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宣传 —

看懂检验报告单

——肾功能

上次讲完了肝功能,这次让我们谈一谈肾功能,目前检验科检查肾功能的项目还是比较简单,主要包括肾功能2项、肾功能3项和肾功能4项。肾功能主要检查什么?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尿酸高是什么意思?肌酐、尿素又是什么?增高与降低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肾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懂看懂肾功能。

01

     肾功能2项

肾功能2项指的是肌酐和尿素测定。

一.肌酐(CRE,正常值范围为44-133μmol/L)

肌酐是什么?它是来自肌肉,是肌肉的代谢产物。主要来源有两种:1.内源性肌酐,即我们自身肌肉的新陈代谢;2.外源性肌酐,肉类食物代谢。肌酐最后去哪里?经肾脏过滤,随尿液排出。所以肌酐的升高与降低的原因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来源的增多或降低会引起肌酐的增高与降低,但多数是生理性的。

(1)长期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或者高负荷劳动的人群,肌肉增多,肌酐来源就增多。所以说一个常年健身的彪形大汉与瘦瘦小小的女生,他们的肌酐正常值是不一样的。如一个彪形大汉的肌酐检查结果升高,他的肾功能可能是正常的;同样,如果一个小女生的肌酐结果90+,即使它仍在正常范围内,她的肾功能可能已经出现了异常。

(2)吃肉太多也会导致肌酐偏高。如果在短时间内吃了很多牛肉、猪肉,或者长期保持肉食超标,也会检测出肌酐水平的升高;同样,素食主义者或者长期减肥的人肌酐水平也可能低于正常值。当然,这种升高与降低是一次性的,在健康饮食后可以恢复正常。

2.肌酐主要经肾脏排泄,如果肾脏有问题也会引起肌酐的异常。

(1)肾脏血液灌注不足。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肌酐等代谢产物就会经肾小球滤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流经肾脏的血液不足,即使肾脏本身没有问题,也会导致肌酐升高。

(2)肾功能不全或者有慢性肾脏疾病,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最关注的地方,也是我们平时见得最多的情况。肾功能受损,导致肌酐的排泄受阻,最后引起血肌酐升高。

小结一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要没有在检查前大鱼大肉的吃,并且都是在同一家医院检查的话,肌酐的波动不会超过20。彪形大汉和长期肌肉训练的人肌酐可能会高于正常范围,瘦小的女生或长期减肥和素食主义者肌酐可能低于正常范围。如果一年内肌酐增高大于20,或者彪形大汉肌酐升高想要确定是否是出现肾损伤,建议去医院肾内科就诊,查24小时尿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二.尿素(URE,正常值范围为1.7-8.3mmol/L)

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在肝脏合成,其生成量取决于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组织蛋白分解代谢及肝功能状态。尿素排泄主要是肾脏,肾外途径(如汗液)排出比例很小,所以血尿素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肾功能。

血尿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因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会增加血尿素氮水平;相反,低蛋白饮食会降低血尿素氮水平。

2、 生理性因素

性别差异:男性血尿素氮水平通常比女性高0.3-0.5 mmol/L;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尿素氮水平有增高的倾向;

妊娠:妊娠妇女由于血容量增加,尿素浓度比非孕妇低。

3、病理性因素

肾前性因素:如剧烈呕吐、肠梗阻和长期腹泻等情况导致的严重失水可引起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引起尿素水平升高。

【健康科普】看懂检验报告单——肾功能

肾性因素: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肾炎等。

肾后性因素:如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等可能导致尿路阻塞,引起血尿素升高。

4、其他因素

消化道出血、甲亢、创伤挤压、烧伤、感染、发热或接受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等高分解状态时,尿素的产生增加而导致血尿素水平增高;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短期暴露于相对湿度高的环境可能会增加血尿素,并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结肠尿素氮代谢;药物的影响:如顺铂、紫杉醇、环磷酰胺等细胞毒性药物。

小结一下:尿素影响因素有很多,首先要排除饮食和生理性原因,然后再想想最近是否有吃药,消化道是否出血、甲亢、受伤、感冒等。如果近期腹泻、呕吐等导致身体失水会引起尿素一过性升高,泌尿系统疾病也会引起尿素升高,排除了这些,就要怀疑是肾功能受到损伤,要及时去医院肾内科就诊。

02

      肾功能3项

肾功能3项=肾功能2项+尿酸

尿酸(UA,正常值范围为210-430μmol/L)对我们来说就比较熟悉了,它是我们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在肝脏合成,主要经肾脏排泄。生活中一提起尿酸高,大家都会想到痛风,痛风是高尿酸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它与肾损害、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尿酸增高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饮食,高嘌呤的饮食;二是排泄受阻,主要有喝水太少和肾脏疾病等;三是内分泌紊乱,作息不规律、压力太大、肥胖等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尿酸代谢紊乱;四是遗传因素,不同的人吃同样的食物,有的人尿酸就是偏高,有的人尿酸就正常,主要原因还是遗传因素的影响。

当然,除了高尿酸之外,也不是尿酸越低越好。实际上尿酸对人体也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维持血压、维持智力水平、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细胞凋亡、延长细胞生命周期和免疫调节和抑制肿瘤等。血尿酸低于120μmol/L,机体容易衰老,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临床中,也不推荐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180μmol/L。尿酸还可以作为营养状况评估指标之一,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晚期等血尿酸水平会降低,且血尿酸水平与这些疾病的预后有关,血尿酸越低预后越差。

03

     肾功能4项

肾功能4项=肾功能3项+胱抑素C

胱抑素C(CysC,正常值范围为0.15-1.09mg/L),全名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低分子蛋白质,能在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达,无组织特异性,在人体中的水平不易受肌肉质量和炎症影响,也无关性别和人种,而且每天的分泌量都差不多,能轻松通过肾小球滤膜。胱抑素C在原尿中几乎被全部吸收分解,不再回到血液中,只有少量排出尿液。因此,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可以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敏感且特异的指标。

由于胱抑素C的自身特性,目前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糖尿病肾病肾脏滤过功能早期损伤的评价、高血压肾病肾脏滤过功能早期损伤的评价、儿科肾病的诊断、评估肾移植病人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和肿瘤化疗中肾功能的检测等。

总之血清胱抑素C是一种新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记物,是一个敏感、准确、方便、快捷地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定期检测胱抑素C可作为临床常规观察肾小球滤过率较为理想的方法。

通过上述对肾功能检查主要项目的结果分析,相信大家对肾功能检查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您拿到一张肾功能检查报告时,不管是否正常,要联系最近自己的饮食、运动等情况综合判断,最后要结合上次的检查结果,是否有明显的变化,如果变化较大或者自己实在拿不准,及时挂肾内科的号就诊。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和措施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专家简介||

唐军

检验病理输血科主任

毕业于原第三军医大学,曾在西部战区总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从事医学检验工作17年,参与国内重大专项课题1项。在医学检验专业技术操作、质量控制、方法评估、程序文件编写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体外分子诊断技术分析中有较高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检验标准。

–END–

监制|董   雷

审编|周小康

编辑|蓝希一

作者|李经勇

刊期|第152期

  来源|本号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