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到实践学经方

第十二课:乌梅丸方证解构(6)

适应疾病

一项研究表明乌梅丸适应的西医疾病很多,涉及75种西医病名,覆盖了全身多个系统:消化道、胆道、神经血管症比如血管神经性头痛、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更年期、呼吸道的支气管炎、肺炎等,都可以使用乌梅丸进行治疗。在这背后,我们的抓手就是乌梅丸人的特点、疾病的特点。人的特点就是“痛、厥、烦、呕、利”。疾病的特点有蛔厥、慢性腹泻、久痢、厥阴病以及厥阴病欲解。当然背后还有一些病机,因为乌梅丸的病机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病人过来,不是那么简单的能够用六经当中的一两个经,概括他的所有的表现,你这时就要想到乌梅丸。

病案1

解构乌梅丸——适应疾病与病案

举几个例子。这是我前几年看过的一位病人,糖尿病40余年,基础病有高血压、慢性肾衰、肾积水。4月28日,因心衰来诊,入院查了肾脏、肾功能,血肌酐319、BNP3009,就是合并了心衰、肾衰。又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还有慢性腹泻的病史。他腹泻很奇怪,凌晨一点到五点,每小时要解1次大便,大便稀,没有腹痛,间断吃一些消炎药,但效果不好。当时他的腿是肿的,少气懒言,舌红苔薄黄,脉细。我看到病人之后,想都没想就给他用了乌梅丸,为什么?第一病很复杂,他有糖尿病40多年,有肾衰,有心衰;第二他有慢性腹泻,乌梅丸“主久痢”;第三腹泻在下半夜,凌晨一点到五点时段特别严重。我就给他用了乌梅丸,乌梅丸改成汤药,吃了一个礼拜左右,出院前,他的腹泻症状就已经明显改善,复查了肌酐从300多降到200多,BNP心衰的指标也得到了改善。

病案2

再看一个病案,也是好几年前我的一位病人,49岁男性。他是夜尿增多,最近一周每天晚上要夜尿七到十次,特点就是凌晨十二点到三点特别严重,然后大便偏稀,可以认为是有腹泻的,有高血压病史。当时我也是给他用了乌梅丸,应该是开了一周左右,夜尿就从七到十次减少到两次,大便也成型了,然后方子稍微再调整一下,很快就基本得到了改善。

病案3

第三个病案是失眠的病人,64岁女性,失眠乏力,她的主要特点就是没有力气,全身乏力半个月,活动之后特别乏力。睡眠是每到凌晨两点容易醒,醒了之后又很难再睡,而且怕热、尿痛、大便偏稀,有时右上肢发抖。她的病情其实也是比较复杂,但是我们抓住了什么呢?抓住了她的凌晨两点易醒,大便偏稀,就给她用了乌梅汤,把乌梅丸改成汤剂,然后也是很快,吃了差不多两三个礼拜,到八月份再复诊的时候,全身症状乏力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十二点到两点左右的易醒也减少了。又给她开了一周中药,后面症状基本缓解,就停药了。

                         (节选自《经方入门二十讲》)

              (吴从军、张琪、许静华、胡淳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