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永远在重复,但从不以相同的方式重复。’
- 甲醇顶部的典型特征
- 驱动因素分析
- 供给端高位:最常见的顶部信号
- 烯烃工厂负反馈:XX的停车信号
- 库存拐点
- 能源端与预期因素
- 估值因素分析
- 基差高估值
- MTO利润:下游承受力的体现
- 煤制利润:成本支撑的体现
- 估值综合判断
- 综合判断顶部
甲醇顶部的典型特征
经过总结甲醇的那些阶段性顶部,我们发现经常有以下特征:
-
供给端高位:国产开工率、进口量有一方或者都处于高位 -
需求端负反馈:特别是浙江兴兴等敏感装置停车 -
库存拐点出现:价格顶部往往出现在库存拐点附近 -
估值处于高位:基差和MTO利润达到高估值区间 -
能源端波动:煤炭或原油价格波动引发的暴涨后回落 -
预期因素减弱:市场炒作预期被证伪或影响减弱
单一特征出现可能形成顶部;多特征同时出现并不意味着形成顶部的概率更大。
市场顶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驱动因素分析
供给端高位:最常见的顶部信号
甲醇价格顶部往往伴随着供给端高点,这背后的逻辑可能是:供小于需→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供需平衡→价格见顶。
红色区域为甲醇局部顶部
存在少数情况下,价格顶部并未与供给端高点重合:
① 进口和国产都不在高位(2024年5月)
-
背景:港口因伊朗货源问题导致超预期去库,库存下降至低位,价格因此大幅上涨 -
后续:6月伊朗问题解决,价格迅速回落,属于供需失衡预期缓解
② 进口不在高位(2018年9月)
-
背景:市场炒作2017年冬季环保限气因素可能重演 -
后续:多头预期被证伪,此时国产开工处于高位,价格暴跌
③ 国产不在高位的情况
-
2019年10月:天量进口导致累库至历史最高,10月初为开始去库的拐点 -
2021年10月:能耗双控政策导致成本端大涨后因为交易所指导又大跌 -
2023年1月:之前因为宏观预期一直处于强势状态,后续煤炭价格崩塌,煤制利润迅速提升
烯烃工厂负反馈:XX的停车信号
作为对利润最敏感的烯烃装置,XX停车往往是甲醇价格到达局部高点的重要信号(但近几年因为长期亏损而有所失效)。
红色区域为XX停车时间段
统计证据:XX超过10天的停车事件共14次,其中8次(约57%)准确对应了甲醇价格的阶段性高点。
负反馈机制:甲醇高价格→烯烃工厂利润下滑→敏感装置停车→MTO需求收缩→价格回落
未能对应价格高点的停车案例都有特殊原因:
-
计划性检修(如2020年3月的年度定期检修) -
政策性影响(如2017年12月底受煤改气政策影响的停车) -
短期或长期亏损(如2022年9月开始外采乙烯、2023年6月计划开轻烃裂解)
红色区域为XX停车时间段

从历史统计看,XX大部分停车都伴随着高基差或者低MTO利润,也存在部分时间段的停车反映了预期,如2023年6月停车前利润较好,但在停车期间大幅下降。
库存拐点
甲醇顶部经常出现在库存拐点处,在拐点附近出现价格顶部的概率高达73%(15次中有11次)。
红色区域为甲醇局部顶部
有趣的是,在库存拐点附近的价格顶部中:
-
只有4次是接下来进入累库的情况 -
其余7次则是接下来去库的情况
这说明价格顶部的形成并非完全由库存变化直接驱动,更多受到供应压力、需求疲软、能源因素等综合因素影响。
能源端与预期因素
能源端波动:因煤炭或原油带来的暴涨,往往会因为基本面压力大+能源回落而见顶。
预期因素:因炒作预期带来的上涨,如果预期被证伪或影响减弱,也会导致顶部形成。
估值因素分析
基差高估值
基于历史数据,甲醇基差的高估值状态可分为三个等级:
-
高:90-160 -
很高:160-200 -
极值:200-400
参考标准:
-
2021年后的数据更具参考价值(之前的高基差是甲醇投产大周期和特殊政策环境导致) -
2024年一季度的基差水平(约160)可作为近期参考
MTO利润:下游承受力的体现
MTO利润体现的高估值状态同样分为三个等级:
-
高:16-116 -
很高:-200至16 -
极值:-400至-200
参考标准:
-
2022年后的数据更具参考价值(2021年能耗双控后,MTO利润波动区间显著缩小至[-100, 400]) -
2024年一季度的MTO利润水平(约16)可作为近期参考
煤制利润:成本支撑的体现
煤制利润主要影响甲醇下边界,在判断顶部时参考价值相对较小,但仍需关注其变化趋势。
估值综合判断
高估值通常对应着价格的局部高点,但也存在例外情况:
-
有时顶部没有对应高估值 -
有时高估值反而是局部低点
因此,估值指标需要结合驱动因素综合判断,不能单独作为决策依据。
下图绿色是上文写的【高估值】,黄色是【很高估值】,红色是【极值】,都是基差和MTO利润同时满足的标识。
综合判断顶部
基于以上分析,总结需要关注的因素:
-
单特征出现→可能形成顶部 -
多特征出现→形成顶部的概率不一定更大,需结合市场环境 -
以上估值和驱动指标都是过去顶部形成时的典型特征,但出现后不意味着顶部马上到来 -
估值指标→高估值通常对应着价格的局部高点,但需结合驱动因素 -
某单一因素(如能源端、预期)可能导致短期价格迅速上涨,当推动因素减弱(如问题解决、预期证伪或利多出尽)后,容易出现顶部。
数据来源:WIND、卓创、隆众、自建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