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华东野战军名将阮英平在执行任务途中遭遇不测。
这位跟随粟裕、叶飞南征北战的英雄,却倒在了几个贪财地痞的木棍下。
当真相大白,粟裕将军震怒:“血债必须血还!”这到底是场怎样的命案?粟裕为何态度如此强硬?
从木匠到红军将领
阮英平1913年出生在福建,家里条件不好,年轻时靠做木匠活儿维持生计。
1929年,17岁的阮英平到闽东赛岐茶行学习制茶技术。茶香四溢的车间里,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共产党员陈洪妹。
陈洪妹见这小伙子忠厚老实,手脚麻利,对世事也有自己的看法,就时常找他聊天。
那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阮英平听着陈洪妹讲述共产党的理想,心中逐渐明晰了自己该走的路。
1931年到1933年间,阮英平开始参加地下革命活动。白天制茶,晚上秘密传递信息,发展组织。
1933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那个年代入党可不是小事,一旦身份暴露,脑袋就得搬家。阮英平却义无反顾,为了心中的信仰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豁出性命。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难当头,阮英平告别家乡亲人,加入新四军,北上抗日。
从一个普通木匠到一名军人,阮英平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人知道,这一走,将是他踏上革命征程的起点,也是命运为他埋下的伏笔。
叛徒暗处伸毒手
1938年,阮英平被组织派往延安学习。在革命圣地,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思想更加成熟。
回到部队后,阮英平展现出超强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
他不仅勇猛善战,还特别擅长化装侦察,常常深入敌后获取情报,屡立战功。
1941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扫荡’,阮英平带病坚持指挥作战。
高烧不退的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日夜不眠地组织战斗。战士们见到政委如此拼命,个个士气高涨,硬是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阮英平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战友,大家亲切地称他为‘铁血政委’。
解放战争爆发后,阮英平在叶飞、粟裕领导下转战江南,浴血奋战。
尤其是在粟裕的麾下,阮英平指挥若定,战术灵活,多次化险为夷,被粟裕视为爱将。
1947年,组织任命他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政委,奉命前往闽浙赣地区指挥革命运动。
临行前,阮英平回家看望妻子周础和一对年幼的孩子。
女儿才2岁,儿子更小,才3个月大。阮英平抱着孩子,深情地看着妻子说自己马上要走了。
周础含泪点头,她知道丈夫肩负的使命。
阮英平哄完孩子睡觉,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交给妻子,然后悄然离开了家。这一走,竟成永别。
1947年11月,国民党调集3000多人围剿闽东根据地。阮英平临危不乱,冷静指挥部队分散突围。
可谁曾想,队伍中潜伏着一个叛徒,趁乱向敌人泄露了阮英平的行踪。
1948年2月,阮英平与部队失散,独自一人带着组织经费逃入北洋山区。
贪婪农民起歹心
北洋山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
阮英平为避免暴露身份,化装成一个被土匪洗劫的商人。他身上携带着大量组织经费,都是金条和现金,是支撑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命脉。
阮英平知道这笔钱的重要性,决定找个安全的地方暂住,等风头过去再与组织取得联系。
天色已晚,阮英平来到一户农家门前。这家主人叫范启洪,是当地的农民。
范启洪见来了个陌生人,起初有些警惕,但听阮英平自称是被土匪洗劫的商人,需要借宿一晚,又拿出一些钱表示感谢,便答应了。

饭桌上,范启洪热情地招待阮英平,不断询问他的来历和去向。
阮英平早有准备,编造了一套说辞,说自己是从外地来做生意的,不幸遇上土匪,损失了不少货物,现在正要去亲戚家借钱周转。
范启洪点头称是,眼神却不断在阮英平身上游移。
范启洪的邻居周玉库也来串门,看到阮英平陌生面孔,也加入了聊天。
两人轮番向阮英平敬酒,试图套话。阮英平尽量保持警惕,但长途跋涉的疲惫和连日来的紧张让他的戒心有所松懈。
深夜,阮英平沉沉睡去。范启洪趁机翻看了他的行囊,发现了藏在里面的金条和现金。
范启洪眼睛发直,心跳加速,从未见过这么多钱财。
他立刻叫来周玉库和范妹仔商量对策。三人深夜窃窃私语,终于做出了一个邪恶的决定:杀人夺财。
一具尸体埋入废墟
第二天一早,阮英平向范启洪道谢,准备离开。
范启洪热情地说:‘这山路复杂,我让周兄弟带你走近路吧。’阮英平没有怀疑他,就跟着周玉库上了路。范启洪和范妹仔也尾随其后。
路上,周玉库故意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小路,说是捷径。阮英平警觉性很高,但在陌生的地形下也只能跟着走。
当他们来到一处人迹罕至的炭山山寮废墟附近,周玉库突然从背后抽出一根粗壮的木棍,狠狠地朝阮英平头部砸去。
阮英平虽然身手敏捷,但毕竟寡不敌众,又措手不及。三人围攻下,阮英平最终被打死在荒山野岭。
三名凶手迅速搜刮了阮英平随身携带的所有财物,将尸体草草掩埋在炭山山寮废墟中,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到村里。
范启洪、周玉库和范妹仔分赃后,生活突然变得奢侈起来。
他们买地建房,大吃大喝,引起了村民们的猜疑。但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这事很快就被人淡忘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阮英平却没能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他的妻子周础带着两个孩子,日夜盼望丈夫归来的消息,却始终杳无音信。
组织也在不断寻找阮英平的下落,但线索全断,如同人间蒸发。
直到1950年,公安机关在调查范启洪等人突然暴富的原因时,发现了蛛丝马迹。
经过严密侦查和突审,三人最终交代了杀害阮英平的全过程。
考古人员在炭山山寮废墟中挖出了阮英平的遗骸,经辨认确认是失踪两年多的阮英平将军。
粟裕震怒:血债必须血还
消息传到华东军区,粟裕将军闻讯大怒:
‘阮英平是我的爱将,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却惨死在这些为财起贪心的地痞手中,简直是天理难容!血债必须血还!’
在粟裕的严厉指示下,公安机关迅速逮捕了范启洪、周玉库和范妹仔三人。经法院审理,三人被判处死刑。正义虽然迟到,但终究没有缺席。
阮英平的追悼会上,战友们泣不成声。粟裕将军亲自为阮英平整理遗物,并安排专人送回家乡,交给他的妻子和孩子。
周础抱着丈夫的遗物,泪如雨下。她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爸爸是英雄,他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阮英平牺牲时才35岁,正值壮年。
他从一个普通木匠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却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前夕,倒在了歹徒的木棍下。这是何等的悲壮!
阮英平一生虽然短暂,却走过了中国近代史最波澜壮阔的时期。
他没能亲眼看到新中国的成立,没能看到自己的儿女长大成人,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民心中。
《——【·结语·】——》
阮英平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胜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平坦坦。
那三个贪财的农民害了一个革命战士的命,却换来自己的死亡,真是因果报应。粟裕将军说得好,血债必须血还!
阮英平将军的英勇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当之无愧的革命烈士!
来源:
《中国革命英烈传》第三卷,史党共中出版社,2012年版
《华东野战军将领口述史》,解放军出版社,2019年版
《粟裕与华东野战军》,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