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出文物
文物洞察
整体体现了西周早期青铜器典型风格和“天圆地方”宇宙观。
铭文4行32字,首字“珷”,是“周武王”之“武”的专字,记录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周人是一个古老的姬姓部族,当尧、舜、禹之际,活动在我国陕西、甘肃一带,古公亶父之时,周人自豳(bin)地迁至周原,自此走向强盛。商王武乙、文丁时代,古公亶父之幼子季历通过对邻近的戎狄部族进行一系列战争,势力得以发展,成为商西方一个强大方国。
季历之后,其子姬昌周文王继位。周文王一方面打击敌对方国、部族,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与国,逐渐壮大成为商西方最强大的势力。周文王死后,其子姬发周武王继位。
商代末年,即帝乙、帝辛(纣王)两代,曾长期与东南的夷人部族发生战争,从而放松了对其它地区的控制。同时,商朝的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空前分裂,致使纣王众叛亲离。

此时,周武王看到伐商时机已到,遂率军进抵牧野(今河南淇县南),距商都朝歌仅有70里之远。商纣王慌忙迎战,结果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对于“武王伐纣”,《尚书·牧誓》云:“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逸周书·世俘》曰:“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受。”
这些典籍与利簋上的铭文可以互证,为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关键证据。
博物小结
SHAR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