武器,还不如早点撤。”
马占山听后,那气得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拍案而起:“听听这话!我马占山当这一省的主席,能跑就跑?今天就算是战死沙场,我也绝不当一个亡命之徒!”
马占山这边急中生智,立马调动兵力,搞了个大包围。他这策略,差点没让日本人气得鼻子都歪了。
11月4日,日军派出四千人大军,还有飞机和铁甲车,想要强攻江桥。马占山一听这消息,马上带着他的部队迎了上去。到了江桥那边,可没那么简单,日军火力全开。
战斗打得火热,马占山在前线指挥,边喊边冲:“兄弟们,咱们的家在这里,退后就是海!今天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活!”
官兵们受了激励,个个都士气高昂,视死如归。就这样,一场声震中外的血战在嫩江河畔打响了。日军想过江桥?先过马占山这一关吧!
战斗中,马占山还能边打边调侃:“看看,这倭寇还真是不看日历的,不知道今天是’不让日’么?”
那天晚上,日寇想着趁黑摸鱼,没想到马占山早有防备,他那脑子转得比电扇还快。徐宝珍和他的队伍蹲在江边的蒿草里,仿佛在看夜戏似的。等日寇一靠岸,这帮人突然间火力全开,日寇那叫一个措手不及,直接就是人仰马翻,船翻人仰,一片混乱。
第二天,日寇不死心,调头又来,这次还带上了张海鹏的伪军当炮灰。马占山看着这阵仗,冷笑一声:“这不是送菜来了嘛!”
战斗进入白热化,张殿九的部队刚到,就像打了鸡血似的,马占山一挥手:“小张,带你的人先冲,咱们后面跟上,给敌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战斗打到最激烈时,马占山站在前线,飞机轰炸、炮火连天,他还能在炮火中抽根烟,指挥得风生水起,完全不把日寇放在眼里。
到了中午,日寇的宾本步兵联队和高波骑兵联队基本被打残,马占山这时候才拍拍衣服上的灰尘,对着身边的士兵说:“看看,这就叫不自量力,他们以为自己是纸老虎呢,还不是被我们一顿揍得找不着北。”
之后,马占山又赶到江桥北部河套指挥,对着张殿九说:“小张,咱们再来个大扫除,把这帮日伪军扫地出门。”
11
马占山这时候真是被逼得只能退到三间房,但这哥们儿骨头硬得很,他把部队整顿得像个铁桶一样,立了三道防线,坚决抵挡日寇的进攻。
当日寇开始改变策略,从硬碰硬转为软刀子,开始搞政治攻势,加上军事压力,还天天派飞机来低空轰炸,简直就是不让人停口喘息。这不,马占山还得时时刻刻提防小动作。
他这段时间真不好过,整个抗战就像在玩一场赌博,日军越来越猖狂,叛军张景惠还在那边放冷枪。
当张景惠打来电话,那语气里满是“来吧,跟我一起混”的意思。马占山听了,差点没笑出声来,他心想:“这小子,真当我马占山是三岁小孩儿啊?”
马占山回答得直接又带点儿幽默:“听你的话,我差点被感动了。但你说,咱俩谁跟谁啊,我马占山是打小就练的铁骨铮铮,绝不是那种见风就是雨的小草。你要是喜欢跟日本人谈心,那您就自便吧,我可不陪。”
张景惠那头听了,差点没把电话摔了,半天挤出一句:“你这是自寻死路!”

马占山笑着回道:“死路一条也比做叛徒强。我这人生来就喜欢探险,日本人的脸我还没见够呢,怎么能这么轻易就给他们跪下?再说了,我还得在这儿等着看你上演叛徒的下场呢,挺有趣的。”
挂了电话,马占山召集手下的将领,开了个小会:“各位,我们现在是背水一战,日军那边压力大得很,但咱们更不能示弱。记住,即使是最后一人,也得站在战场上。”
他的话让大家都振奋了精神,一个个拍胸脯保证:“马主席,跟着你,我们铁了心了,打不过,咱们也得把他们拖垮!”
12
当张南均和李含川来到克山,带着“和平”的旗号劝马占山降日的时候,马占山那是一口回绝,他的态度硬邦邦的,就像他的铁骨铮铮一样:“老张,你这老东北的长官,我还是挺尊重的。你要是能自己做主,不受小日本指使,我马占山今天就听你的。但要是你也成了日本人的傀儡,那我宁愿当这抗日的顽固分子,绝不当亡国奴!”
张和李二人听了,脸上挂不住,尴尬地走了。马占山这一番话,直接把他们劝降的企图打得粉碎。
日军不依不饶,从长春又调来了援兵。到了11月22日,他就在塔哈尔河、宁年站这些要点布下防线。
在海伦,马占山忙着重组抗战政府,给整个黑龙江省打了一针强心剂。他不仅在国内外大声疾呼抗日,还整顿军队。他还发了个电给在广东开会的国民党大佬们:“兄弟们,东北要是丢了,国家就完了。你们在那边开会,能不能别只顾着内斗?现在是时候把心思用在一起抗日上了。咱们如果团结一心,还怕这帮日本鬼子?”
13
马占山那阵子可真够呛,损兵折将不说,日寇还像秋后的蚂蚱一样跳来跳去,四面楚歌。民国中央政府呢?那简直是石沉大海,一声不吭,马占山的急电发出去就像是扔进了黑洞。
在这种时候,马占山还得硬着头皮继续抗战,他在前线冻得跟冰棍似的,却还得想办法打日寇。面对那帮日军和张海鹏的伪军,他不禁感叹:“这帮家伙,真是比冬天还要冷。”
一次,在策略会上,他跟部下们说:“你们看,中央不管不问,咱们就自己来。咱们就像老北京的胡同猫,日寇越是来,咱越得挺住。”
他的部下都精神一振,其中一个连长还开玩笑说:“咱们这是在打游击还是在玩捉迷藏呢?”
马占山哈哈一笑:“捉迷藏也得捉出个日寇来!”
马占山知道,日军一旦援军到达,情况就更难办了。他决定做个大胆的决策,集中兵力准备反攻,夺回齐齐哈尔。他把这计划告诉了张学良,希望能得到些支持或反馈。
等了好几天,张学良那边还是没信儿。马占山有点不耐烦了,对着电话又是一顿操作:“张司令啊,您那边是不是电话坏了?我这里可是日寇压境,您给个声儿行不行?”
终于,在两天激战后,他的部队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成功地让日军后退了。这让马占山又看到了一线希望:“看来这帮日寇也不是铁打的,咱们这把火烧得正旺呢!”
在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的情况下,马占山决定自己来,集中所有力量,准备在敌人最不注意的时候给他一个狠的。他对部下说:“咱们这就是独立团,独立自主,靠自己!”
14
当日本帝国主义左一个诱降,右一个歼灭,想把他吓得屁滚尿流时,马占山那可不买账,反而更坚决地反抗。
在关东军要求歼灭他,马占山笑着对他的部下说:“你看,这些日本人还真是矛盾的集合体。一个想快刀斩乱麻,一个想慢慢磨。他们自己都乱套了,还想让我乱套。”
就在日本军方内部争执不休的时候,马占山和他的将领们却坚定信念,继续在东北大地上顽强抗战。他们一边组织防御,一边期盼民国中央政府能派遣援军。
1932年2月4日,马占山发出的支电中,他侃侃而谈,指出了日本的种种弱点,仿佛在告诉全世界:“这帮日本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咱们完全有机会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这番豪言壮语在海内外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识之士纷纷点赞,不过,在蒋介石对马占山这种硬核抗战态度显然不太受待见。
就在这时,日军不甘心失败,又从锦州调来了援军,企图一举将马占山围歼。马占山见状,只好苦中作乐地对部下开玩笑:“看来咱们又要大展身手了,日本人这是专程给咱送枪送炮来的,可别客气,好好收着。”
15
面对日伪的连番诱降和各种骚扰,马占山那是一点都不买账,他的立场硬得就像东北的冻土一样,一点都不给面子。
当溥仪派人拿着那所谓的“北路总司令”的职位来诱惑他时,马占山差点没笑出声来,他回了一句:“告诉你们的皇帝,我马占山可不稀罕这个,我这不是缺官戴的。”
到了后来,板垣带着一大帮记者和特务硬闯过江,想要和马占山“友好会谈”。马占山先是接见了记者团,对他们说:“各位朋友,你们也看见了,这些日本人除了会拍照,就是搞些小动作。他们今天来,不过是想让我穿上日本的马甲,但我告诉你们,我这身衣服是绝不换的。”
会谈中,板垣滔滔不绝地提出了所谓的“东亚和平”和“彻底合作”,还不忘提出让马占山变更抗日举动,听得马占山差点没打个哈欠:“您这套我听多了,换换新花样吧?至于那第二项,您说的那个合作,咱这可是坚持原则的人,东北这块地,是咱中国的,不是哪个来了就能占的,您还是省省力气吧。”
第二天,日伪报刊果不其然地开始瞎编乱造,把会谈描述成马占山投降。马占山看后直摇头:“这招数也太低级了,连小学生编故事都比这强。”
于是,马占山立刻发表通电,直言不讳地澄清:“各位看官,昨天的照片你们也看到了,那只是个合影,别听日伪胡说。我马占山的立场从未改变,咱是真抗日的,绝不和那些侵略者同流合污。”
16
马占山这回算是玩了一把大的,他在抗日的棋盘上做了个惊天动地的虚招—假投降。想想也是挺戏剧化的,他这是把自己当成了那个老狐狸,把日本人当成了猎人,准备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里反过来吃掉猎人。
当他和多门会面,多门可算是一头雾水,这马占山前一秒还在江边硬抗,现在突然跑来谈和平,这转变也太快了点。多门问马占山:“你之前为什么要和我们战斗,现在怎么又想和谈了?”
马占山耸耸肩,一脸正经地说:“打你们是因为你们太欺负人了,我们中国人是好说话,但不是好欺负的。至于为什么现在来和谈,因为打得你们太惨,我怕你们受不了。”
多门又问:“那之前嫩江一战,你们打得我们很惨,你现在一个人过来,不怕我们报仇?”
马占山摆摆手:“怕什么!中国有句古话,士可杀不可辱,你们要是敢动我一根头发,我手下的兄弟们还能让你们好过?”
接着,多门想知道马占山对黑龙江省的想法,马占山说:东北地界你们不能动,你们日本根本吃不下这么大的盘子,多门听了,感觉这条件还真是清新脱俗,不像是个即将投降的人能提出的。但马占山还补充一句:“你们要是听我的,我可以考虑和你们和谈。如果做不到,那我宁死不屈。”
这场谈判,多门其实心里没底,但还是答应了马占山的条件。
马占山这一出,可谓是高明的战术退让,实则智取,给了日军一个下不来台的局面,同时也给自己争取了重整旗鼓的时间和机会。
马占山这回真是上了贼船,以为是去喝杯茶,结果人家端上来的是一碗大锅粥。一开始还以为是响应臧式毅那一套“联省自治”的好戏,结果走进会议室一看,不是演戏,是挖坑。
进会场的时候,记者们围得水泄不通,抢着给他拍照。马占山内心OS:“这不是红毯,是通向断头台的台阶啊。”他一看这局面,直接拉响了内心的警报。
会议上,那几位所谓的“四巨头”开始讨论什么“新国家建设”,马占山这才意识到,这不是个普通的圈套,这是个大坑。他赶紧装病:“哎呀,我这老毛病又犯了,得回去休息休息。”
回到海伦后,没几天就被封了个伪省长的名头。他心想:“这不是给我戴高帽呢么,明摆着是个金箍套。”
不出所料,第二天日方就来了个公函,里面写得清清楚楚:一切事务得让日本顾问点头才行。马占山看了,直摇头:“我这不是省长,是日本人手里的跳棋。”
到了3月8日,日本土肥原还要他去长春见溥仪,参加什么伪满洲国成立典礼。马占山去了,嘴上说着恭敬,心里却早已画了无数个圈圈:“这不是宴会,这是送行。”
当他正式成为伪军政部长和黑龙江省长后,日本的各种控制更是让他喘不过气来。日方的顾问三天两头找茬,甚至还要查他在江桥时的军费和捐款。马占山这下真是坐不住了,心想:“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嘛!”
终于,马占山决定,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他对身边的密信人说:“这个火坑太热了,咱得跳出来。在这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得找条生路。”
17
到了3月31日,马占山见日本人已经完全放松警惕,他就把所有能带的都带上了,然后一大早,就带着他的部队,悄无声息地撤出了齐齐哈尔。
马占山一脱日本人的魔爪,不仅没消停,反而又举起了抗日大旗,心情大好。一回到克山,他就像个边关老将军,立马召集了李杜、丁超等一干抗日将领,准备开个抗日头脑风暴。
他们一聚在拜泉,马占山一开口,就跟播放抗日电影似的:“各位啊,我这逃出来,不是为了晒太阳的。前段时间我跟日本人说和,那不是真心的,只是在摆脱他们之后给大家凑一场团聚。”
在会议上,马占山的激情演讲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他说:“我们现在虽然是生死关头,但我们不能就这么趴下了。咱们是军人,是要用生命去报国的。至于那些名誉得失,那些是过眼云烟,咱们要做的就是拿起武器,给日本人一点颜色看看。”
他接着说:“我马占山活到今天,也没学会咋样,但有一点我清楚,就是无论活到哪天,我都是那个愿意为国家挥洒血汗的马占山。”
4月3日,各部代表都到了,马占山看着这帮为了抗日而聚集在一起的热血男儿,他说:“看来咱们是想法一致,那就好办,咱们要统一行动,南中北三路,给日本人一个围追堵截,看他们往哪逃!”
会上大家都振奋异常,纷纷拍桌子点头:“说得对,咱们就应该这么干!”
马占山到了黑河后,一干活就是大刀阔斧地重新组织省政府和军署,摆出一副东北边防副司令兼省主席的架势。
到了五月,马占山不甘寂寞,回到海伦,这时候,黑省东部的民团、义勇军总共七万余人,气势如虹。
5月15日,马占山亲自上阵,带着三军直奔哈尔滨。他走到哪儿,日寇就怕到哪儿。但就在呼兰地区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程志远这个家伙被日寇收买了。
5月31日,马占山在海伦开会,一副流浪汉头目的样子:“听着,咱们现在虽然吃紧,但还得活蹦乱跳。能守就守,不能守咱就跑,总之得在移动中找机会,敲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18
马占山在兴安岭的林子里,手里只剩下十一粒子弹,身边还跟着五个能打的。日本兵就像那帮自找没趣的野狗,步步紧逼,不知天高地厚地往枪口上撞。
面对日本兵的搜山,马占山跟他的五个伙伴藏在树里,气氛紧张得能挤出水来。眼看着那八个日本兵一步一步逼近,马占山低声跟伙伴们说:“看我的眼色行事,等他们够近了,给他们一个’惊喜’。”
随着日本兵的逼近,马占山一声令下,他们像打靶一样,一枪一个准,八个日本兵应声倒地。他们迅速拾起地上的枪和子弹,“用敌人的子弹打敌人”,简直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突围后,马占山带着余部用草根树皮解馋,到了龙门县,马占山又开始联络各路义军,打起了攻打齐齐哈尔的主意,虽然力量分散,最终没能成功,但这场抗日游击战,让日寇也足够头疼。
虽然节节败退,但成功撤至苏联,这一撤不仅是逃生,更是为了将来能有重新集结反攻的力量。马占山在苏境内回顾这一切,可能会哼一句:“兵败如山倒?不存在的,这不,老子还活着呢,迟早有一天,咱还得回去收拾他们!”
19
马占山这趟出国游历回来,本想继续抗日,结果一见蒋介石,提的是来要碗饭吃的,这话一出,蒋介石想了想,觉得给马占山一个军事委员会的职位,似乎能让这位硬汉安静一阵。
后来,马占山回到天津,归隐了一阵子,日本特务机关还是不放过他,派了五个人来下毒手。这帮特务太不专业了,居然在他打牌时想动手。马占山打牌的时候是全神贯注的,对方想趁虚而入,结果被于学忠给截胡了。
到了1936年,马占山更是参与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支持张学良、杨虎城的抗日行动。
1937年,马占山回到南京,一进蒋介石的办公室就直接开口:“委员长,我是来找你要把儿的,咱得有把儿才能抗日啊!”蒋介石听了,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然后苦笑着摇摇头,把东北挺进军司令的职位摁到马占山手上:“行了,你去把日本人往死里打吧。”
8月24日,马占山一踏进大同,心里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立马着手组织新军,各种招抚收编。到了9月13日,当日军进攻大同的时候,马占山一看形势不妙,就立刻抽烟,深吸一口说:“看来咱们得玩点大的了。”
战斗一触即发,马占山和他的骑兵兄弟们在大黑河一线苦苦抵抗。那时的战场,火药味和马蹄声混合在一起,马占山在火力全开的战场上跳来跳去,仿佛在跳探戈。他看着敌军的坦克和飞机,挠挠头说:“这玩意儿还真多,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到了13日,敌人三面包围,情况危如累卵。马占山那是真的火了,指挥部队一路苦战到傍晚。他在最危急的时刻,大喊一声:“撤!保命要紧!”率领残部撤到了高阵地。
经过这一役,马占山深刻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和强悍。站在阴山的山脉上,他望着那条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要道的垭口,深吸一口气说:“日本人要过阴山去西北,那他们得先问问咱的枪答不答应。”
20
3月份,日军的罔本部携带伪蒙军三个师来包围马占山,情势看似凶险。但马占山从不相信’绝境’这个词,他说:“包围?那是给咱们练兵的好机会!”随后,他带领部队从黄河一带一路打到阴山山脉,不断地袭击敌人,像个不安分的战场游侠。
到了4月1日,他的部队已经在敌后翻云覆雨,马占山对这些俘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说:“听好了,咱们都是炎黄子孙,不是日本人的棋子。这句话记住了没有?”
这些俘虏被他的豪气和情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挺进军。马占山开心地说:“看,这就对了!咱们多一个人,敌人就少一个人,这账还不好算么?”
到了10月,马占山部队在张北敌人老巢附近搅得日寇一地鸡毛。日军慌不择路地从阴山山脉赶来,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七昼夜的激战后,马占山虽然退至固阳一带,但仍未失去斗志。
最惊心动魄的是,卧病中的马占山闻战事紧急,立即跳起来,不顾身边警卫的拦阻,挥刀冲杀,说道:“老子没死,谁也别想轻松!” 在这次冲锋中,尽管他的警卫和身边将领纷纷牺牲或受伤,马占山仍旧带领部队突破重围,显示了他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到了大青山后,马占山再次面对敌人的围剿。经过八昼夜的血战,他终于在榆树背一战中将敌人击退。他说:“咱们这是打鬼子,不是打太极,直接了当,来而不往非礼也。”
最后,当蒋介石将他的部队划归胡宗南统辖时,马占山不无讽刺地笑着说:“咱们这是抗日,不是打麻将,竟然还要搞联合指挥?看来上面的大佬们还真是闲得蛋疼啊。”
21
在哈拉寨,马占山那是真正的一把手,从建书院到育婴堂,忙得不亦乐乎。他一边把部队整编得跟剪头发一样精细,一边还把文化建设搞得风生水起。你要说他多面手,那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他建的忠烈祠,简直成了当地的景点。
但马占山治军,那可是严的很。他有句名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对待违纪的士兵,那叫一个狠。
马占山在哈拉寨这七年,可以说是深得民心。当地人看他不仅打仗英勇,建设有方,还治军有道,自然是感激涕零。
1946年被任命为东北副司令长官,马占山在北京那边喝茶晒太阳,根本没去就职,心想:“东北那边水太深,我这把年纪还是稳当点好。”
到了1947年4月,蒋介石和高层的电话催得紧,马占山只好硬着头皮到沈阳,在职期间,马占山发现自己连动个兵都做不到,深感这副司令不过是个挂名。1948年,看着形势一天不如一天,他想:“老蒋这是要玩完了,我得为自己找条后路。”于是以治病为名,飞回了北京。
当天津解放后,蒋介石还想用飞机把他接去南京,马占山直摇头:“南逃?那没意思,我还是留在北方吧,况且我这有几个老部下,不可能抛下他们不管。”
22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马占山淡出了政治舞台,过上了隐士一样的生活。
11月29日,马占山的病情突然恶化,临终前,他对着围在床边的亲人们说:“我是抗日老兵,眼看咱们国家强大起来了,我这就瞑目了。你们年轻人啊,要好好的,别给我丢脸。”说罢,就安详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