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源与性状鉴别

1. 阿胶 

– 来源:驴皮熬制而成,主产于山东东阿。 

– 性状:色黑如漆,质硬而脆,断面光亮,微带腥味。 

– 鉴别要点:传统以“透光呈琥珀色、质地脆、敲击声清脆”为佳。

2. 黄明胶 

– 来源:牛皮熬制,古称“牛皮胶”。 

– 性状:颜色较阿胶浅,多呈棕黄色,质地稍软,补血力弱但止血更强。

3. 龟甲胶 

– 来源:乌龟的背甲及腹甲煎制而成。 

– 性状:深褐色,质硬脆,断面光亮,性偏凉。

4. 鹿角胶 

– 来源: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古称“白胶”。 

– 性状:黄棕色,上部有泡沫层,性温,味微甜。

二、功效与适用人群对比

胶类

性味归经

核心功效

适用症状

禁忌与注意

阿胶

甘,平;归肺、肝、肾经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血虚萎黄、失眠心悸、肺燥咳嗽、崩漏便血;增强免疫力。

内热重、消化不良、动脉硬化者慎用;孕妇忌服。

黄明胶

甘,平;归肺、大肠经

滋阴润燥,止血消肿

失血症(吐血、便血)、跌打损伤、痈肿;脾胃虚弱者宜缓补。

无明显禁忌,但需辨证使用。

《揭开面纱:阿胶、黄明胶、龟甲胶、鹿角胶》

龟甲胶

咸、甘,凉;归肝、肾经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止血

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崩漏带下;骨质疏松者首选。

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者忌用。

鹿角胶

甘、咸,温;归肾、肝经

温补肝肾,益精养血,止血生肌

肾阳虚(畏寒肢冷、阳痿遗精)、虚劳羸瘦、阴疽疮疡。

阴虚内热、舌红者禁用。

三、功效差异与配伍建议

1. 补血与止血 

– 阿胶补血力最强,黄明胶止血更优;两者均可用于血虚或出血证,但阿胶偏滋补,黄明胶更平和。 

– 龟甲胶兼补血与强筋骨,适用于阴虚血亏伴骨骼问题。 

2. 阴阳调和 

– 阿胶+龟甲胶:滋阴养血,适合阴虚火旺者。 

– 鹿角胶+龟甲胶(龟鹿二仙膏):阴阳双补,用于精气两虚。 

3. 特殊病症 

– 鹿角胶擅治阳虚疮疡不敛;鳖甲胶(未提及但可对比)长于散结通瘀,与龟甲胶互补。

四、使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 

– 阴虚者首选龟甲胶,阳虚者用鹿角胶,血虚兼燥者用阿胶,脾胃弱者宜黄明胶。 

2. 禁忌人群: 

– 阿胶、龟甲胶滋腻,消化不良者慎用;鹿角胶性温,阴虚内热者禁用。 

3. 膏方配伍: 

– 膏方中胶类需根据体质调整比例,如内热者以龟甲胶替代阿胶,虚寒者三胶(阿胶、龟甲胶、鹿角胶)同用。

总结

四类胶剂均属中医滋补上品,但功效侧重不同: 

– 阿胶为“补血圣药”,黄明胶善止血消肿,龟甲胶滋阴强骨,鹿角胶温阳益精。使用前需结合体质、症状,在中医师指导下定制方案,避免盲目进补加重病情。


来源:红都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