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华,女,字木青,号荂园。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张书旂再传弟子,李军花鸟班助教,稷下书画院院长,美协理事,曾受到国家画院邢少臣、王仲老师教益,曾经在何水法写生班和齐辛民老师高研班学习,作品风格和创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为: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员;
国际文学艺术联合会理事;
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
李军老师高研班助教;
荣誉获奖:
2020年被评为省级骨干艺术家;
2014年作品《中国梦》参加全球华人书画展荣获三等奖;
2021年作品《曲径通幽》荣获第三届全国精品画大赛二等奖;
2021年受邀参加建党百年书画精品展荣获二等奖;
2022年作品《秋趣》荣获喜迎二十大书画展获二等奖;

【画家徐淑华】2025中国艺坛影响世界风云人物专题报道
2023年受邀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作品《家和万事兴》《万事如意》分别被白俄罗斯和马达加斯加大使馆收藏;

洄转丹青,起笔风月

–记著名画家徐淑华

一滴墨,落作灯前,弹半指,吹作风雨。中国传统水墨常以其丝缕婉转的意境和笔法牵绕着东方柔肠与硬臂,耸立如巍峨磅山,蜿蜒如江涛涌起,雄浑如松柏堆叠。
徐淑华便是将笔墨间意境把握至绝佳的画家。她将笔墨韵妙入山野意趣,莺啼燕翩。徐淑华生于山东淄博,字木青,号荂园,师承著名画家李军,是李军老师的助教。徐淑华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际文学艺术联合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她在绘画时强调笔墨功力,注重传统修养,构图简洁灵动,在继承李军先生的灵动洒脱的绘画风风格基础上,从中摄取营养,树立了创新不远离传统的绘画理念,追求内心深层的感悟和表达见解独特,不泥古法。2014年作品《中国梦》参加全球华人书画展荣获三等奖;2021年作品《曲径通幽》荣获第三届全国精品画大赛二等奖;2021年受邀参加建党百年书画精品展荣获二等奖;2022年作品《秋趣》荣获喜迎二十大书画展获二等奖;2023年受邀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作品《家和万事兴》《万事如意》分别被白俄罗斯和马达加斯加大使馆收藏。


软宣展于案上,青墨一铺,便栽得满城烟柳;赤粉一点,便可同芳菲嬉闹。徐淑华的意气青春正赶上新中国的腾飞,少时眼前皆河清海晏,因此其笔下不论是潺潺碧波还姹紫嫣红都以其最风发盛大的模样铺陈在观者眼前。王摩诘有言作画之妙极:“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且看徐淑华落墨于山河间,群山层峦叠嶂,隐天蔽日,二三户人家半隐半现,中有雾岚飘飘霭霭,倘若在酷暑站定其前,似若足底有凉意涌入,如此看来,观画到也可消夏了。


作画如做人,高超的能力固然必不可少,深刻的洞察和避不见人的修炼同样必要。对于作画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是徐淑华的作品广受喜爱的又一重要原因。好的画家,对自己的作品都有近乎严苛的要求,我们常听闻印象派大师雷诺阿在奥古斯特的瓷器厂不顾烈夏,遥望着远山和近处的花园捕捉流转的光影,将他偏爱的苔藓绿和草莓红抹在画布上,尽是笔底生花。同样,徐淑华作画时也对自己有极高的要求:不可落俗,丧失自我的观察,又不可失真,丢掉自然之本味。在技艺之上,充分叠加神韵;在意境之上,充分注入情感。这让本是学院派出身的徐淑华在画作中多加了几分野趣,更让其画作不事雕镂,浑然天成。


一纸一墨,有如一蔬一饭,对文人来说必不可少。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对于笔墨善水的热爱,让徐淑华数十年如一日对望着心中静静倾泻的荷塘,执笔泼墨,在瓶颈时不曾舍弃,参悟修炼,勤于观察,真正做到墨有尽而意无穷,画里画外,不尽乾坤悠悠。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时下传统文化的复兴让国画重返大众视野,在该领域默默耕耘的老一辈画家也理应被时代见证,并召唤更多的青年国画艺术家投身该领域,将东方神韵与其独有的美学体验播撒至四海五舆,洄转未落幕的风骨与绝唱。

邢少臣老师在李军高研班指导徐淑华学习,与邢少臣老师合影

徐淑华得到王仲老师的指导学习,与王仲老师合影

徐淑华在何水法老师写生班学习,与何水法老师合影

徐淑华在上官超英美术馆学习,与上官超英合影

徐淑华在齐辛民老师高研班学习,与齐辛民老师合影

徐淑华和李军老师菏泽写生时合影