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聊“化湿解暑”的话题,如果夏天头晕恶心,出汗,没力气,然后伸舌头一看,舌体红红的,舌苔也不多,尤其家中有要期末考试的孩子,或者正值出门在外,在其它城市游玩时,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解决!

舌头红红的

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夏天期末考试之前,很多同学都集中在一个不大,也不太通风的小屋子里背书,有一天下午我应该就是中暑了,但当时自己是不知道的,就是反胃、恶心、说不出的难受。

我有一个同学,家里是祖传中医,之前就常听她讲自己妈妈治不孕不育的故事。我中暑难受的时候,她就拿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土黄色药粉,随手舀了两勺给我冲了一碗,她解释说这是家里带来的药,让我喝下去就行。

因为相信她,我也没多想,一口就干了,然后,回寝室躺了一阵儿,晚上,食堂开餐的时候,整个人就精神了,一点儿都没耽误第二天的考试。

后来,我就问她:“你那时给我喝是什么祖传秘方吗?能不能说说呀?”

她说:“什么祖传呀,就是六一散,我妈每年夏天都会配一点,不是什么秘密。”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六一散,就是我稀里糊涂喝下去的那碗黄药粉。 

六一散是谁?古时候的方名不都是文雅之中又富含深意的吗?六一散这个名字好像有些敷衍呢。

其实,六一散本名叫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河间的一首清热利湿的方子,被收录于《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一书之中。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下》:“益元散,即天水散。滑石六两、甘草一两,右为末,水调或加蜜,或葱豉汤调。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注:现六一散的成药很多,散剂、丸剂均可选择。

因此方仅由滑石和生甘草两味药物组成,药量比例在6比1,故后世多称其为“六一散”,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一散之名也代表了寒水之气,用在一个“清暑利湿”方剂上面,是很合适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方剂的用药思路以及其日常用法。

说起滑石,大家可能会想到“痱子粉”,但其实这只是滑石诸多用法中的一种。

介绍一剂“解热消暑”的中成药,还能化浊除湿解决宝宝的湿疹、红屁屁~

不知道,大家遇到急性腹泻或者前些年的“腹泻株”时,是不是抢购过一款成药,叫“蒙脱石散”,这个药是蒙脱石研磨的粉,这种矿石属于含水铝硅酸盐,这种矿石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它可以把“细菌、病毒、微生物”包裹到自己层纹状的特殊结构之中,然后,随着粪便一同排除体外,从而解决“感染性的腹泻”的问题。

而滑石正是这样一种含水硅酸盐类矿物质,它的结构与蒙脱石很像,更善吸湿除热,《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言滑石:“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解除湿热所致身热口渴、身体困重、小便不利等症。

甘草生用更善清热解毒、清喉利咽,生甘草与滑石相合,既能清热和中,还可缓和滑石寒滑之性,两药合用,清暑解热又无伤津之弊。

01

冒虚汗,口渴,没力气

外感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之中,暑邪尤为特殊,它不仅“伤津、耗气”,还会“夹湿、夹热”,所以,我们常看到一些治暑邪的方剂时会标注出,湿偏重或热偏重。

《医学心悟》:“伤暑者,感之轻者也,其症烦热口渴,益元散主之。”

《临证指南医案·暑热》说“暑邪必夹湿,……暑热深人,伏热烦渴,白虎汤、六一散。”

潮湿闷热的季节,感觉头迷迷糊糊的,冒虚汗,没力气,口渴明显,甚至干喝水,也不见尿量增加,舌头鲜红鲜红的,或伴有恶心,拉肚子。当我们遇上这些情况时,记得先想想六一散,因为此方正是化湿解暑的方剂中,更偏于清热的那种。

这个小药安全又方便,成药六一散内服时,直接像“冲咖啡一样”,用温水搅匀即可。这个小药就像“藿香正气散”一样,治暑热的速度很快,一般也就只需1~2次,就能解决问题。

等到迷糊,恶心,口渴的感觉消退后,还可以再用2~3天益气扶正的小方子,成人可以用些生脉饮,小朋友可以喝几天乌梅白糖水或者麦冬五味子水。

02

红屁屁、湿疹、痱子

益元散、六一散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如《保婴撮要》所载益元散治;“痘疹初起,烦躁作渴,小便不通”,《河间伤寒心要》:“初生小儿五七日,有热证不得已,只以益元散时时灌之”。

而我们用“六一散”治湿疹、痱子,宝宝红屁屁时无需内服,可在洗澡之后,宝宝容易长痱子、湿疹的地方,涂上薄薄一层六一散,注意不要涂太厚,这样可以在吸湿消暑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促进创面干燥结痂,防止外界刺激之功。

最后再多说一句,六一散不仅能解暑化湿,它还能解决一些成年人的小毛病,如尿路感染引起的排尿灼热疼痛或者辅助促进微小的泌尿系统结石(1~2毫米)排出,因为此类也多与“湿热下注”相关,但阴虚内无湿热者需慎用。

文章|香薷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