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许姬传

 编辑丨牧遥斋

评引丨靳   飞

文末开启评论功能,欢迎您留言分享





旧文丨许姬传忆:梅兰芳为何不听齐如山的话,非要在美国上演《刺虎》《汾河湾》等戏?原来是他的决定!

梅兰芳在美演出《刺虎》高清修复上色录像
(AI上色修复:大谷Spitzer)

评引摘录

  筹备在美国公演,形成了两个阶段,这就等于是给齐如山划出一条楚河汉界,把他的功劳限定在前一个阶段里,说“在国内筹备是齐如山出力最多”,而在后一个阶段里,许姬传不再容忍齐如山的染指,明确指出,“到了美国则张彭春总揽一切”。许姬传还在《梅兰芳表演体系的构成和影响》文里,正面介绍张彭春的贡献(见下文)。许姬传的这段叙述极为重要,披露出来的是梅兰芳在访美期间一个扭转乾坤的重大举措,就是临阵易帅,取消了齐如山的发言权与指挥权,而把帅印交到了仿佛是从天而降赶来帮忙的张彭春手中。

——靳飞




戲評


    梅兰芳与美国观众第一次见面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伍梯云(原注:朝枢,伍廷芳之子)公使在中国驻美使馆里招待美国总统以下官员及各界知名人士数百人,除了胡佛总统不在华盛顿,副总统以次都出席了,南开大学张彭春教授适应美国某大学之聘来美讲学,也应邀观戏。

    那天,梅兰芳演《千金一笑》,终场后,张教授到化妆室向梅先生道乏,梅问:“今天的戏,美国人看得懂吗?”张答:“不懂,因为外国没有端阳节,晴雯为什么要撕扇子,他们更弄不清楚。”梅兰芳紧握张教授的手说:“这次我们的计划以自编的古装歌舞剧如《天女散花》等为主,大都情节简单,照您的说法要另选剧目,请您帮忙代我重新组织安排一下。”张彭春说:“我愿意帮忙,讲学也可以推迟些日子,但必须得家兄伯苓的同意。”梅兰芳说:“好!我立刻打电报给冯六爷,请他转达令兄伯苓先生,您就和我一起到纽约。”

    到纽约后,接到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电报,同意他弟弟参加梅剧团。梅兰芳请张彭春担任导演并负责演出,这是梅剧团第一次建立“导演制”。张彭春和大家开了一个会,他说:“外国人对中国戏的要求,希望看到传统的东西,因此必须选择他们能够理解的故事。中国戏的表演手法唱、念、做、打,但这些都是为剧情服务,外国人虽不懂中国语言,如表情动作做得好,可以使他们了解剧情。每次演出剧目要多样化,如同一桌菜肴具备不同的色、香、味,才能引人入胜。我主张以传统戏为主,武打古装戏作为片段,服装、化装要配搭。帔、褶、蟒、靠、厚底靴、长胡子、大头、贴片、彩鞋、花脸、净脸等,要注意色彩图案的调和。” 接着就和大家协商,选定三个戏单:

一、《汾河湾》、《青石山》“剑舞”、《刺虎》。

二、《贵妃醉酒》、《芦花荡》“羽舞”、《打渔杀家》。

三、《汾河湾》、《青石山》、《别姬》“杯盘舞”。

    这些剧目的故事、扮相、色彩都是经过仔细研究、反复推敲而定的。

梅兰芳演出《刺虎》的海报宣传图


END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