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6年,捷克斯洛伐克研制了ZB-26轻机枪,该枪很快就销往世界各地,我国当年就大量进口用于抵抗外来侵略,被称为捷克式轻机枪。实战证明该枪是当时最优秀的机枪之一,就连德军都在二战期间大量使用。
操作ZB-26机枪的德军
但ZB-26毕竟是一款用弹匣供弹的轻机枪,火力持续性差一些,二战时通用机枪概念得到广泛认可,尤其是金属弹链对保障机枪射速、火力持续性有诸多好处。在上世纪50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在ZB-26的基础上开发下一代轻机枪,这就是1952年问世的VZ.52轻机枪。
VZ.52
VZ.52机枪其实和ZB-26非常相似,依然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不过它的导气活塞行程要比ZB-26短得多,这让它的射速远高于后者,ZB-26理论射速500发/分钟, 而VZ.52达到1150发/分钟。该枪使用双扳机设计,射手扣动扳机下半部分为单发,扣动扳机上半部分则是连发。
VZ.52
原本ZB-26发射7.92×57mm毛瑟步枪弹,二战时中间威力弹药崛起,捷克斯洛伐克于是开发了自己的7.62×45mm中间威力弹。VZ.52机枪最大的特点就是供弹方式,它可以选择顶部25发弹匣供弹,也可以从侧面通过100发金属弹链供弹,并且无须任何改动,使用弹链时只需把顶部弹匣插口的防尘盖合上就行。使用弹链时需要额外力量拨动弹链,所以射速会降低至900发/分钟,这套弹链供弹系统其实借鉴了ZB-53机枪。

VZ.52
VZ.52被归类为轻机枪或中型机枪,它很快成为捷克斯洛伐克陆军的制式机枪,因为它是ZB-26的延续,所以士兵无需太多训练即可掌握机枪。并且这款机枪和ZB-26一样简单可靠,获得了士兵的好评。
VZ.52/57
到了1955年,根据华沙组织的相关规定,组织成员国需要统一子弹标准,捷克斯洛伐克被迫放弃了自己的7.5毫米弹药,转而采用苏制7.62×39mm弹药,它在有效射程和威力上稍弱。后续生产的修改口径版机枪被重新命名为VZ.52/57。
VZ.52/57
修改口径也带来了明显好处,机枪外销之路变得顺畅,不必被捷克斯洛伐克小众的子弹束缚,印度尼西亚、古巴等国使用过这款机枪。VZ.52系列机枪总产量大约8000支,在二战后已经算不错的成绩了。
VZ.59
但是捷克斯洛伐克仍在继续改进这款机枪,1959年开发了VZ.59通用机枪,发射7.62×54mmR弹,只能使用50发弹链供弹。其中VZ.59L是轻机枪版本,使用轻型枪管,通过更换重型枪管以及安装三脚架,它就能成为重机枪,工厂还生产了一种发射7.62×51mm弹药的北约标准版本,被命名为VZ.59N。VZ.59更加成功,有超过10个国家装备过,生产工作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目前仍有很多机枪在役,例如乌克兰军在2022年就收到了320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