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心思评判人,不如花心思关心人


“多”说两句

这些年平均学历大幅提高,但人的素质真的提高了多少?

非但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还肉眼可见的下降

为什么?

因为无论是应试还是所谓的素质,教育都在越发沦为一场脱离实际的游戏

明明本科就够了,但考研考博的人却越来越多

人生都投入到“抽象”的事上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自然不足

实践,才是检验素质的唯一标准

混子提拔,骨干淘汰,这就叫“科学”选人用人?

当仅用“指标”来定性一个人时,也就忽视了这个人的个性、灵性和可能性

而这些,才是一个人价值的大头

即便你能评判得了一个人的当下,也评判不了这个人的未来

未知的东西,无法用已知来判定

未来才能发生的创造,自然在当下想象不到

未来才被承认的人才,自然在当下也识别不出

与其费尽心机去打磨一套选人标准,让所有人在一条单一赛道上内卷,不如去创造更多机会,开辟更丰富的赛道,让每个人都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归属

当然,出于现实效率考虑,也不是说完全不定标准

基础门槛得有,基本文化素质也得要

只不过,当人迈过门槛进来后,就不要再设置更多更复杂的“游戏”来折腾他们了

条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

不拘一格,才能降人才

声  明

本公众号的所有原创漫画和视频内容均为架空设定,人物和故事情节均为虚构推演,旨在分析逻辑,实验思想,不针对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人和事,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