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人的调侃段子当中,“苏北”始终夹杂着些许的戏谑意味。不过就在这片被人们“玩梗”的土地之上,隐匿着一座确确实实的“历史博物馆”——那便是河下古镇。它很低调,甚至于连门票都无需收取,却承载着2500年之久的悠久历史,曾出过67位进士,而且就连《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也在此地完成了那部传世巨著!
一脚踩进2500年前,这里藏着半部江苏史
河下古镇,在春秋末年便已然扎下根基。吴王夫差开挖邗沟以连通江淮,自此它成为了南北漕运的“咽喉”之地。明清时期,更是格外不同寻常,京杭大运河的盐商们在此地大肆挥洒钱财,建起了108条街巷;44座桥;以及63座牌坊,而且此地号称“苏北小扬州”。
非常突出的是,此地拥有着“学霸基因”;67名进士,以及123位举人,还有12个翰林,甚至连乾隆南巡的时候都要前来沾染些文气。镇中至今依然矗立着魁星阁,当年那些书生在考前,必定会前来祭拜,如今依然能够触摸到那祈求考运的香火痕迹。
逛古镇的正确姿势:跟着名人足迹打卡
吴承恩故居排在前位!在那青砖小院之中,藏着美猴王的“出生证”。这有着4000多平方米的宅子,从书房到后花园,处处皆是《西游记》的原型灵感。据说水帘洞的创意,竟然来自故居旁的萧湖。
拐个弯就能走到状元楼,它是明代的学霸沈坤居住的地方,到现在那种宏伟的气势依旧跟当年一模一样呢。在有4500平方米大的展厅里,不仅摆放着科举试卷,而且还展示着状元袍,布置得相当丰富。甚至古代“高考移民”那些不良的历史都被整理得明明白白,一眼便能够看清楚。
吃货切莫错过文楼哟!此家拥有200年历史的老店,乾隆与纪晓岚竟还曾为汤包而打赌呢。那薄皮轻巧地兜着蟹黄汁,插根吸管,先将汤喝掉;鲜得简直让人感觉,眉毛都要掉下来啦。墙上那副“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的对联至今竟然还无人能够对出下联呢。
活在明清画卷里,烟火气才是必杀技
河下能吸引人之处,不是那些有名的景点,而是那种充满活力的古老韵味。差不多所有的石板路,都被磨得亮亮堂堂的;大多数的老房子,还保持着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早晨的时候,慢慢推开那扇发出嘎吱声的木窗,炸油端子的香味,并且伴随着豆浆的叫卖声一起进到屋里。在街道的拐弯处,老奶奶轻轻编织着鲤鱼灯——这正是淮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记纸扎”。元宵节提着一盏,居然一下子就走进了《梦华录》的那个世界里。

过桥接着往北走,画风突然发生了变化。在河边阿婆挥动着棒槌正在洗衣;在茶馆里,大爷们一边听着评书,一边慢慢地呷着茶;那剃头铺子的铁椅子,已经使用了上百年。这里没有从义乌批发来的那些小商品,仅仅有岳家茶馓、骆记糖画这些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手艺,并且令人惊讶的是,10块钱竟然能够抱走一大包。
深夜放毒!淮扬菜祖师爷的地盘有多狠
到了河下,体重秤居然可以直接扔了!文楼汤包,其实自不必多说,平桥豆腐,用鲫鱼脑来提鲜,那嫩得呀,筷子都几乎夹不住。拆骨面的浇头堆成了小山,洋葱和青椒混合着卤香,这样的话,配一口王家豆腐脑,咸甜两党居然都能和解。
内行人会摸进小巷去寻找钦工肉圆。那瘦猪肉经过3小时的捶打,炸出来后外脆且里能爆汁。而且再来一块茶馓,它细得如同发丝,却又酥脆得不油腻,据说朱元璋打仗的时候,竟然都靠着它当作军粮呢。
免费!人少!高铁直达!这波安利吃定了
跟周庄、乌镇那种人很多很挤的样子比起来,河下就好像打开了一个专门给VIP走的通道。这儿不但不用买门票,而且来游玩的人很少,拍照的时候根本不用因为抢拍照的地方而发愁。从淮安东站坐出租车过来,只要十五分钟就能到;另外坐1号线有轨电车也能很容易地到达古镇的入口。
住在那儿,更是妙啦!二百多块的民宿,能够直接驶入那古老的宅子里面,雕花的床,搭配着青色的砖院,夜晚时分,灯笼一旦亮起,瞬间便宛如变成了《聊斋》里的场景啦。要是害怕鬼故事呢,那就选择河西的现代酒店吧,推开窗户,运河上的货船呜呜地就从眼前驶过啦。
写在最后:再不火就亏大了
当古镇们忙着收门票,搞商业街之时,河下依然倔强地活在旧时光里。它的珍贵,不在于多么宏伟,而在于每一块砖瓦都浸着真实的生活。趁还没被网红打卡所攻陷,赶紧来吃一口,与乾隆同款的汤包,摸一摸吴承恩写字的那张桌子。
攻略速存
地址:江苏淮安淮安区河下街道
交通:高铁到淮安东站,打车15分钟
门票:免费免费!免费!
必吃:文楼汤包、钦工肉圆、岳家茶馓
避雷:商业化集中在南街,过桥往北才是真·古镇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