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北安县始建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中心和后方基地,赵尚志、李兆麟等抗联名将就在这里打击日寇。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安成为黑龙江省省会,省政府驻北安县。

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北满根据地中心之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在此建立。1945 年12月《黑龙江日报》报社在北安成立,第一张《黑龙江日报》诞生在北安。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沈阳五一兵工厂搬迁到北安,建立了共和国早期最大的枪厂即(626)国营庆华工具厂;于是北安就有了“北国枪城”,共和国枪械摇篮之称。

黑龙江省北安国营庆华工具厂,军工代号(626),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枪械生产企业。庆华厂的前身是沈阳90兵工厂,1950年由沈阳迁至北安县东大营。庆华厂是我国在五十年代初创建唯一冲锋枪厂。庆华厂是延续了东北军,日本侵略者,国民党政权的老军工企业。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迁至黑河地区的北安县,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工企业。庆华厂最著名枪械就是在朝鲜战场上大放异彩打出威名的50式冲锋枪,以及后来中国军队装备最多的56式冲锋枪和54式手枪,庆华厂在我国军工枪械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庆华厂也是北安县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六十年代初,地师级的庆华厂党委书记兼县团级北安县委书记,让黑河地委书记不知怎么领导北安。庆华厂有9个职工家属住宅区,一村、二村、三村、四村;525库、新厂、南大营、西岗、北岗居住区,遍布北安城。当时北安城区总人口不到10万人,而庆华厂职工和家属就有近6万人,半个北安是庆华由此而来。

庆华厂建在北安县城东部的高地之上,原来是日本侵略军的一个军营,北安人称为“东大营”。庆华厂进驻后进行了改扩建,庆华厂按照生产流水线布局,厂内分成5个大区块,大部分车间呈东西走向。厂内有纵横6条主干线。一条专用铁路由北安火车站由南向北,从二村职工家属住宅区穿过直通厂内。庆华厂区略呈方形,占地面积45.7万平方米;工厂四周是两米多高的土壕沟,外层是带刺铁丝网,土壕沟上是高压电网,厂武装民兵日夜巡逻,戒备森严。工厂四门都有武装警卫室,厂民兵持枪守卫,只有出示工作证的人才可以进入厂区。

四个职工家属区把庆华厂围在中间,工厂东门外为三村职工家属住宅区,北门外为二村职工家属住宅区,南门外为五二五库住宅区工厂西门外是一村住宅区,是庆华厂正门方向;庆华厂办公大楼背东面西,四层的大楼当时已经是北安城最高的建筑。厂办公大通体白色,大楼端庄典雅,舒展大方;办公楼前面的大广场,由大块水泥方砖铺成,又大又平显得格外庄重而神圣,让人心生敬畏。

广场西侧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沙土路,往北是二村住宅区,这条向南的沙土路上有朱德题字的庆华文化宫,庆华幼儿园,庆华职工医院,烈士公园,五二五库住宅区。

庆华文化宫是朱德总司令视察庆华厂的时候特批建造的,当时是黑龙江省最大的集文艺演出,大型集会和发映电影一流场地。文化宫正门前是一条向西直通北安城的主大街;向西依次排列,大路北侧是庆华招待所,庆华职工大食堂、庆华商店。大路南边文化宫西侧是一村工人家属住宅区,庆华粮站、庆华邮局、庆华浴池、庆华理发店等,这里是庆华厂主要的商业区。庆华厂的梽志性牌楼庆华门也座落在此,庆华门前面是庆华铁路专线,再往西过了庆华子弟中学就是北安主城区。

庆华厂西‬南‬角‬是北安烈士公园‌,这座烈士公园是抗联老战士于天放发起捐款修建的。于天放曾经被日本军队关押在东大营内,后来奇迹般逃了出来,建国后成为黑龙江省的高级干部。北安烈士公园于1949年8月1日正式建成,早于庆华建厂,紧邻庆华厂东南角。

军工记忆·半个北安是庆华

后来庆华厂扩建,北安烈士公园被庆华医院和五二五库工人住宅区包围在其中,成了庆华厂专用公园。当时庆华厂在烈士公园内增设了灯光蓝球场和排球场,烈士塔前的广场成了举办全厂职工运动会场地,冬季又成为庆华厂职工滑冰场。

庆华厂是祖国军工的摇篮,是所有军工人的向往的地方;哪里有56式枪厂,那里就有庆华人的身影。当时庆华厂已经成为国内“十大军工”之首。56式冲锋枪和54式手枪第一底图的技术资料由庆华厂掌控,并且有修改权和解释权。后来根据国家统筹安排,这两种枪支的技术资料和生产工艺也陆续扩散到全国其他兵工厂生产。

庆华厂以56式冲锋枪和54式手枪为底图先后包建和援建了北京 558 厂、襄阳9616厂、重庆 5027 厂、建昌 5506 厂、天水 5206 厂、许昌 126 厂以及贵阳等17家军工企业和研究所。并且向全国枪械制造企业输出各类技术管理人才5000多人。

1975年我在甘肃平凉参加工作的时候,两个生产枪械的军工厂都有庆华厂来的技术干部;朱福全在丰收厂担任生产副厂长,程默林在华丰厂担任机动科科长。庆华厂对共和国的军工贡献真是功不可没!

同时庆华厂也为国外培养了许多军工生产和管理人员;根据国家安排,庆华厂陆续帮助越南建立三条56式冲锋枪和54式手枪生产线。帮助阿尓巴尼亚建立枪械生产企业,培训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在庆华招待所和庆华厂和厂区经常可以看到苏联、朝鲜、越南、阿尓巴尼亚、非洲实习生的身。

庆华厂有自己的文化宫,有自己的文工团。工厂组建了男女篮球队,乒乓球队,射击队,狩猎队,打魚队⋯⋯庆华厂有自己的子弟小学、中学、技校;庆华厂有自己的报纸叫“庆华园”。

六十年代初,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也开始恶化,苏联在中国边境地区屯集重兵,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当时庆华厂所在的黑河地区紧邻苏联,边境形势十分紧张。根据黑龙江省军区指示,位于黑河地区的嫩江、北安、德都、孙吴、逊克五县‌迅速组建武装民兵团,由黑河军分区指挥。另外专门指示地处北安县的庆华工具厂组建庆华民兵师,直属省军区领导。

我记得当时庆华民兵在烈士公园广场操练,一面红色绸缎大旗迎风飘扬,大旗上绣着五个金黄色大字“庆华民兵师”,显得特别威武。许多家属小孩站在广场四周,民兵们白衬衣,灰蓝色劳动布背带裤,清一色的五六式冲锋枪引来围观的小孩们纷纷喊叫。当时庆华厂年满十八岁至四十岁的干部职工都是民兵师的战士,都是统一的着装,一起训练。庆华民兵师的装备都是工厂自己生产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庆华民兵师是庆华厂的骄傲。

北安县因为有了庆华厂而扬名全国,北安因为有庆华厂而繁华。庆华厂辉煌无比。庆华厂风彩无限;文化宫的电影,文工团的演出,文化宫里的图书馆是我们吸收知识的源泉。五一工人运动会是我们一年中最盼望的盛会;夏日夜晚,烈士公园灯光球场看蓝球。八一军旗飞扬,庆华民兵师列队广场。冬日溜冰场上庆华人大展雄风。 庆华农场是果园是菜园,庆华水库是我们最大的乐园。庆华,我们梦中的庆华⋯⋯

2005年,庆华厂宣布破产,这个建厂55年的中国第一枪厂轰然倒塌。一个曾经为共和国军工事业立下赫赫功绩的企业在改革的大潮中倒下,共和国在为庆华厂流泪。庆华厂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改革的大潮中庆华厂也有过不少机遇,上天也曾眷愿过庆华,赐予过庆华,但把握机遇的人,却让这个共和国的骄子倒下了。

庆华人黯然失色,毫无办法,失望与绝望交缠,这不是他们的错。他们知道,庆华厂已经成为历史。中国第一枪厂倒下了,庆华将不会再有往日的辉煌;全国各地的庆华游子们,今后只能在博物馆里相遇庆华,回味以往庆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