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位于我国中部,连通四面八方,被称为“九省通衢”。在这片“荆楚大地”上,诞生了屈原、孟浩然、王昭君、李时珍、张居正在内的无数名人,也是三峡和葛洲坝所在地,可谓人杰地灵。
湖北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领地。东汉末年,魏武帝曹操,在湖北赤壁,与周瑜展开决战,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到了唐代,湖北航运逐渐繁荣,引得崔颢和李白等诗人,来到黄鹤楼等地,留下无数千古名篇。
南宋末年,元军与宋军在湖北襄阳,进行了长达6年的攻防战。到了明清时期,武汉水运进一步繁荣。尤其清代末年,洋务运动兴起,张之洞等人,在武汉兴办了汉阳铁厂在内的不少近代工业。
那么,旧社会的湖北各地,是个什么模样的呢?就让我们从下面的这些老照片中,去感受一下吧!
武昌城墙
△1915年的武昌古城墙,依山势而建,易守难攻。远处城墙下,一座座白墙黑瓦的房屋,随着城墙一直延伸到远山之下。
武昌大东门
△1900年的武昌大东门,也叫宾阳门,是武昌古城的9座城门之一。武昌古城,是清代湖广总督府的所在地,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一声响,东方既白。
汉口
△1905年,从武汉的龟山上北望汉口,房屋鳞次栉比,不见尽头。画面中,长江和汉江,在“中国第一角”南岸嘴交汇。
仔细看的话,照片左侧的江面上水运繁忙,江边停满了货船,帆船的桅杆,密密麻麻的连成一片。
荆州古城角楼
△1920年的荆州古城角楼。夕阳西下,古朴的角楼,在红霞的映照之下,显得更加的美轮美奂。
宜昌的江边村落
△1911年,宜昌一处江边的村庄。村子里的人靠江而生,江边的这些船只,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他们靠着这些船,在江上打鱼运货,维持生计。
天然塔
△1911年的宜昌天然塔。位于长江北岸,七层宝塔,从下到上,一层一层依次收窄。八面八棱的塔身,有棱有角,十分平整,犹如刀削斧凿。这座始建于晋代古塔,历经千年,至今仍在。
黄鹤楼
△1871年的武汉黄鹤楼,建于蛇山的黄鹄矶之上,三层飞檐,远远看去,如一大群黄鹤,在长江边展翅飞翔。
△1871年的黄鹤楼近照。楼阁四周,每一根立柱,屋檐上的每一道瓦棱,都清晰可见。
南面的牌匾上,写的是“南维高拱”。东面露出半面的牌匾上,写的是“远举云中”。
宜昌古城
△1920年的宜昌城远眺,整个宜昌城尽收眼底,一看就看到了宜昌南湖。长江的码头边上,停靠着数不清的商船,江岸边的一排西式楼房,属于当时的太古洋行。
洪山宝塔
△1900年的武汉洪山宝塔,位于洪山南麓的宝通禅寺里,这座7层宝塔,始建于1280年,由于塔高44米,所以历时11年才建成,至今仍然伫立在宝通禅寺东北部。
宜昌码头
△1920年,长江宜昌段的一座小码头,好几艘船停泊在码头上,一大队工人们正在卸货,对面的山峦高低起伏,景色优美。
义冢塔
△1920年,荆州城外的一座义冢塔,四周是一大片坟地,埋葬着的,都是漂泊逃荒而去世的人们。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远处荆州城墙上的一排垛口。
荆州古城护城河
△1920年,荆州古城下的护城河,河面十分开阔,当时从荆州护城河,可以畅通南北,所以河面上停泊行驶着许多船只。
黄石港码头

△1930年的黄石港码头,一眼望去,城市的房屋紧靠长江,码头上停泊着一艘游轮,船上搭载着满满一船人。
荆州古城小东门
△1920年的荆州古城公安门,也就是小东门,隔着护城河看过去,十分壮观。
荆州古城
△1920年,荆州古城内的景象。街道两侧,都是青砖砌成的平房,街道上行走着零零星星的人。
晴川阁
△1905年,从武汉龟山上俯瞰晴川阁。建在高台上的晴川阁,比周围的建筑好出很多,站在上面观江景,颇有遗世独立之感。
照片中,万里长江上白帆点点,视线越过远处城市的房屋,可以看到天际处,左侧的沙湖,还有右侧的蛇山、珞珈山和洪山。
黄石水泥厂
△1930年,位于黄石的“华记湖北水泥厂”,水泥厂区临水靠山而建,高高的烟囱上,冒着浓烟。
咸宁古城
△1874年,咸宁古城内的一片古建筑群,里面遍布高大的牌坊、亭子、房屋,古朴典雅,绿树成荫。
抱膝亭
△1910年,襄阳古隆中的抱膝亭,亭有三层,三重翘檐的每一个檐角上,各悬挂着一个风铃,几位文人雅士,在亭下游览。抱膝亭旁边,有一棵十分粗壮的大树。
抱膝亭建于1719年,相传,东汉末年,诸葛亮在襄阳的隆中草庐中,时常抱膝长吟,“抱膝亭”因此得名,此亭至今还在。
高塔寺塔
△1921年,黄冈市黄梅县的高塔寺,因寺内的这座宝塔而得名。此塔叫做高塔寺塔,始建于1020年的北宋天禧年间。
高塔寺塔从表面看上去,好像有好多斗拱,但是此塔并无半根木材,包括上面的斗拱,全都由砖石砌成,结构十分精巧,海内少见,此塔至今尚存。
五祖寺
△1921年,黄冈市黄梅县的五祖寺,又叫真慧寺,位于黄梅东山上,始建于公元654年,是五祖弘忍的道场,六祖慧能受衣钵之地,被宋英宗称为“天下祖庭”,苏东坡曾来此游历,宋徽宗题写“天下禅林”四字。
襄阳古城
△1900年的襄阳古城,古城墙下的护城河边,当时站着不少人,远处楼阁和人的影子,映照在河水之中。
神农架
△1911年,神农架的一处峡谷,湍急的河水上面,架着一座小桥,远处有几座茅草屋,不知是何人居住。
江心寺
△1921年,黄冈市黄梅县的江心寺,位于古代长江江心的蔡山之上,沧海桑田,如今,寺庙已经到了长江以北。
孝感火车站
△1909年的孝感市花园火车站前,人们正在排队等车。
△1909年,从孝感市的火车上,向外眺望平野上的村庄。
古昭明台
△1930年的襄阳古昭明台,为纪念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而建,所以取名“昭明”,位于襄阳古城内,是当时的钟鼓楼。
汉江
△1905年,汉江上的一位船夫,正划着小船,在两侧高大的帆船间穿梭,当时汉江上的船可真不少。
这些湖北老照片,让我们看到了湖北各地,从前的模样。旧时光里的风土人情,又出现在眼前。今天的湖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慨一路走来的不易,更加坚定了我们前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