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踝关节及足部的骨结构

二、踝关节及足部的韧带

三、踝关节及足部的肌肉

四、踝关节及足部的关节运动

踝关节及足部在运动中既需要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来缓冲承重时的压力,适应在使用各种运动技能时的不同足部落地姿态,还需要在启动或起跳时拥有足够的刚性来支撑并传递下肢肌肉的力量。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踝及足部结构以及功能上的健全,了解足部及踝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设计训练动作和计划。

一、踝关节及足部的骨结构以及关节构成。

踝关节也被称作距骨小腿关节,它是由胫骨远端和腓骨的外踝与距骨滑车所构成。

而足部包含三组骨头,分别为跗骨7块(包含距骨,跟骨,舟状骨,骰子骨,内侧,中间,外侧碶型骨),跖骨5块,趾骨14块

在解剖学中通常会用后足(距骨,跟骨),中足(舟状骨,内,中间,及外侧契型骨)和前足(跖骨,趾骨)来代表

这些共骨头形成五组关节分别是位于后足的距下关节

将后足和中足区分开的跗横关节,(跗横关节又分为两个关节,外侧的跟骰关节,内侧为距跟舟关节)

将中足和前足区分开的跗跖关节

位于前足的跖趾关节

和趾间关节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跗骨,跖骨以及足底韧带,肌腱共同参与构成了足部重要结构足弓,足部有两个足弓;纵弓和横弓

纵弓又分为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足弓对于跳跃或移动落地阶段起重要缓冲震荡的作用,如果足弓塌陷侧会形成扁平足,并往上影响 关节的正常排列。

二、踝关节及足部的韧带

距小腿关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踝关节 处的韧带主要分为3组:

1,胫腓韧带(前侧胫腓韧带,后侧胫腓韧带)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固定胫骨和腓骨远端以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凹槽以容纳距骨的滑动。

2,内侧侧韧带(三角韧带)主要包括胫距韧带

胫跟韧带

胫舟韧带

它们的主要作用为限制过度的外翻。

3,外侧侧韧带:前距腓韧带

踝关节,足部解剖结构以及关节运动

后距腓韧带

跟腓韧带

它们的主要作用为限制内翻(篮球运动员外侧韧带损伤较多,多发生于下落到不平衡地面时导致踝部剧烈内翻。尤以距腓前损伤最为多见。原因在于其处的位置在踝关节发生屈屈内翻时最先受到应力)

足部的韧带众多,它们将成群的短骨紧密链接在一起,以将足部构成一个稳定且有弹性的结构来支撑身体的重量。

足背部的韧带:

足底的韧带:

此处韧带保持适当张力,对与足弓的维持很重要。

三、 踝关节及足部的肌肉

踝关节及足部的肌肉通常分为内在肌肉和外在肌肉。内在肌肉指的是的肌肉起止点都在足部内的。外在肌肉的一端附着在小腿或股骨上,另外一端附着在足部上。足的外部肌肉因为要跨越多个关节和转动轴,因此一块肌肉可能会负责不同的动作(主要动作包括:发生在距小腿关节的背屈和跖屈,距下关节处的内翻,内收与外翻,外展,合并多个关节动作的旋前,旋后) 为了更便于理解发生在这些关节处的运动,我们还将按照肌肉所担任的功能来介绍外部肌肉。

负责踝关节背屈的肌肉: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

负责跖屈的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负责距下关节外翻,外展的肌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负责距下关节内翻内收的肌肉: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这些肌肉同时具有使踝关节跖屈的作用,已在踝关节跖屈处介绍,此处将不再展示)

足部的内部肌肉;足部内部肌肉既可以控制脚趾完成不同方向的运动,又与足底韧带共同维持足弓以及保持整个脚的弹性的作用。可以分为足的背部深层肌肉和足底的深层肌肉,

足背;趾短伸肌 拇短伸肌

足底:

趾短屈肌, 拇外展肌,趾外展肌,足底方肌,蚯蚓状肌,拇内收肌横头,拇指内收肌斜头,拇短屈肌,趾短屈肌,四条背侧骨间肌,三条跖侧骨间肌。

四、 踝关节及足部的关节运动

踝和足部小关节比较多,因此关节运动比较复杂,主要的动作包括背屈和跖屈,内翻和外翻,外展和内收,旋前和旋后

背屈:

跖屈:

内翻;

内收:

外展:

外翻:

旋前:旋前动作合并了背屈,外翻和外展

旋后:旋后动作合并了跖屈,内翻和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