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血供主要来自两支动脉,即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和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


SMA发出的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结肠中动脉及IMA发出的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的末端分支吻合形成边缘动脉弓,继而一路发出诸多分支的直小动脉为结直肠直接供血。但先天性发育缺陷可能导致边缘动脉弓部分区域不完整,其中最常见的缺损点一处位于结肠脾曲处,系由于中结肠动脉的左支与左结肠动脉升支之间边缘血管吻合存在薄弱,即Grifith关键点;另外一处位于乙状结肠动脉最下支与直肠上动脉之间的血管吻合薄弱区,即Sudeck危险区。


前期推送我们曾详细讲述了Griffiths关键点的解剖学含义和临床意义(详见“缺血性结肠炎为什么总容易发生在这里?带你认识Griffiths关键点”),本期推送我们则将重点关注另一薄弱区域即Sudeck危险区,以供医学同道和患友参考,我们还是从本医疗组近期诊治的一个经典病例开始阐述。

01



就诊经过


患者系72岁老年男性,可说是疾病缠身且复杂严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比索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降压,自诉日常血压控制情况尚可;有“2型糖尿病”4年余,目前予以“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10iu早+8iu晚)”控制血糖,餐后血糖波动于10-17 mmol/L;有“冠心病”病史,并曾于2023-02-17在RCA近段-远段植入支架2枚,2023-03-26在LAD-LM植入支架2枚,目前服用氯吡格雷抗板、泮托拉唑护胃、阿托伐他汀降脂;有脑梗塞病史,目前无明显后遗症;2024-8来我院血管介入科诊治,行腹部增强CT提示腹主动脉瘤,有介入手术指征,并继而于2024-08-19在麻醉DSA下行腹主动脉分支覆膜支架置入术,出院后服用“利伐沙班10mg qd”抗凝治疗。期间曾于2024-9复查增强CT情况尚可,继续服药维持。
2024-8-15-腹部CT提示腹主动脉瘤
2024-9-21-介入治疗后复查腹部增强CT尚可

患者2024-12-14晨起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绞痛,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并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无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遂立即至汕头当地医院就诊,测收缩压200mmHg,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具体不详)。因患者既往于我院行介入手术,遂于2024-12-17下午通过救护车急诊转诊至我院,当时仍呈腹部持续性隐痛,测血压152/80mmHg,予特拉唑嗪降压、雷贝拉唑+匹维溴铵缓解腹痛,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提示感染指标及高敏肌钙蛋白T升高,胰腺炎血二项及心电图未见异常;CT全腹平扫示腹主动脉分支覆膜支架置入术后改变,腹主动脉中下段管腔明显扩张,考虑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形成;所及胸主动脉下段及双侧骼总动脉瘤样扩张;胸腹主动脉、双侧骼动脉广泛动脉粥样硬化,所及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可能;胃体部明显扩张,并见较多内容物影;十二指肠降段憩室;考虑左侧腹股沟疝可能。

2024-12-17-急诊复查腹部CT

患者经严格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腹膜炎体征有加重趋势,仔细复习入院时CT片影像特征发现当时左半结肠区域已有渗出表现,结合患者既往介入手术病史,考虑覆膜支架有可能封堵IMA开口处,在患者本身血管条件较差的基础疾病状态下可能诱发结肠缺血乃至于坏死可能,遂急诊予以开腹手术探查;术中证实直乙交界处肠段坏死,局部粪染,遂予以坏死肠段切除及近端结肠造口;所幸术后恢复平稳,平安出院。但我们仍不禁要思索询问,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结肠缺血为什么就容易发生在直乙交界附近呢?是有什么特殊的解剖变异因素所致吗?





急诊手术行坏死乙状结肠切除大体标本和术后病理


介入手术带来的无妄之灾——带你认识Sudeck危险区

02



Sudeck危险区


通常情况下,腹主动脉[6]发出肠系膜下动脉[5]分出乙状结肠动脉最下支[2]与直肠上动脉[1]之间存在边缘血管弓[3]以支配直乙交界处肠段[4]血供。Sudeck危险区是指乙状结肠动脉最下支与直肠上动脉之间边缘弓中断或缺如,文献资料显示其发生率约为5%(注:1907年Sudeck最先观察报道并得以命名)。Sudeck并将乙状结肠最下支自肠系膜下动脉发出的起始部定义为Sudeck关键点,该点距IMA起始部约5.5 cm,若在此点以上离断血管(即高位结扎IMA)时可能会影响结肠血供。

Griffiths关键点和Sudeck危险区示意图

发育缺陷情况下,腹主动脉[5]发出肠系膜下动脉[4]分出乙状结肠动脉最下支[2]与直肠上动脉[1]之间缺乏边缘血管弓,即存在Sudeck关键点缺如,此可导致直乙交界处肠段[3]血供影响






Sudeck危险区即指在乙状结肠最下支与直肠上动脉之间的边缘动脉弓中断或吻合缺如(图示黄色部分)

03



Sudeck危险区临床意义

(1)患者拟行左半结肠切除术,若根部结扎IMA,则应当在直-乙交界处离断肠管,即同时将Sudeck危险区予以一并切除,以保证吻合口远端肠管的血供,此时若从乙状结肠中段离断肠管则可能会导致吻合口血运不佳。

(2)在乙状结肠上段或降结肠中下段的肿瘤手术中,若有计划保留远端部分乙状结肠,则处理血管时应沿IMA分离结扎LCA,并保留直肠上动脉和乙状结肠最下支动脉,以保证切除肿瘤后乙状结肠远端肠管的血供。

(3)此种边缘动脉的不连续性亦解释了为什么直乙交界处是缺血性结肠炎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尤其是合并有肥胖、糖尿病、肾病、血管炎类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口服激素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易在原有血管基础疾病的背景下因血供不足而诱发产生(即如该名介入手术后患者所展示的临床过程),这亦回答了本文所开篇提出的困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