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之恶”的旗号起兵造反;于1402年6月13日攻入南京金川门时,皇宫失火建文帝不知所踪。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争执不下的历史悬案。
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东部的一个叫杂姓营的村庄有建文帝的后人,不过他们不姓朱而姓仵,其他村民也都是当年追随建文帝卫士的后人。
话说当年皇宫失火建文帝从皇宫密道逃出之后,带了一帮卫士和宫女来到今河南郸城县东部的荒凉地带,在此安顿下来开垦农田。当年由于连年战乱,中原的人口极度下降,致使许多土地无人开垦而荒废,建文帝即位以后为了开垦荒田和增添中原的人口,曾颁昭将山西大批的人口迁至中原地带。建文帝为了躲避燕王朱棣的追捕,隐姓埋名将自己改姓“仵”,意思是从午朝门出来的人;让卫士和宫女结婚以繁衍生息,因卫士们来自五湖四海姓氏比较杂,加之都来自军营,索性就叫他们居住的地方“杂姓营”与其他山西迁来的农民一道开垦农田,在此繁衍生息世代相袭至今。

燕王朱棣登基后改国号’永乐’即明成祖;他时刻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威胁,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暗访建文帝的下落。永乐年间郑和7次下西洋陪同的官员中有不少锦衣卫,说白了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 位的调查。从永乐五年起(公元1407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前后共用了二十多年,直到死也没有寻访到建文帝的下落,其实建文帝就在中原,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也许是上天对他以下犯上的惩罚,让他一生都背上心灵的包袱。
(本文系传言,未经考证)
倪国理,男,汉族。河南郸城人,郸城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及豫剧唐派三代再传弟子。
1.投稿邮箱:975459719@qq.com也.可以直接添加主编微信号进行投稿:19839427238 恭候大家的佳作
2.平台只接收原创首发作品,一周之内未收到回复可视为退稿,您可转投他处,来稿请附作者简要介绍(有图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